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硬盤的硬件安裝明明白白用SATA硬盤

SATA 硬盤與傳統的並行ATA硬盤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首先是SATA的傳輸速度快,除此之外,SATA硬盤還具有安裝方便、容易散熱、支持熱插拔等諸多優 點,這些都是並行ATA硬盤無法與之相比的。正因如此,SATA硬盤一經上市便受到廣大硬件玩家的追捧,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但並非所有的主板都支持 SATA硬盤,一些老主板並不直接支持SATA硬盤,如果你恰好又買了一塊SATA硬盤,就還必須購買一塊SATA接口卡才行。
 
  安裝
 
   滿足上面條件之後,就來教大家動手安裝SATA硬盤了。不過安裝前我們必須準備好一些工具:首先是一把螺絲刀;其次,用來固定硬盤的螺栓和硬盤的數據電 源線也要準備好。由於現在的硬盤在工作時散熱量都非常大,一個惡劣的散熱環境更會嚴重影響到硬盤的使用壽命。所以現在我們在機箱裏選擇一個易於散熱的位置 來開始安裝吧。 
  1.固定SATA硬盤,這點與傳統並行硬盤沒有什麼不同。 
  2.爲硬盤連接上數據線和電源線。SATA硬盤與傳 統硬盤在接口上有很大差異,SATA硬盤採用7針細線纜而不是大家常見的40/80針扁平硬盤線作爲傳輸數據的通道(圖1)。細線纜的優點在於它很細,因 此彎曲起來非常容易。而傳統的硬盤線彎曲起來就非常困難,由於很寬,還經常會造成某個局部散熱不良。而細線纜就不存在這些缺點,它不會妨礙機箱內部的空氣 流動,這樣就避免了熱區的產生,從而提高了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接下來用細線纜將SATA硬盤連接到接口卡或主板上的SATA接口上。由於SATA採用了點 對點的連接方式,每個SATA接口只能連接一塊硬盤,因此不必像並行硬盤那樣設置跳線了,系統自動會將SATA硬盤設定爲主盤。
 
圖一 
d4-1-1.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3. 爲硬盤連接上電源線。與數據線一樣,SATA硬盤也沒有使用傳統的4針的“D型”電源接口,而採用了更易於插拔的15針扁平接口(圖2),使用的電壓爲+ 12V、+5V和+3.3V,如果你的電源沒有提供這種接口,則需要購買專門的支持SATA硬盤的電源或者轉換器接頭(圖3)。有些SATA硬盤提供了4 針的“D型”和15針扁平兩種接口(圖4),這樣就可以直接使用原有的電源了。所有這些完成之後需要再仔細檢查一遍,確信準確無誤之後就可以蓋上機箱了。  

圖二 
d4-1-2.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圖三 
d4-1-3.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圖四 
d4-1-4.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4. 安裝驅動程序。SATA硬盤在使用上完全兼容傳統的並行硬盤,因此在驅動程序的安裝使用上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如果你使用的操作系統是 Windows 9x/ME,那麼只需進入BIOS,在裏面的SATA選項下簡單地設置一下就可以了。不過SATA硬盤在安裝Windows XP時可能 會出現一些問題。由於Windows XP無法辨認出連接在接口卡上的SATA硬盤,所以用戶必須手工安裝SATA硬盤的驅動程序。在安裝過程中,當 Windows XP尋找SCSI設備時按下F6鍵,然後插入隨SATA接口卡附送的驅動軟盤,這樣就可以正常安裝Windows XP了. 

明明白白用SATA硬盤 從設置分區到安裝 

      隨着i865、i875、KT600等支持SATA串口硬盤的主板的逐步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裝機時選擇了SATA硬盤。但是由於SATA硬盤有別於並口 PATA硬盤,其安裝設置部分會不同。如果設置沒搞清楚,在以後的使用中很可能出現問題,所以本文會從BIOS設置(重點部分,是後面幾項的基礎),分 區,安裝系統三個方面講解SATA硬盤的使用問題,其中還會說明一下SATA硬盤與舊有並口硬盤共存的注意事項。 

一、BIOS設置部分 

  由於各家主板的BIOS不盡相同,但是設置原理都是基本一致的,在此只介紹幾種比較典型的BIOS設置,相信讀者都能夠根據自己主板BIOS的實際情況參考本文解決問題。 
  1.南橋爲ICH5/ICH5R的主板
 
   先以華碩的P4C800爲例,這款主板芯片組爲i865PE,南橋爲ICH5/ICH5R。進到BIOS後,選擇Main下的 IDE Configuration Menu,在Onboard IDE Operate Mode下面可以選擇兩種IDE操作模式:兼容模式和增強模 式(Compatible Mode和Enhanced Mode)。其中兼容模式Compatible Mode,可以理解爲把SATA硬盤端口映射到 並口IDE通道的相應端口,當你選擇這種模式時在下面的IDE Port Settings中會有三個選項:
 
