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PA技術實現及其應用分析

摘要 HSUPA作爲繼HSDPA後又一個增強的數據解決方案,在全球多媒體發展、視頻監控以及移動VoIP升溫的腳步聲中,走入運營商的視野,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文章介紹了HSUPA的關鍵技術,詳細分析了HSUPA的引入對網絡帶來的影響,對網絡規劃帶來的影響。最後給出HSUPA的應用部署前景。

    1、HSUPA關鍵技術

    與HSDPA類似,HSUPA採用了物理層快速重傳及軟合併(HARQ)、Node B分佈調度、更短的TTI、高階調製等技術。因此HSUPA的系統性能主要由擴頻、調製、編碼、HAQR重傳和軟合併、調度效率以及特定無線環境等因素確定。

    1.1 軟合併與HARQ技術

    HSUPA採用混合自動重傳HARQ技術,應對複雜多變的傳輸信道。HARQ是一種糾錯技術。混合(Hybrid)的意思是它綜合了前向糾錯碼(FEC)和重傳(ARQ)兩種方式的特點。R99/R4採用了傳統的ARQ方法,重傳功能在RLC實現。HSUPA在Node B增加了H-ARQ功能,用以提高傳輸速率和減小時延。在HSUPA中採用的是多進程停等HARQ機制。停等協議SAW(Stop & Wait)是對每個進程來說,發送完數據包後等待接收正確的確認信息,如果對方沒有正確接收,則重傳數據包,如果對方已經正確接收,則發送下一個新的數據包。在HSUPA中,10msTTI對應4個HARQ進程,2msTTI對應8個HARQ進程。對於HARQ的前向糾錯,分爲CC(Chase Combining)和IR(Incremental Redundancy)兩種方式。CC方式重傳的信息和第一次發送的內容完全一樣,這樣UE在解碼前,先把重傳的信息進行最大比合並後,再進行解碼,提高解碼增益。IR方式的重傳支持兩種類型,一種是重傳時發送和前次發送完全不一樣的冗餘信息,該信息只有和第一次發送的信息合併後纔可以解碼;另外一種是重傳時發送和前次完全不一樣的冗餘信息,但該信息是可以自解碼的。在每次HARQ重傳時,通過給定增量冗餘方式,提高譯碼前向糾錯的能力。

    1.2 快速調度

    HSUPA採用Node B的非集中調度策略。非集中調度策略是針對RNC內的集中式調度策略而言,RNC集中調度的優點是知道UE多個無線鏈路的解調性能以及相應小區負載信息,可以更準確的調度UE的數據傳輸速率,防止UE過高的發射功率給某些小區帶來過大的底噪攀升,但是缺點是響應時間太慢。Node B非集中調度的優點是可以根據當前UE的信道條件好壞和小區負載狀況,以最快2ms的速率對用戶的數據傳輸速率進行調度,可以獲得快速調度帶來的性能增益,缺點是無法知道調度UE發射功率給其他鄰小區帶來的底噪攀升。爲了解決軟切換區域服務小區Node B調度給其他鄰小區帶來的不可估計的底噪影響,在HSUPA中,最終的UE傳輸格式選擇權由UE自己決定,UE可以根據當前各個小區下行傳輸速率調度指示RG信息以及自己剩餘可用功率信息,決定是否增加傳輸速率,還是降低傳輸速率。比如,如果UE接收的非服務小區傳輸速率調整指示RG爲下調傳輸速率,則即使UE服務小區指示UE上調傳輸速率,也將按照下調傳輸速率進行數據傳輸,防止過大的發射功率擡高非服務小區的底噪聲,超過了負載要求,導致系統性能下降。Node B採用非集中式的快速調度機制,和R99/R4的DCH相比,可以使得Node B工作在較高的負載水平,這樣網絡規劃的負載餘量預留可以大大的減小,提高了系統上行的容量。

    1.3 2ms短幀

    HSUPA採用2ms短幀,減小了傳輸時延,主要體現在空口數據傳輸相比10ms有比較大的時延減小,並且發射方數據組成幀時需要的幀對齊時間也減小了。2ms短幀使得Node B控制的HARQ進程的往返RTT(Round Trip Time)減小了,並提高了快速調度響應時間。相對10ms幀來說,可以更好的利用資源,獲得更高的系統容量。

