快樂、聰明和有用,你會如何選擇?

看過一部電影,引發點思考感想,寫出來,這叫「影評」;聽過一首歌,引發點思考感想,寫出來,這叫「樂評」;看過一本書,引發點思考感想,寫出來,這叫「書評」。

所以這是一篇關於另一篇文章的文章(好繞),我前陣子讀到一篇文章,引發了很多思考感想,寫出來,這權當叫作「文評」吧。

這篇文章來自一個外國人的博客,文章很短小精煉,卻直擊我思維的神經。爲了更好的寫這篇「文評」我決定先把它譯在下面兩條分割線之間。


當作出關於人生的決策時,有三件事需要考慮:

  • 什麼讓你樂?
  • 什麼是聰明的選擇?(從長期來看對你有好處)
  • 什麼對他人有用?

我們有一種傾向會忘記其中一件事,例如:

聰明、有用(不快樂)

這屬於一種父母嚴厲說辭的人生模板:

“你會去最好的學校,取得最佳成績,獲得法學或醫學學位(譯註:美國,醫生和律師是社會地位較高的階層),並賺大錢。你想要什麼並不重要,這纔是對你和你的家庭最有好處的。”

聰明和有用並非不好,只是理性得像一臺機器,但快樂纔是潤滑油,沒有它,機器引擎將死於摩擦力。

快樂、聰明(沒有用)

這屬於一種 “生活方式設計” 或自勵成癮的人生模板:

一直學習,一直提升,熱衷於如何快樂並創造完美人生。

他們追尋 “被動收入” 而非專注作一些對別人真正有價值的事情。

快樂和聰明並非不好,聚焦於自身在起初感覺是不錯,但實際上你不可能單打獨鬥自力更生,最終你必然需要身邊人的支持和鼓勵(譯註:恕筆者文才有限,怎麼也翻不出原文這句的味道,所以附上原文:But you can’t actually pull yourself up by your bootstraps. Ultimately you must be lifted by those around you.)。

快樂、有用(不聰明)

這屬於一種慈善志願者的人生模板:

獲得昂貴的大學學位後,他們花費數年時間飛到異國他鄉的貧困地區去挖井和蓋茅草屋。

假如一個畢業生每小時價值 200 美金(譯註:美國人工真得好貴啊!),然而他們正在做當地人每小時 10 美金就能做得更好的事情(還不需要飛機票和酒店),那麼他們真得是在做有損別人的事啊(譯註:佔了別人的工作機會)。關於這個問題這裏有兩篇文章會給你更多思考:Efficient Charity: Do Unto OthersThe Reductive Seduction of Other People’s Problems

在一份工作上幹了一輩子卻沒有進步的人,總是在本地會場演出但從來沒出過好唱片的音樂家,這些人都屬於這類情況。

快樂和有用並非不好,它們對這個世界是有益處的,所以很難說它們哪裏不好。然而這是一種用蹩腳的策略(被浪費掉的努力和未使用的潛力)去實施美好的意願。

只是快樂(不聰明或有用)

這是來自墨西哥漁民的寓言。

“快樂就好,這是最重要的。” 這聽起來如此簡單,那肯定是真正正確的,對吧?

但就像伊索寓言故事《螞蟻和蚱蜢》中說的:假如你在今天什麼都不想,不爲未來艱難的日子作好準備,那麼未來你將充滿悔恨。

而且假如你只爲自己,不爲別人,那麼你不會獲得任何形式的回報。

所以…?

我聽起來挺挑剔的,但我寫這篇文章作爲一個提醒給自己。

當一段生活或一個計劃最終感覺不滿意,我發現這是因爲我忘了其中要包含:

  • 什麼讓我樂?
  • 什麼是聰明的選擇?(從長期來看對我有好處)
  • 什麼對他人有用?


怎樣,讀完後感受如何?其實原文英語可能更簡潔有力,若有餘力不妨看看英文原文,閱讀原文

人生時時都在面臨選擇,但很多選擇我們都是渾渾噩噩的做出的。選擇過後,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生活,若最終發現感覺並不滿意,短文的作者告訴我們,也許是我們忘記了「快樂」、「聰明」和「有用」三者之一,甚或之二。

在讀到這篇短文之前,我還從未有過如此簡潔清晰的思維選擇框架,所以這也正是我前面所寫的,這篇短文它真正擊打到了我的思維神經之上。

孩子追求快樂,父母追求聰明和有用

上個月底,兒子剛滿了兩歲。人生就是這樣,在兒子這個年齡,他的思維尚未形成,何來思維的選擇框架。所以他是靠本能來選擇讓他快樂的東西,因此快樂是根植於人本性中的屬性。所以,任何時候讓一個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其實快樂就是主導因素,甚至是唯一因素。

要不然,爲什麼當我們都是小孩時,都喜歡玩遊戲?因爲玩遊戲很快樂啊,而且玩得毫無負罪感,玩得天經地義。然而也有很多成年人玩遊戲,但很多成年人工作下班回家耗費了一晚上玩遊戲或者看了幾集無聊的肥皂劇,臨睡前說不定還會反思,心裏暗罵自己幾句又墮落了一晚上,什麼也沒幹。因爲成年人的思維框架中是知道什麼對自己長期是有好處的,只是自律能力不足導致做不到而已。

我們終於從快樂的小孩長成了焦慮的父母,孩子還只有兩歲,我們已在焦慮是不是要開始早教,讀什麼樣的幼兒園,爲小學的學區房考慮。所有的父母都在做聰明且有用的選擇題,這就是短文中第一種“父母嚴厲說辭的人生模板”,忘記了快樂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屬性,結局就是“摩擦力將殺死引擎”。

億萬富翁爲何要教你如何實現財富自由?