  Primary P- ATA+S-ATA:並行IDE硬盤佔據IDE0+1的主通道(Primary IDE Channel),串行SATA硬盤佔據IDE2+3的從通道 (Secondary IDE Channel)。也就是說這時主板上的第二個並行IDE接口對應的端口不可用。 

  Secondary P-ATA+S-ATA:與上面正相反,此時主板第一個並行IDE接口(Primary P-ATA)上對應的端口不可用,因爲給SATA硬盤佔用了。 

  P-ATA Ports Only:屏蔽了串行SATA硬盤接口,只能使用並行接口設備。 

  注:前兩種模式中,主板上的SATA1接口自動對應IDE通道中的主盤位置,SATA2接口自動對應IDE通道中的從盤位置。
 
  當選擇模式爲增強模式Enhanced Mode時,其下的端口設置的字樣變爲Enhanced Mode Supports On,其中也有三個選項: 
   P-ATA+S-ATA:並行和串行硬盤並存模式,此時SATA和PATA通道都相互獨立互不干擾,理論上4個P-ATA和2個S-ATA可同時接6個 設備,實際上得根據不同主板而定,有的南橋芯片就只支持4個ATA設備。此時SATA1口硬盤對應Third IDE Master(第三IDE通道主 盤),SATA2口硬盤對應Fourth IDE Master(第四IDE通道主盤)。 
  S-ATA:串行硬盤增強模式,此時理論上支持4 個串行硬盤,但還得看主板的支持情況(如果是ICH5R芯片組如P4P800,想組RAID模式,則必須要選擇此項,並將Configure S- ATA as RAID項設爲Yes,S-ATA BOOTROM項設爲Enable,設置後BIOS自動檢測的時候按“Ctrl+I”進行RAID設 置)。 
  P-ATA:其實還是一種映射模式,SATA硬盤佔據的是第一個IDE通道,SATA1口對應第一個通道的主盤,SATA2口對應第一個通道的從盤。 
   當你使用的是Win98/Win NT/Win2000/MS-DOS等傳統的操作系統時,由於它們只支持4個IDE設備,所以請選擇兼容模式 Compatible Mode,並根據你的實際硬盤數量和位置選擇IDE Port Settings中的對應選項;當你使用的是 WinXP/Win2003等新型的操作系統時,可以選擇增強模式Enhanced Mode來支持更多的設備。當然如果你安裝Win98+Win XP 雙系統的話,也只好選擇Compatible Mode了。另外,有的主板BIOS有BUG,致使在單個SATA硬盤上安裝Windows 98SE系統 時不能正確安裝SATA硬盤(如:華擎P4VT8),只需要升級BIOS版本到最新版就可以解決了。 
注:雖然SATA硬盤本身並沒有主從之分,但是如果使用了端口映射的模式,當你想要並行硬盤和串行硬盤共存時,還是得注意硬盤所佔的位置不要衝突了,而且啓動順序也需要在BIOS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
 
  下面以GA-8KNXP Ultra爲例,簡要說一下技嘉主板的BIOS中SATA的設置: 
  這款主板的芯片組是i875P,南橋爲ICH5R,其SATA部分的設置選項在Main主菜單下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邊設備)裏,其設置功能詳見下表(只列出了有關SATA硬盤設置的部分): 

140461.pn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有關啓動設備的選項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進階BIOS功能設定)中,詳見下表:
 
140462.pn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通 過上面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出ICH5/ICH5R南橋的主板,都是通過端口映射和獨立SATA通道兩種途徑來設置識別SATA硬盤的。至於應該選擇哪種模式 和設置值,請參考上文並根據S-ATA硬盤和P-ATA硬盤的數量,安裝的操作系統以及哪一個作爲系統啓動盤等實際情況來自行設定。 

  2.南橋爲VIA的VT8237的主板 
  相對於ICH5/ICH5R芯片組,VT8237的SATA設置部分就簡單得多了。下面以碩泰克的SL-KT600系列爲例,其SATA部分的設置選項也是在Main主菜單下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邊設備)裏: 
  Onboard PATA IDE(主板內建並行IDE口設定) 
  此項設定允許用戶配置主板內建並行IDE口功能。 
  Disabled:關閉主板的並行IDE口功能。 
  Enabled:允許使用並行IDE口功能(預設值)。 
  Onboard IDES operate mode(主板內建IDE優先設定) 
  PATA is Pri IDE:PATA口上的設備優先(預設值)。 
  SATA is Pri IDE:SATA口上的設備優先。 
  Onboard SATA- IDE(主板內建SATA口功能設定) 
  Disabled:關閉主板上SATA口。 
  SATA:主板上SATA口當做一般的SATA口使用。 
  RAID:主板上SATA口上的硬盤可以建立磁盤陣列(預設值)。 
  這裏你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一下串、並行口的優先級就可以正常使用SATA硬盤了。(通過上面的選項能看出,在這裏S-ATA硬盤還是可以理解爲映射到P-ATA端口上來識別的。) 
  注:RAID的組建還需要在開機時按“Tab”鍵進入VIA科技RAID控制器的BIOS設置畫面另行設置,請參見相關的說明手冊。 
  