    下面具體分析一下2ms TTI和10ms TTI相比帶來的性能增益。

    HSUPA調度週期仿真參數如表1所示。2ms TTI的EDCH調度週期爲2ms,Node B根據當前小區負載特性確定用戶調整的速率指示(RG,Rate Grant)值,併發送給用戶,用戶使用該調度信息(SI,Scheduling Information)時,考慮處理時延等因素,調度對應上行數據傳輸格式有10個時隙的延遲;10ms TTI的E-DCH調度週期和上行數據使用SI的延遲分別爲10ms和35時隙。仿真結果顯示,在4.5dB RoT的情況下,2ms TTI的E-DCH小區吞吐率比10ms TTI的E-DCH小區吞吐率提高了16%,並且隨着工作負載點的增加,獲得的性能提升更大。可見短TTI帶來了較大的性能增益。

    2、HSUPA在UMTS中的技術實現

    2.1 在物理層的實現

    爲了支持HSUPA,物理層在上行增加了E-DPCCH和E-DPDCH,在下行增加了E-AGCH、E-RGCH和E-HICH。上行增強專用數據信道E-DPDCH用於承載HSUPA用戶上行的傳輸數據,最大支持2個SF=4同時組合2個SF=2的多碼傳輸,峯值速率可達5.76Mb/s,E-DPDCH採用BPSK調製;上行增強控制信道E-DPCCH承載解調數據信道E-DPDCH的伴隨信令。下行絕對授權信道E-AGCH爲公共信道,由用戶服務E-DCH無線連接所在的小區指示UE E-DPDCH最大可用功率偏置,通常爲慢速調節;下行相對授權信道E-RGCH爲專用信道,最快可按2ms時間快速調整UE的上行可用功率;下行HARQ指示信道E-HICH用於反饋用戶接收進程數據是否正確的ACK/NACK信息。

    2.2 在MAC層的實現

    2.2.1 UE側的MAC層實現

    (1)總體結構

    UE MAC結構見圖1。它包含一個新的MAC-es/MAC-e實體。結構中加了兩個連接:MAC-d和MAC-es/MAC-e之間的連接,MAC-es/MAC-e與MAC控制SAP之間的連接。

    一個RLCPDU通過邏輯信道進入MAC-d。MAC-d C/T複用被旁路。在MAC-e頭中,DDI(數據描述指示)域識別邏輯信道、MAC-d流和MAC-d PDU大小,DDI映射表通過RRC通知,N域指示了相應於同一DDI值的連續的MAC-d PDUs的數目。一個特殊的DDIO域指示了MAC-e PDU數據頭定義的結束。TSN域提供了E-DCH上的傳輸序列號。MAC-e PDU下傳給HARQ實體,然後HARQ實體將該MAC-e PDU置於層1的一個TTI中發送。

    (2)MAC-e/es實體

    MAC-es/e處理E-DCH的特定功能。UE中的MAC-e和MAC-es不再細分。在以下模型中,MAC-e/es包含如下實體:

    ◆HARQ

    HARQ實體負責處理和HARQ協議有關的MAC功能。它負責存儲MAC-e PDU數據以及可能的重傳。HARQ協議的具體配置由RRC通過MAC控制SAP提供。HARQ實體提供E-TFC、RSN和用於L1的功率偏置。L1從RSN、CFN以及子幀號(在2ms TTI時需要)導出HARQ的RV參數。或者RV參數由RRC信令配置爲常數0。

    ◆複用

    複用實體負責連接多個MAC-d PDUs到MAC-es PDUs,並且按照E-TFC選擇算法的指令複用一個或者多個MAC-es PDUs成爲一個MAC-e PDU,該MAC-e PDU在下一個TTI中傳輸。複用實體還負責管理和設置每個MAC-es PDU的每個邏輯信道的TSN。

    ◆E-TFC選擇

    這個實體負責根據發自UTRAN經L1接收的調度信息(RG和AG)來進行E-TFC選擇,以及對映射到E-DCH上的不同的MAC-d流進行仲裁。E-TFC實體的具體配置由RRC通過MAC控制SAP提供。E-TFC選擇功能控制MAC-es PDU數據塊的複用。

