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與WIMAX競爭中融合 終端內容趨同

發佈時間: 2006-5-17 10:38:15 來源: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MIS 宋俊德
 

  本世紀以來,在信息與通信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是兩件事情:一個是以3G爲代表的寬帶移動通信(Wideband Mobile Communication)的發展和應用;另一個是以IEEE 802.xx標準爲先導的廣帶無線接入技術(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其代表是WIFI、WIMAX。3G技術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道路,正在步入由虧到贏的拐點。當時有人認爲WIMAX可作爲4G,有的甚至認爲3G發展的必要性已不太大了。這幾年經過人們的冷靜思考以及技術本身的發展、實踐,才認識到3G和WIMAX是兩種互相補充,各有其明顯優點的寬(廣)帶無線無線移動信息與通信技術。儘管他們存在着明顯的碰撞、競爭的一面,但也有互補和融合的一面。

  兩條不同道路上的車

  跑在Internet網上的無線電接入技術的產業組織和引導者是軟硬件設備製造商,如Intel、Cisco、微軟、Motorola等。由於互聯網在管理方面是先天性不足,它們沒有很好的完整統一的系統管理平臺,沒有很好的計費設備,沒有很好的網絡支撐系統(網管,CRM、BOSS等)。因此,商業模式不明朗,也不統一。它們最大的長處是接入方便、資費低廉、信息量大。這些接入在IEEE 802.16e進入之前主要是固定的數據接入服務,也有少量語音業務。

  跑在電信網上的1G、2G、3G……它們自始至終是以運營商爲核心。網絡由運營商投資統一設計和建設,有好的網絡運行品質(QoS),有好的認證、計費技術支撐系統,相對於互聯網而言比較安全。以運營商爲核心的商業模式已運行多年,設備製造商、內容和服務提供商(ICP、SP)都會在這一個大蛋糕上分得自己的一部分。在這個較成熟的產業鏈上,各個環節已相對穩定,但它的主要問題是,資費太高,不同系統接入不太方便。

  兩種系統商業模式的碰撞

  以互聯網爲代表的(基於固定網或無線網)內容和服務提供商,他們以廉價、方便、自由爲主要特徵,但在QoS和安全方面尚無電信級的保證。他們推崇Internet的所謂零收費(免費)模式。

  仔細研究會發現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零收費的商業模式。Google、Baidu、Skype他們追求的是用戶點擊率(用戶擁有量),用戶的價值,用戶的眼球,以及用戶放棄了安全要求後的信息資源等。這些都成爲他們向股市上的股東獲取資金投入的理由,也成爲他們讓各種企業通過其網絡和搜索引擎獲取商業機會從而埋單的理由(廣告、連接服務、電子商務、諮詢等)。

  再來看一下以電信網爲基礎的運營商的商業模式。由於他們有好的網絡管理,好的計費器,好的技術支撐系統(BOSS、CRM)等,他們有好的贏利模式,因此他們有足夠的資金不斷改進升級自己的網絡和服務。他們的服務QoS和安全有一定保證,但缺點是資費較高,這就是用戶最大的抱怨。

  以上兩種模式在出現了VOIP、IPTV、寬帶視頻服務後發生了明顯的碰撞。傳統運營商的長途業務、網際業務(話音及數據)收入迅猛下降,來自互聯網的基於IP的技術猛烈衝擊着傳統的電信業。在這種形勢下,給政府電信和信息主管部門提出一個難題:是“封殺”互聯網上的語音、視頻等服務,還是放任自流?如果是後者,有的人擔心會導致電信運營商的全軍敗退,這是目前必須解決的問題。我們必須動員所有運營商(電信及新型信息通信運營商)、製造商、內容和服務提供商,在面向用戶、面向發展的大前提下尋找一個各方互盈、對用戶有利並能促進信息與通信業發展的新的融合的運營模式。

  技術和商業模式的融合

  大家知道互聯網一直是以PC爲終端的,但在出現了WIFI、WIMAX後,它有足夠帶寬提供數據服務外,還可以提供較好質量的語音服務。因此,基於WIFI、WIMAX技術的手機終端應運而生,特別是以IEEE 802.16e爲代表的新的WIMAX技術的出現,使原來以固定位置爲主的互聯網服務現今可在車速70-80公里以下範圍內移動並實現語音、數據、圖像通信。而歷來提供語音服務的無線移動通信系統(1G、2G)到了2.5G和3G後又能提供越來越好的數據和圖像通信。因此,它服務的終端除了手機外增加了PC機(用移動數據卡)。這是二者在終端和服務內容方面的趨同。

  從技術發展看,從3G到B3G、4G,不可能再沿用以擴頻爲主要技術手段的CDMA技術。

  在4G,要採用OFDM,智能天線或MIMO,而這正是WIMAX採用的技術。可見二者在技術發展方向上是:“志同道合”。由於二者在覆蓋熱點,提供服務內容上的互補性,使人們認識到,二者在未來融合到一個統一的下一代網絡(NGN)中是必然的和可能的。

  關於商業模式的融合我的想法很樸素:首先,政府法律制定部門要在維護廣大用戶利益的前提下,從國家、企業各方面利益平衡的角度出發,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規,讓信息通信產業健康發展。正如當年電視產業迅猛發展,而電影在電視上的轉播給電影業造成巨大沖擊這一情況。後來是用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保證了兩個產業健康發展,而觀衆在觀賞內容和資費之間也取得了平衡。

  如今基於互聯網(IP技術)的語音、數據和圖象服務,在資費上給傳統運營商造成巨大沖擊,但仔細研究一下,我們相信二者將會有一種互補和融合的前景。而它的基本依據是不同級別的服務有不同的資費。中國人常說,“一分錢,一分貨;十分錢,買不錯”,飛機上有一、二、三等艙,賓館有星級的區別,這都是不同服務不同費用。從這一角度看,傳統的運營商和新型信息服務提供運營商可以找到一個平衡和互補點。

  雖然由傳統運營商與新型運營商的併購是一種方法,但實質上它並沒有從本質上解決二者的融合問題。我們可以把所有語音、數據和圖像服務分級,並用不同收費加以區別。

  由於WIFI、WIMAX具有一定帶寬,有高的速率,特別是基於寬帶IP技術,它可按服務級別提供不同質量的服務,其收費會略低於純電信網。只有傳統運營商與新型運營商在“按服務級別收費”的思想上達成一致,VOIP、IPTV等纔會獲得蓬勃發展,並同時由傳統運營商和新型運營商向用戶提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