二、SATA硬盤的分區 

  現在一般都是用Win98/Me啓動程序啓動後用FDISK、DM、PQ等工具來對硬盤進行分區的。那麼只要在BIOS中設置正確並能在啓動後識別出SATA硬盤,這時SATA硬盤的分區就和傳統的並口硬盤的分區方法完全一樣了。 
   如果你用的是Win2000/XP/2003等啓動光盤來啓動並分區的,如果你的SATA硬盤不能識別,那麼需要在屏幕提示 “Press F6 if you need to install a third party SCSI or RAID driver...”時按 F6,用軟驅加載驅動程序,當硬盤被正確識別後就和傳統的並口硬盤分區方法完全一樣了。 
  注:有些主板不附帶驅動軟盤(如華擎K7S8XE+,採用SiS748+SiS964芯片組),並且其驅動程序並不能直接從光盤目錄下拷貝到軟驅,而是要用主板光碟啓動時安裝製作的,請仔細閱讀主板說明手冊。 


三、操作系統的安裝 


  1.Win98/Me 
  不論你使用的是什麼芯片組,只要在BIOS中設置正確並讓主板識別出S-ATA硬盤,那麼就可以正常地安裝使用了。(注:當然還得注意,Win98/Me等系統最大隻能支持4個設備。) 
  2.Win2000/XP/2003等NT核心的系統 
   這裏由於ICH5不需要加載RAID模塊,所以直接安裝就可(其實就是將S-ATA映射到P-ATA端口使用,自然就和並口硬盤一樣了)。而ICH5R 南橋控制器則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BIOS中完全屏蔽了RAID模塊,那麼就和ICH5的情況一樣了,直接安裝即可;二是開啓了RAID(BIOS中默認 都是開啓的),則這時需要在啓動時按F6用軟驅加載驅動。對於VT8237理論上應與ICH5R一樣,其大多數主板說明書上也指明只作爲普通SATA硬盤 使用時不需要加載驅動(如碩泰克的SL-KT600-R),但是實際上不論使不使用RAID功能都需要加載驅動。由於筆者接觸的產品有限,不知是否都是如 此,還請讀者自行嘗試。 
  注:目前除南橋自帶的S-ATA控制器以外,其它的S-ATA控制器基本都需要外加驅動,有些主板除了本身南橋支持S-ATA外,還板載Promise等第三方的S-ATA及RAID控制器,請注意區分。 


四、操作系統下驅動的安裝 

  當安裝完操作系統,還需要進一步安裝對應的驅動程序。 
  1.ICH5只需要加載Intel提供的INF驅動。 
  2.ICH5R除了INF驅動,還要加載IAA3.0或以上版本驅動。 
  3.VT8237需要安裝VIA Hyperion 4-IN-1補丁。 
  如果你還使用有並行硬盤的話,最好慎用VIA獨立發佈的VIA IDE Miniport Driver驅動程序,很可能會使並行硬盤的突發傳輸速率下降,但對串行硬盤性能無甚影響。 
  注:如果你使用的是第三方SATA控制芯片和RAID模塊,那麼你還需要添加相應的驅動程序。 