    (3)MAC-d實體

    爲了支持E-DCH,加入了一個到MAC-e/es的新的連接。

    2.2.2 在UTRAN側的MAC層實現

    (1)總體結構

    UTRAN MAC總體結構見圖2。它包含一個新的MAC-e實體和一個新的MAC-es實體。對於每一個使用E-DCH的UE,該UE對應的每個Node-B配置一個MAC-e實體,SRNC配置一個MAC-es實體。位於Node B中的MAC-e控制E-DCH的接入,該MAC-e連接到位於SRNC中的MAC-es。MAC-es進一步連接到MAC-d。對於控制信息,在Node B中的MAC-e和一個MAC控制SAP之間定義了新的連接,同時,在SRNC中的MAC-es和MAC控制SAP也之間定義了新的連接。

    每一個MAC-d流有一個Iub傳輸承載。

    從協議總體架構來看,一個MAC-e PDU從層1進入MAC。在HARQ處理後,MAC-e PDU解複用後形成MAC-es PDUs,這些MAC-es PDUs對應各自的MAC-d流。6比特DDI(數據描述指示符)域與MAC-d流之間的映射,以及MAC-d PDU的大小由SRNC提供給Node B。SRNC定義了MAC-d流到它對應的Iub承載的映射。DDI域的一個特定值指示MAC-e PDU數據頭定義的結束。MAC-es PDUs經Iub發給MAC-es實體,在MAC-es實體中被分配到對應邏輯信道的重排序隊列中。重排序後,順序數據單元被分解爲MAC-d PDUs。上述是針對沒有軟切換的情況,存在軟切換時,還需要進行宏分集處理。最終的MAC-d PDUs被髮給MAC-d實體。

    (2)Node B的MAC-e實體

    在Node B中,對每一個UE都有一個MAC-e實體,以及一個E-DCH調度器。MAC-e和E-DCH調度器處理Node B中與HSUPA相關的功能。在下面的模型中,MAC-e和E-DCH調度器包含如下實體:

    ◆E-DCH調度:該功能爲不同UE分配E-DCH小區資源。根據UE的調度請求,進行具體的調度分配。

    ◆E-DCH控制:E-DCH控制實體負責接收調度請求和發送分配給各UE的調度。

    ◆解複用:該功能進行MAC-e PDUs的解複用。MAC-es PDUs分解到關聯的MAC-d流。

    ◆HARQ:一個HARQ實體能支持HARQ協議的多個進程。每個進程負責產生ACK或NACK,它們用於指示E-DCH進程數據發射是否成功。HARQ實體處理HARQ協議需要的所有任務。

    (3)RNC的MAC-es實體

    對於每個UE,SRNC中都有一個MAC-es實體,MAC-es包含以下功能實體:

    ◆重排序隊列分配:根據SRNC的配置,重排序隊列分配功能將MAC-es PDUs送到合適的重排序緩衝區中。

    ◆重排序:該功能根據接收到的TSN和Node B觸發標識(即CFN,子幀號)將接收到的MAC-es PDUs重排序。在接收時,有連續TSN的MAC-es PDUs被提交到解複用實體。SRNC控制重排序實體的數目。每個邏輯信道有一個重排序隊列。

    ◆宏分集選擇:在多個Node Bs進行軟切換時,在MAC-es實體中進行宏分集選擇。宏分集選擇可以考慮在重派隊列分配之前實現。

    ◆解複用:負責MAC-es PDUs的分解。當分解一個MAC-es PDU時,刪除MAC-es頭,提取出MAC-d PDU,然後上傳給MAC-d實體。

    (4)RNC的MAC-d實體。

    爲了支持E-DCH,加入了一個到MAC-es的新的連接。

    HSUPA的引入對RLC曾沒有影響,對RRC層也只是消息信元上的改變,對消息信令也不存在影響。

    2.2.3 HSUPA的階段實現方案

    按照3GPP的規定,HSUPA峯值速率爲5.76Mb/s,從它所規定的6類終端的要求可見,如表2所示:

    其中只支持10ms TTI的有三種,只支持2msTTI也是三種。從系統演進的平穩性考慮,HSUPA在商用初期傾向於使用10ms的TTI,即2Mb/s的終端,後期支持到5.76Mb/s因此HSUPA的商用與如同HSDPA一樣,也是分階段進行。