看到第二條:一種 “生活方式設計” 或自勵成癮的人生模板,我就想起來李笑來老師。

李笑來老師就一直在他的文章中強調:學習、知識積累、認知或大腦操作系統升級,而且也追尋 “被動收入”,他稱其爲 “睡後收入”,形象的表達睡着了也在賺錢。

李笑來老師不僅實現了財富自由,而且成爲了億萬富翁。他前陣子又在「得到」APP 上開設了一個專欄,就叫《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乍一想幹嘛閒得沒事要來教一羣不相干的人如何實現財富自由,自己的寶貴時間幹嘛要花在這裏?

實現了財富自由,能自由安排人生自然是快樂的。而不斷的學習、知識積累和認知升級也是聰明的並且對自己是長期有益的。當這些都像李笑來老師一樣做到之後,按文中的三個維度還差一點,就是對他人是否有價值?而我理解這正是李笑來老師爲什麼花費自己的時間來開設這個專欄的原因。

事實上他能實現財富自由,大部分是因爲做的很多事情都同時滿足了這三個維度的要求。自己做起來快樂有激情,專注做了一些對別人真正有價值的的事情(比如:教了很多學生,寫了不少好書影響了很多人),最終這些事情積累起來產生了源源不斷的 “睡後收入”,再憑藉自己長年的知識積累和認知升級,比所有人更早地意識到了比特幣的投資價值,實現了財富上的質變。

CTO 與寫代碼

前陣子,Fenng 作爲某公司前 CTO 被知乎匿名用戶貶低爲從不寫代碼,也不做 Code Review,甚至連技術選型也不做。關於這些指責,我個人覺得相對於 CTO 的時間和價值來說,和前面短文中作者舉的例子——畢業生獲得昂貴的大學學位後,卻飛到異國他鄉的貧困地區去挖井和蓋茅草屋——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一個初創公司覺得缺乏一個能帶領其他程序員寫好代碼和做好技術選型的人,那麼去招聘一個資深程序員或架構師就好,但不要將其任命爲 CTO。這樣的指責和貶低真是完全屬於前面短文中第三種類型,沒有意識到若是這樣去定位 CTO 那真是完美的體現了 CTO 這一角色被浪費掉的努力和未使用的潛力。

從嬰幼兒與生俱來的「快樂」屬性,慢慢長大、成長,我們在面臨人生選擇時不免都要考慮是否「有用」和「聰明」。每天辛苦工作,我們不會是感覺天然快樂的,否則所有的企業文化都不會想盡辦法要讓員工快樂工作了。但它肯定是聰明且有用的,就是說工作長期來說對我們的成長是有好處的,且多多少少對他人有用,很難想象一個有人願意付錢但卻對任何人都沒有用處的工作。有一天我們因爲辛勤的工作獲得了他人的感恩、讚賞或回報的增加,那一刻我們也會是快樂的。

我在 2014 年就註冊的微信公衆號,但卻一直沒怎麼寫,因爲一開始的寫作絕對不是快樂的,甚至是痛苦的。從 2015 年下半年才決定要堅持寫下去,一開始的目標也定的很低,想先看看能不能寫到 100 天,如今不知不覺就持續寫了一年多了。寫作這件事一開始是不快樂的,但卻是聰明且有用的,隨着讀者數量的慢慢增多也開始體會到寫作的快樂之處了。

人生中能同時滿足三項屬性的事客觀來說幾乎沒有,因爲快樂是主觀的感受,做出同時聰明且有用的選擇已是最好,至於能否從中收穫快樂,全看個人修行(心、性)。有時堅持不下去,放棄重新選擇也未嘗不可。

快樂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屬性,長大成人後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在保持聰明且有用的前提下,尋回遺失的快樂。


最後,不得不說下原博文作者 Derek Sivers,他的一句話自我介紹是:

Programmer, writer, avid student of life. I make useful things, and share what I learn.
程序員,寫作者,熱衷生活的學生。我創造一些有用的東西,並分享我所學到的。

這是作者現在的狀態,在這之前曾是一名音樂家(musician),製作人(producer),馬戲表演者(circus performer),企業家(entrepreneur,創辦過兩家企業), TED speaker(演講者,在 TED 上做過多場演講), 和出版商(book publisher)。

人生原來可以這樣多彩,在此靜靜感受一分鐘,然後想想關於人生決策的三件事。


寫點文字,畫點畫兒。
微信公衆號「瞬息之間」,遇見了不妨就關注看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