總結 

   通過上文可看出,S-ATA硬盤的使用關鍵在於正確設置BIOS中的識別方式,而由於各家主板廠商的BIOS菜單都不相同以及主板手冊的語焉不詳,才造 成了S-ATA硬盤在使用中的種種問題。由於研發能力的不同,要想讓主板廠商把這部分統一起來,現階段是不現實的,所以筆者僅希望讀者能夠通過參考本文,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舉一反三地解決問題。 
  祝願所有使用SATA硬盤的朋友都能夠明明白白地使用好自己的SATA硬盤. 
輕鬆教你玩轉大於137G的SATA硬盤 
以 前的28位ATA規範將硬盤最大容量限制爲65536×16×255×512=131GB,按硬盤廠商的算法就是137GB,這個限制顯然影響大於 137GB硬盤用戶的使用了。不過主板如果支持48位LBA尋址就能支持137GB以上的硬盤,而大多數新主板都支持新規範。以下是部分支持這一規範的南 橋芯片:Intel ICH/ICH2/ICH4/ICH5,VIA VT8233A/8235及以後,SiS 961及以後等。採用這些南橋芯片的主 板,只要刷新BIOS就可支持大容量硬盤。如果你不能確定你的主版是否支持48位尋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Intel 48- bit LBA Test Program”(Intel出品的檢測48位LBA的測試程序),它可以檢測主板BIOS是否支持48位LBA尋址方式,從 而確定你的主板BIOS是否支持137GB以上的硬盤。這裏下載。48位的ATA新規範,支持容量高達144155188GB的硬盤,不過受目前 32bit操作系統影響,暫時只能支持到2200GB。 
81669.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常 見的操作系統,如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2000、Windows XP 等在默認情況下,沒有啓用48位 LBA支持,不支持37G以上的硬盤。按照微軟的說法:同時滿足下列要求纔可以正確使用137GB以上的硬盤:必須具有48位LBA兼容BIOS,必須具 有一個容量超過137GB的硬盤,必須安裝了 Windows XP 或 Windows 2000。但是,實際使用中還是遇到不少的麻煩,如果使用操作 系統不恰當或者沒有正確安裝專用補丁都有可能導致數據丟失,我就是因爲沒注意安裝補丁,導致在數據量大於137GB後全部丟失,下面是本人的艱苦經歷。 
   正確使用137GB以上的硬盤需要3步:升級BIOS或設置CMOS啓用SATA通道;巧妙分區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安裝系統補丁確保數據安全。以下都是 以希捷的 SATA160GB 的硬盤、865PE 主板爲例。865PE 主板搭載Intel自家的ICH芯片從而集成對 Serial ATA 的支 持,應該穩定性好。打開主板盒才發現第一個問題:沒有SATA硬盤供電電源線!SATA硬盤接口不同於IDE硬盤。 
  主板廠商有可能只提供SATA硬盤數據線,而不提供SATA硬盤電源線。先認識一下它們: 
sata1.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sata2.pn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sata3.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sata4.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普 通的P4電源沒有SATA硬盤供電接頭,用戶只有自己想辦法。方法一是購買提供SATA供電接頭的電源,如磐石355電源,提供了5個IDE供電接頭、1 個SATA供電接頭,兼容普通IDE硬盤和SATA硬盤。本人用變通的方法,購買一根轉接線,一頭接普通P4電源上,一頭插入硬盤接口。提醒DIY在購買 硬盤時別忘了捎根電源轉接線。SATA硬盤對電源的供電要求比並行接口硬盤嚴格,購買了SATA硬盤的朋友,最好配一個功率足夠大的電源,而且接硬盤的接 口最好單獨接,不要跟其他設備一起並接。避免出現硬盤讀取數據很慢,甚至不認硬盤的情況。 
第一步:設置CMOS啓用SATA通道 
   865的主版支持137GB以上的硬盤,不需要升級,但是並不是你立即可以使用SATA硬盤,BIOS默認只有IDE的2個通道,需要在CMOS中啓用 SATA通道。進入On Chip Device,最下面是關於SATA的設置項,On-Chip Serial ATA支持4項設置 : 
關閉(Disabled) 
額外的加強的通道(Enhanced Mode)  只能使用在WINDOWS2000/XP系統上 
傳統第一通道(For Primary)     當使用第一通道時,第一通道不可以使用IDE硬盤裝置 
傳統第二通道(For Secondary)    當使用第二通道時,第二通道不可以使用IDE硬盤裝置 
< I>確保AGP/PCI頻率在標準的66/33MHz。SATA硬盤對AGP/PCI頻率很敏感,如果AGP/PCI頻率過高,就極有可能會出現不 認硬盤的現象。保存設置,重新啓動就可以看到主版正確顯示了SATA硬盤參數,說明BIOS支持超過137GB的大容量硬盤。</I> 
第二步:巧妙分區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我曾經在一個著名的IT論壇提這個問題,建議真不少:DM、PQ還有FDISK。來試試:用 Windows 98 啓動盤啓動機器,進入DOS,先 FDISK,問題出現了,容量不到55G,只好退出。用 Windows ME 的啓動盤(版本是4.9.3000),FDISK能正確顯示容量,看來可 以分區。但是不想用FDISK,因爲太慢了。另外,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Format 命令無法正確顯示大於 64GB 的分區或邏輯驅動器的大小。 
   當您使用 Format.com 格式化大於 64GB字節( 或 68,719,476,736 字節)的分區或邏輯驅動器時, Format.com 在格式化過程開始所報告的要格式化的硬盤大小不正確。但是,隨着格式化過程的繼續,整個硬盤會被格式化,在操作完成時,將會正確顯 示格式化後的大小。原因是Format.com 會在內部使用一些16位值來計算最初所顯示的驅動器大小,當驅動器大小等於或大於 64GB 時,這些變 量中有一些會溢出。例如,如果分區或邏輯 驅動器的大小爲 70.3GB(75,484,122,112 字節), Format 命令最初報告的驅動器 大小就是 63 GB(6,764,579,840 字節)。這只是顯示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說,是表面問題,硬盤將被格式化爲其完整大小。 
