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初識以及測試流程

1.軟件測試的定義:
使用人工或自動手段,來運行或測試某個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弄清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百度百科定義:軟件測試(英語:Software Testing),描述一種用來促進鑑定軟件的正確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質量的過程。換句話說,軟件測試是一種實際輸出與預期輸出間的審覈或者比較過程。
軟件測試的經典定義是:在規定的條件下對程序進行操作,以發現程序錯誤,衡量軟件質量,並對其是否能滿足設計要求進行評估的過程。

2.軟件測試的目的:
測試是程序的執行過程,目的在於發現錯誤。
確保產品完成了它所承諾或公佈的功能
確保產品滿足性能和效率的要求
確保產品是健壯的和適應用戶環境的

3.軟件測試的意義:
解放程序員和售後服務人員
軟件測試可以降低軟件質量風險,使程序員能夠更專心於解決程序的算法和效率;同時經過嚴格檢驗的完整產品也減輕了售後服務人員的工作量。

4.軟件測試流程:
需求分析
制訂測試計劃
設計測試用例與編寫
實施測試
提交缺陷報告
生成測試總結和報告

5.測試流程圖:
這裏寫圖片描述
這裏寫圖片描述
這裏寫圖片描述

單元測試 集中對用源代碼實現的每一個程序單元進行測試,檢查每個程序模塊是否實現了規定的功能,保證其能正常工作。

集成測試是把已進行過單元測試的模塊組裝起來進行測試,目的在於檢驗與軟件設計相關的程序結構問題。

確認測試是檢驗所開發的軟件是否滿足了需求規格說明中確定了的各種功能和性能需求,以及軟件配置是否完全和正確。

系統測試的主要任務是把已經經過確認的軟件納入實際運行環境,與其他系統的成分(如數據庫、硬件和操作人員)組合在一起進行測試。

驗收測試是檢驗軟件產品的最後一關,在這一環節,測試主要從用戶的角度着手,參與者主要是用戶和少數程序開發人員。

6.測試工作流程:
(1)產品人員設計完原型和文檔後,召開需求評審會,參會人員有開發,測試,產品。需求評審後之後,會產生一個完善之後的原型和需求文檔。
(2)測試組負責人需要依據需求文檔,項目週期、項目特點、工具、人員安排制定測試計劃。
(3)測試人員就開始寫測試用例(需要有冒煙測試用例和普通的測試用例),在寫用例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疑問,要及時和產品人員確認清楚,並要求他們迴歸需求文檔。(開發就開始概要設計和編碼)。
(4)測試人員完成用例後,組織測試用例評審。參與人員有開發,測試,產品。
(5)等待開發提交測試版本,提交後優先執行冒煙測試。冒煙測試的結果,需要郵件周知相關人,開發,測試,產品,其中重要的是開發領導,測試領導和產品。冒煙不通過等待開發重新提交版本,冒煙通過了進入執行用例進行測試階段。
(6)測試階段會發現一些問題,比如需求定義不明確,業務邏輯有衝突,要和相關人員溝通並定義清晰,得到結論後必須要求產品人員更新文檔。
(7)每個人負責的模塊測試結束後,小組內部要進行交叉測試(此時會進行一些性能測試)。
(8)測試通過後提交產品驗收。產品驗收期間協助產品驗收。
(9)產品驗收完畢後,項目部署仿真環境。此時需要線上的賬號,所以一般也是產品和業務人員驗收爲主,各個公司情況不同,有些會給測試人員分配賬號,進行基本流程的測試(細節視公司情況而定)。
(10)仿真環境ok了,部署線上。
(11)有些公司從測試環境提交驗收的時間點開始,會要求寫一些操作手冊之類的文檔,一些測試的報告,比如bug統計,bug的覆蓋。

7.按照開發階段分,可以分爲哪幾 種?按照測試手段來分爲幾種?測試按照技術劃分,可以分大爲同爲哪幾種?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確認測試,驗收測試
分爲手工測試和自動化測試
黑盒,白盒,灰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