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喜茶??

 2017年7月10日,上海,雨。
 剛從某CV方向的公司下班,騎着小黃車朝着浦東某郊區租了一個月的牀位行駛着,雨打在臉上,有點生疼。我不禁在思考,這一切到底爲了什麼?
 大四剛畢業的我,還有一個多月便開始研究生的學習階段。趁着暑期沒事或者說不敢有其他事,趕緊找了家實習公司繼續充電,生怕錯過這樣一個AI浪潮。
 時間回到去年這個時候,那時候的我們還在忙着保研,追尋的研究方向似乎只有兩種:機器學習相關或者不相關,而前一種往往佔大多數。機器學習方向的導師或者實驗室大家趨之若鶩,而其他的門雀可羅。老師們,也不得不把自己方向往AI上靠,不然很難招到好的學生。
 AI好像一夜之間就和網紅爆款鮑師傅、喜茶一樣,要是不排個隊,不發個朋友圈都對不起他的名聲一般。至於味道,似乎好吃,似乎又不然。有人覺得值得排隊,畢竟味道還行,畢竟朋友圈底下是一排排的贊;又有人覺得不值,因爲味道提升的幅度遠遠沒有達到名聲的幅度。
 在我看來,AI是裹着泡沫的棒棒糖,在泡沫破裂之前,誰也不知道這棒棒糖有多大多甜。
 但是 who cares?大家似乎都趁着其猶抱琵琶半遮面時,撈一把。至於最後的糖有多甜,似乎也並沒有那麼重要。
 其實,我真正羨慕的是那些潛心研究學者。這是一種喝茶和沏茶的區別。其他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話又說回來,AI很大,似乎什麼領域都能插上一腳。AI又很小,落到實處的也就只有推薦、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罷了。
 而真正的涉足這樣一些領域,並不是github上跑個模型,調個參數,看點相關的公開課所足夠的。都需要長久不斷的去學習、研究纔可以。這裏,就有點後悔沒有選擇讀博士,而是簡明快的選擇了碩士。究其原因,還是心浮氣躁,在這個浪口不能沉下心來學習,多熬個幾年。
 往深遠了說,職業對於一個人而言意味着什麼,是一份工資?一種情懷?還是一種生活?如果從這個角度想,想必對於選擇AI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明瞭了。
 最後送想要轉型AI的朋友一句話,這世界上喜歡沏茶的人寥寥無幾,但喜歡喝茶的人卻有很多,更何況喜茶這麼有名,喝上一杯又何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