   對於DM9.56,能正確識別硬盤容量,但是也不敢用。有一個網友用在本身就支持 137GB 以上大硬盤的主板上,後果是:那個被改的 160G 或者  250G 硬盤只能當成 137G 使用。血的教訓,一個 160G 的就因此成了殘廢 137GB。不過不排除有人使用DM分區並正常使用,硬盤經銷 商也是這樣推薦的。 
  目前比較實際的方法是,用 Windows XP 光盤啓動,然後根據提示先建立系統區,安裝 XP 系統,剩下的空間 暫時不管。進入 Windows XP,先裝 Service Pack 1,然後用 Windows XP 的磁盤管理器進行分區,速度快,安全可靠.  
以管理員或 Administrators 組的成員身份登錄。單擊開始,單擊運行,鍵入 compmgmt.msc,然後單擊確定,在控制檯樹中,單擊磁盤管理。 
sata5.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1、 若要在基本磁盤上創建新分區或邏輯驅動器,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1) 在“磁盤管理”窗口中,完成下列步驟之一,然後繼續執行第 2 步: 
<I>若要創建新分區,請右鍵單擊要創建該分區的基本磁盤上未分配的空間,然後單擊新建磁 
盤分區。 
若要在擴展磁盤分區中創建新的邏輯驅動器,請右鍵單擊要創建邏輯驅動器的擴展磁盤分 
區上的可用空間,然後單擊新建邏輯驅動器。</I> 
(2) 在“新建磁盤分區嚮導”中,單擊下一步。 
(3) 單擊要創建的分區的類型(“主磁盤分區”、“擴展磁盤分區”或“邏輯驅動 器”) ,然後單擊下一步。 
(4) 在“分區大小(M)”框中指定分區的大小,然後單擊下一步。 
(5) 決定是手動指派驅動器號、讓系統自動枚舉驅動器還是不爲新分區或邏輯驅動 器指派 驅動器號,然後單擊下一步。 
(6) 通過使用下列步驟之一指定要使用的格式化選項: 
如果您不想格式化該分區,請單擊“不要格式化這個磁盤分區”,然後單擊 下一步。 
如果您想格式化該分區,請單擊“按下面的設置格式化這個磁盤分區”,然 後在格式對話 框中完成以下步驟: 
a.在“卷標”框中爲該卷鍵入一個名稱。請注意,這是可選步驟。 
b.在“文件系統”框中單擊要使用的文件系統。 
   您可更改磁盤分配單元大小,然後指定是否執行快速格式化,或者指定是否在 NTFS卷 上啓用文件和文件夾壓縮。單擊下一步。確認選定選項正確無誤,然 後單擊完成。這就創 建了新分區或邏輯驅動器,它們出現在“磁盤管理”窗口中的相應基本磁 盤中。如果您在第 6 步中選擇了格式化該卷,則現在啓動格式 化過程。 
2、若要格式化分區、邏輯驅動器或基本卷,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1) 在“磁盤管理”窗口中,右鍵單擊要格式化(或重新格式化)的分區或邏輯驅動器,然後單擊格式化。 
(2) 在格式化對話框中,在“卷標”框中爲該卷鍵入一個名稱。請注意,這是可選步驟。 
(3) 在“文件系統”框中單擊要使用的文件系統。如果您願意的話,還可更改磁盤分配單元大小,指定是否執行快速格式化,或者指定是否在 NTFS 捲上啓用文件和文件夾壓縮。 
(4) 單擊確定。 
(5) 當您被提示格式化卷時,請單擊確定。將啓動格式化過程。 
3、若要查看分區或邏輯驅動器的屬性,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1) 在“磁盤管理”窗口中,右鍵單擊所需的分區或邏輯驅動器,然後單擊屬性。 
(2) 單擊相應的選項卡以查看相應的屬性。 
4、若要刪除分區或邏輯驅動器,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1) 在“磁盤管理”窗口中,右鍵單擊要刪除的分區或邏輯驅動器,然後單擊刪除分區或 刪除邏輯驅動器。 
(2) 當您被提示刪除分區或邏輯驅動器時,請單擊是。該分區或邏輯驅動器即被刪除。 
   當您刪除分區或邏輯驅動器時,該分區或邏輯驅動器上的所有數據將同分區或邏輯驅動器本身一起被刪除;您不能刪除系統分區、引導分區或包含活動的頁面(交 換)文件的分區 ;除非擴展磁盤分區爲空,否則不能刪除擴展磁盤分區。在刪除擴展磁盤分區之前,必須刪 除擴展磁盤分區中的所有邏輯驅動器。 
5、 如果你的分區小於2G,即使你選擇了FAT格式,系統在格式化的時候自動轉成FAT32格式。 
如果你的分區大於32G,系統將自動格式化爲NTFS格式。 
第三步:及時安裝系統補丁,確保數據安全 
  常見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Windows Me、Windows 2000、Windows XP 等在默認情況下,沒有啓用48位LBA支持。如果你的BIOS不支持48位LAB尋址,請將操作系統安裝在第一個分區,而且要小於 137GB。 
1、對於XP系統 
(1) 首先安裝Service Pack 1 
   只有在安裝了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或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的  Service Pack 1 (SP1) 之後纔會啓用48位LBA支持。在沒有安裝SP1的 Windows XP 中手動啓用 48 位  LBA 支持可能會導致數據丟失。我的硬盤就是因爲沒有安裝SP1補丁導致數據丟失。 
(2) 其次修改註冊表 
  啓動“註冊表編輯器”(Regedt32.exe)。 在註冊表中找到並單擊下面的項: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Atapi/Parameters/ 
在編輯菜單中,單擊添加值,然後添加下列註冊表值: 
sata6.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值名稱:EnableBigLba 
數據類型:REG_DWORD 
值數據:0x1 
退出“註冊表編輯器”。 
  (3) 關於舊版本 Windows 
   另外,如果磁盤分區中安裝了不支持48位LBA的舊版本 Windows(例如, Windows 2000 或更舊版本),而該分區以前是由可識別  48 位的操作系統(例如,Windows XP,它佔用更多空間或超出當前137GB 的可尋址限制)創建的,則可能出現破壞數據的情況。如果在註冊 表中啓用了48位ATAPI支持,並且具有容量超過 137GB 的硬盤,但是沒有48位LBA兼容BIOS,則只有硬盤的前137GB 是可尋址的。不 能使用硬盤的其餘部分。 