    3、HSUPA對網絡規劃的影響

    在3GPP規範討論過程中,對HSUPA研究最終認爲使用QPSK調製編碼,上行H-ARQ的應用,Node B控制上行調度,更短的幀結構會達到50%~70%的上行容量增益,數據呼叫時延減少20%~55%,用於上行平均數據呼叫的數率可提高大概50%。HSUPA和CDMA Rev.A的關鍵技術非常接近,從CDMA2000 1x RTT Rev.A的模擬結果和現網觀察可以認爲上述結論相對可靠和保守。

    但是如果HSUPA和R99/R4/R5混合在同一載波組網(1xEV-DO Rev.A不存在這個問題),HSUPA是否會對原網絡產生影響?下面主要討論HSUPA/R99混合組網的情況下,HSUPA的引入對原網絡的可能的影響。

    3.1 下行碼資源

    HSUPA在下行引入E-AGCH、E-RGCH和E-HICH三種控制信道。

    E-DCH絕對準予信道(E-AGCH:E-DCH ab-solute grant channel):承載E-DCH的下行絕對信息,如小區信息。每個配置E-DCH的UE只需要監聽服務小區的E-AGCH信道即可,該信道是公共信道,SF=256。

    E-DCH HARQ確認指示信道(E-HICH:E-DCH HARQ Acknowledgement Indicator Channel):承載E-DCH下行信令信息的專用信道,如HARQ的ACK/NACK信息,擴頻因子SF=128。

    E-DCH相關准予信道(E-RGCH:E-DCH Relative Grant Channel):承載E-DCH的下行相關信息,該信道SF=128。

    E-RGCH和E-HICH兩個信道通過碼組複用在同一條SF=128的信道上,因此引入HSUPA後,要佔用一個SF=128,一個SF=256的下行碼道。對於下行碼資源,在無線環境好的室內,有存在碼字受限的可能,因此HSUPA的引入對碼字有一定的影響。

    3.2 下行功率資源

    上述三個公共信道中E-AGCH屬於共享信道,功率消耗與同時支撐的用戶數、調度策略等因素有關,依據HSDPA中HS-SCCH的功率佔用情況推斷,一條E-AGCH最大可能佔用小區下行發射功率的5%~7%,E-RGCH和E-HICH要佔用5%左右,因此一共佔用10%~12%。對於多數環境下下行功率受限的無線系統,這些功率的佔用可能會造成下行容量的損失。

    3.3 上行干擾

    從網絡規劃的角度來看,在R99/HSDPA階段,一般上行負載都設置在50%左右,引入HSUPA後,由於引入了靈活的上行調度策略,使得上行的負載處於可控的範疇,因此從目前的理論分析來看,引入HSUPA後會引入較高的負載,因此會導致較原來要大的上行干擾。引入的干擾是否會對R99/R4有一定的影響,需要對其做出更深入分析。

    4、HSUPA應用及部署前景

    作爲WCDMA網絡繼HSDPA之後的下一步演進方案,HSUPA的目標是進一步改善用戶業務感受和提升網絡上行性能,爲新興數據業務提供更高的上行數據速率和更低的時延,爲VoIP的部署打下基礎。

    HSUPA網絡部署:數據業務的發生地帶一般相似,因此初期規劃可以參照HSDPA的規劃,在HSDPA的覆蓋區域引入HSUPA,熱點區域做重點覆蓋,一般小區邊緣做低速覆蓋,與R99/R4/HSDPA在同一頻點部署。網絡發展的中後期,隨着上下行數據業務量的快速發展,可將HSDPA/HSUPA剝離,採用單獨的載頻。

    從整個行業的情況看,在全球全IP網絡——AIPN (All IP Network)的發展趨勢下,伴隨着視頻監控、移動VoIP的升溫,多媒體業務的廣泛應用,業界對上行高速數據技術的需求也逐步迫切,很多地方採用WiMAX、WiFi等技術已經開展了相應的工作,HSUPA作爲WCDMA陣營的平滑演進策略,勢必成爲他們的必選方案,特別是已經引入HSDPA的運營商,引入HSUPA只是簡單的軟件升級,不需要規模性的改造。因此HSUPA的引入勢在必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