(4) 檢查 Atapi.sys的版本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即使打過SP1的補丁也要檢查  Atapi.sys 的版本,因爲只有5.1.2600.1135版本(或者對Windows XP 64-Bit Edition需要  5.1.2600.1152版本)才能完全支持48 位 LBA 。而5.1.2600.1135版本在推出SP1後推出的,這個文件是在331958 這個補丁裏。爲了你的數據安全建議及時更新的操作系統。 
sata7.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2、對於Windows 2000系統 
  首先安裝 Service Pack 3 ,雖然微軟公司說安裝 SP3 後就可以支持48位LBA尋址,但是一再強調更新你的操作系統到最新的補丁。其次修改註冊表,操作同上。 
  衆所周知,SATA硬盤除了性能好,硬件連接相對簡單,還具備並行IDE硬盤所不支持的熱插拔功能。並且SATA接口數據傳輸速度高達150MB/s,用來做外置移動硬盤更合適。下面就介紹幾種讓SATA硬盤移動起來的方案: 
  1.SATA專用擴展擋板 
   其實,現在已經有主板廠商想到這點,並在銷售的主板中附帶了SATA擴展擋板,如:技嘉的GA-8PENXP提供了一個名爲“GC-SATA”的功能擴 展擋板,其作用是通過轉接線將主板上兩個SATA接口延伸擴展到擋板上,便於外置SATA硬盤。擋板上提供一個D型電源供電口,可與技嘉附送的專用電源轉 接線配合,這根電源線上具備一個SATA電源接口和一個D型電源接口,再加上一根D型轉SATA電源線可給兩塊SATA硬盤供電。這種設計是利用SATA 硬盤安裝方便、支持熱插拔的特點,使用戶可將SATA硬盤當做外置硬盤使用。 
(圖一)zbwx_9y3zX9coFEfU.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優點:成本低,連接簡便。 
  缺點:硬盤沒有盒保護,安全性低。而且現階段只有極少數豪華i865或i875主板配送,如技嘉的這款售價高達2000元!如果你本不打算買這塊主板,單爲了一塊擋板多花這麼多錢不值吧。當然,很快市場上就會出現這類單賣的擴展擋板,那時買就很划算了。 
  2. SATA內接轉外接用擋板(圖2)+SATA外置硬盤盒(圖3)(針對主板上有SATA接口的用戶)或SATA的PCI擴展插卡(圖4)+SATA外置硬盤盒(針對主板上沒有SATA接口的用戶) 
圖二 
zbwy_NP38VrHiQT4D.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圖三 
zbwz_HLCcyaKdvvAn.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圖四 
zbw0_nVQN6RvOqfnn.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這兩塊擋板都有2個接口(當然還有隻提供1接口的產品),搭配2個SATA外置硬盤盒甚至可以組建RAID,並可以隨時熱插拔,在RAID模式下,如果發生硬盤損壞,還可以實現熱更換硬盤。 
優點:功能強大,穩定性和安全性高。 
缺點:成本高,售價自然也不低。 
3..內置式的SATA硬盤抽取盒(圖5和圖6) 
盒的後面板擁有一個標準的SATA線纜插頭和一個4-pin的電源連接器,這樣一來,在使用這些盒的時候,無需再使用一個專門的SATA 電源線纜。 
優點:安裝簡單,也比較安全。 
缺點:專門針對SATA硬盤設計的,沒有提供SATA到IDE的轉換器。主板沒有SATA接口的話需要搭配圖4的PCI擴展插卡,利用其卡上提供的內置接口。 
上述三種方案各有其優劣,適合不同需求的人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需選擇,讓你的SATA硬盤移動起來吧! 
圖五 
zbw1_HpaNA5FD22TX.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圖六 
zbw2_0ochCSQTn4L2.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存儲市場生力軍 SATA硬盤選購之產品篇 
主流Serial ATA硬盤點評 
   目前,邁拓(Maxtor)、希捷(Seagate)、西數(Western Digital)、三星(Samsung)以及日立(Hitachi)等 各大廠家均已批量生產SATA硬盤。在這裏,我們介紹一下各品牌的產品,讓各位可以在有意升級到Serial ATA硬盤之前,可以有個參考的依據。 
1、Seagate Barracuda SATA V系列 
   相比其他廠商而言,希捷的酷魚V SATA產品是市場上最早出現的桌面型SATA硬盤,雖然其單碟容量、電機控制、通過橋接模式實現SATA支持等方面 的參數、性能並不盡如人意,但作爲桌面型SATA硬盤邁向市場的第一炮,顯然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後來,希很快推出了其原生SATA硬盤— Barracuda 7200.7 Serial ATA硬盤,並憑藉優異的性能很快受到得到了市場的接受。 
zuoxd040525009.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Barracuda 7200.7 Serial ATA 硬盤支持所謂的Serial ATA 原生型指令隊列機制,類似SCSI指令隊列,差別在於SCSI支持256個隊列階級,而Serial ATA原生型 指令隊列技術能支持32階層的指令隊列模式,能讓Serial ATA硬盤能將流入的指令重新排定優先次序,存取數據後再將數據送回至主機進行處理。 
  Seagate最早推出的Serial ATA硬盤主要有80GB和120GB兩款,近來又推出了容量爲160GB的型號、完全追隨主流市場的容量需求而提供產品……從外觀來看,硬盤本體正反面都用金屬完整保護着,並分別貼上產品說明。 
   希捷Barracuda 7200.7 Serial ATA硬盤的編號方式都是由4部分組成:ST,希捷科技公司的英文縮寫;3,表示採用3.5英 寸、Low-Profile(LP)、1英寸高等指標;XXXXX,代表硬盤容量,單位爲MB,如160GB的類型則以160023標示;AS,代表硬盤 接口規範欄,AS表示Serial ATA。 
  在硬盤背面上同時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詳細地介紹這款硬盤的電源及傳輸線接法,加上這兩條接線本 身就具有防呆功能,所以要接錯的機率是微乎其微,而在主體的輸出/入接口部分,這一款硬盤相當單純地提供Serial ATA纔有的接口,現在不少內建 Serial ATA功能的主板,都提供Serial ATA跟IDE 12V電源的轉接線,所以不用擔心電源不支持。 

2、Maxtor DiamondMax Plus 9系列
 
zuoxd040525010.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與 希捷公司不同,邁拓的桌面硬盤僅在其DiamondMax Plus 9系列中具備SATA硬盤產品,容量範圍則顯得更爲廣泛,從60~200GB共5 款。Maxtor的DiamondMax Plus 9 SATA 150硬盤的數據處理芯片採用的是Ardent 的C5-C1芯片,而主軸驅動芯片則 是採用STMicroelectronics的SMOOTH L7250E 1.0芯片,並內建的8MB Buffer。 
  與 Seagate Barracuda SATA V不同, Maxtor的DiamondMax Plus 9 SATA 150硬盤屬於橋接式SATA 硬盤,使用Marvell的88i8030 Serial ATA橋接芯片,提供可編程的串/並轉換功能,支持目前150MB/s的傳輸速率,以及未來的 第二代SerialATA的300MB/s的傳輸速率,同時這款芯片還支持電磁屏蔽技術及序列並列轉換(SERDES)技術。 
  另外在輸出/ 入接口部分,Maxtor的DiamondMax Plus 9-200GB SATA 150提供2組電源輸入(擇一使用)包括一般IDE裝置的12V 電源,以及Serial ATA電源輸入,不管您的電源供應器有沒有支持新的電源規格,或者您有沒有轉接線,都可以安心使用。 
3、日立7K520 
   衆所周知,目前的日立臺式機硬盤實際上就是原先的IBM臺式機硬盤,自從IBM將其硬盤部門全部賣給日立之後,所有的IBM硬盤都更換成了日立的商標, 實際上原先之前的IBM硬盤都也是部分由日立負責。目前市場上的日立硬盤主要有180GXP系列和7K250系列。其中7K250系列是日立收購IBM硬 盤部之後正式推出的第一款“全新”產品。 
  Deskstar 7K250系列臺式機硬盤單碟容量爲80GB的碟片,主要增加了有 Load/unload(磁頭載入載出)、Tag and Seek(重排指令序列)、Eddy current latch(渦流六磁臂鎖)這三項技 術,分別對磁盤的抗震性、穩定性以及故障率有所幫助。而且盤基也由過去的玻璃盤片,換成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好的鋁質盤片。目前 Deskstar 7K250系列中串行版本共有4款,容量從80—250GB。 
zuoxd040525011.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日立的串行硬盤也屬於橋接式SATA硬盤,其與並行硬盤也採用了完全相同的主控制芯片,同樣採用88i8030橋接芯片。Deskstar 7K250系 列硬盤在噪聲水平以及發熱量指標上都控制得相當不錯。在代理方面,日立授權利集、新資源、威健三家作爲日立硬盤的代理商,SATA硬盤由於採用8MB緩 存,因此質保爲3年。 

4、西數WD***JD系列 

  目前,西數的7200rpm的桌面串行硬盤歸屬 於WD Caviar SE系列,以“JD”後綴來標示(注:並行版本則以“JB”爲後綴),共5款產品:WD800JD( 容量爲80GB )、 WD1200JD( 容量爲120GB )、WD2000JD( 容量爲200GB )和WD2500JD( 容量爲250GB )。 
zuoxd040525012.jpg600) this.width=600" border=0>

西 數SATA硬盤是以PATA-SATA橋接而非原生方式來實現SATA的硬盤,轉換過程的存在性能必會有所降低。雖然因橋接的芯片和SATA控制器的未完 善的緣故使WD***D稍稍落後於並行ATA WD***JB,但它卻是一些早期SATA產品的有力競爭者。在代理方面,西部數據在國內有五家代理公司, 分別是迪科視像、利集、捷元、金喜來、英特利。 
  西部數據公司在其網站上提供了產品保修狀態查詢功能,只需要輸入硬盤條型碼旁邊的序列號 (S/N),你就可以知道硬盤的產品型號,保修狀態和保修截止日期。不過其網上所提供的質保期限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因此目前市場上西數硬盤的質保仍以上 面五家代理商所提供的質保條例爲準。 

5、三星SP****C系列 

  作爲硬盤製造業後起之秀的三星也 不甘人後,目前,其在P系列基礎之上也推出3款SATA硬盤:SP0812C( 容量爲80GB )、SP1213C( 容量爲120GB )以及 SP1614C( 容量爲160GB )。三星的SATA硬盤主要是在目前P系列基礎上通過橋接芯片來實現對SATA的支持,與邁拓極爲相似,採用的標準 的88i8030橋接芯片進行信號轉換。 
  目前各品牌的串行硬盤的容量主要以80GB爲起點,不過從就目前情況而言,120GB應該是最基本 的要求了,而從價格上看120GB版本也是最具性價比的。此外,在選購時,大家應將重點入在區分“行貨”與“水貨”之上。對於硬盤的水貨和行貨問題,原則 上我們自然會推薦大家購買行貨產品,但我們不能裝做無視水貨的存在,畢竟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對於水貨,假如您熟知其購買的風險,並且知道所購買的對象是水貨還仍然要購買的話,那自然無可厚非,畢竟水貨還是有價格便宜等優勢的,況且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不過假如是經銷商拿水貨當正品出售的話,那我們就不能吃這種虧了,這也是我們需要辨別水貨的主要目的。 
   要辨別沒有官方質量保證的水貨硬盤,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通過官方提供的種種方式,比如通過800電話查詢序列號等進行辨認。其次,以代理商爲出發點進行甄 別也是一種手段。當然,如果消費者還是對市場中銷售的硬盤不放心,那麼最好是到各品牌硬盤的代理商處購買。一線代理商在自己代理的硬盤產品上往往都貼有自 己的防僞標籤,辨識起來非常方便。另外,硬盤盤體和代理保修單上的硬盤編號也應該是一致的,大家購買時要注意看清。 

結語: 

   最近Serial-ATA硬盤的價格已經與普通IDE硬盤相差無己,有些甚至比IDE硬盤還便宜,加上Serial-ATA本身在產品規格上的優勢,這 似乎意味着市場主流的規格已經有漸漸轉向Serial-ATA的情況了,而且從未來主板規格發展趨勢來看將SATA取代IDE已是勢不可擋。因此如果你的 主板已經支持SATA,你不如直接選顆Serial-ATA硬盤,讓您的未來升級的工作輕鬆愉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