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器與攔截器的區別

過濾器,是在java web中,你傳入的request,response提前過濾掉一些信息,或者提前設置一些參數,然後再傳入servlet或者struts的 action進行業務邏輯,比如過濾掉非法url(不是login.do的地址請求,如果用戶沒有登陸都過濾掉),或者在傳入servlet或者 struts的action前統一設置字符集,或者去除掉一些非法字符

攔截器,是在面向切面編程的就是在你的service或者一個方法,前調用一個方法,或者在方法後調用一個方法比如動態代理就是攔截器的簡單實現,在你調用方法前打印出字符串(或者做其它業務邏輯的操作),也可以在你調用方法後打印出字符串,甚至在你拋出異常的時候做業務邏輯的操作。

 

攔截器與過濾器的區別 :

  1. 攔截器是基於java的反射機制的,而過濾器是基於函數回調。
  2. 攔截器不依賴與servlet容器,過濾器依賴與servlet容器。
  3. 攔截器只能對action請求起作用,而過濾器則可以對幾乎所有的請求起作用。
  4. 攔截器可以訪問action上下文、值棧裏的對象,而過濾器不能訪問。
  5. 在action的生命週期中,攔截器可以多次被調用,而過濾器只能在容器初始化時被調用一次

執行順序 :過濾前 - 攔截前 - Action處理 - 攔截後 - 過濾後。個人認爲過濾是一個橫向的過程,首先把客戶端提交的內容進行過濾(例如未登錄用戶不能訪問內部頁面的處理);過濾通過後,攔截器將檢查用戶提交數據的驗證,做一些前期的數據處理,接着把處理後的數據發給對應的Action;Action處理完成返回後,攔截器還可以做其他過程(還沒想到要做啥),再向上返回到過濾器的後續操作。

 

 面向切面編程(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的首字母縮寫) ,我們知道,面向對象的特點是繼承、多態和封裝。而封裝就要求將功能分散到不同的對象中去,這在軟件設計中往往稱爲職責分配。實際上也就是說,讓不同的類設計不同的方法。這樣代碼就分散到一個個的類中去了。這樣做的好處是降低了代碼的複雜程度,使類可重用。
      但是人們也發現,在分散代碼的同時,也增加了代碼的重複性。什麼意思呢?比如說,我們在兩個類中,可能都需要在每個方法中做日誌。按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我們就必須在兩個類的方法中都加入日誌的內容。也許他們是完全相同的,但就是因爲面向對象的設計讓類與類之間無法聯繫,而不能將這些重複的代碼統一起來。

    也許有人會說,那好辦啊,我們可以將這段代碼寫在一個獨立的類獨立的方法裏,然後再在這兩個類中調用。但是,這樣一來,這兩個類跟我們上面提到的獨立的類就有耦合了,它的改變會影響這兩個類。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在需要的時候,隨意地加入代碼呢?這種在運行時,動態地將代碼切入到類的指定方法、指定位置上的編程思想就是面向切面的編程。 
      一般而言,我們管切入到指定類指定方法的代碼片段稱爲切面,而切入到哪些類、哪些方法則叫切入點。有了AOP,我們就可以把幾個類共有的代碼,抽取到一個切片中,等到需要時再切入對象中去,從而改變其原有的行爲。
這樣看來,AOP其實只是OOP的補充而已。OOP從橫向上區分出一個個的類來,而AOP則從縱向上向對象中加入特定的代碼。有了AOP,OOP變得立體了。如果加上時間維度,AOP使OOP由原來的二維變爲三維了,由平面變成立體了。從技術上來說,AOP基本上是通過代理機制實現的。 
     AOP在編程歷史上可以說是里程碑式的,對OOP編程是一種十分有益的補充。


Filter基於回調函數,我們需要實現的filter接口中doFilter方法就是回調函數,而interceptor則基於java本身的反射機制,這是兩者最本質的區別。

Filter是依賴於servlet容器的,即只能在servlet容器中執行,很顯然沒有servlet容器就無法來回調doFilter方法。而interceptor與servlet容器無關。
Filter的過濾範圍比Interceptor大,Filter除了過濾請求外通過通配符可以保護頁面,圖片,文件等等,而Interceptor只能過濾請求。

Filter的過濾例外一般是在加載的時候在init方法聲明,而Interceptor可以通過在xml聲明是guest請求還是user請求來辨別是否過濾

簡單的總結理解:
1:Filter 對在web.xml中該filter配置的路徑進行單向攔截, request匹配Filter的路徑時做一次攔截!  這個底層實現沒想過, 嘿嘿!
2:interceptor的攔截處理其實就是代理機制! 
Struts2官方文檔那個圖畫的相當明瞭了。既然是代理,那麼是雙向攔截,攔截器在action的方法之前執行一次, 之後執行一次!
根據那個圖,你可以再對應的去看下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的源代碼,前面一段代碼產生Action的環境,判斷mapping之類的, 可以跟進ExecuteOperations execute這個成員變量,下面如果前面一系列判斷都滿足的話, 會調用execute.executeAction, 這個裏面的實現就是產生action的代理, 然後通過配置信息, 去獲得這個action身上配置了哪些攔截器,然後執行攔截器的代碼,攔截器中用ActionInvocation去通知下一個攔截器執行, 等到所有的攔截器都攔完了以後,執行action, 隨後攔截器又會反向執行一遍(官方確實是這個意思, LZ可以自己寫兩個攔截器測試下看是不是這麼會是)
所以對於Interceptor是不對request進行處理的, 它只是對action起作用。Struts的那個核心過濾器攔截了action的請求之後產生action的代理後進行處理的!


1.過濾器

Servlet中的過濾器Filter是實現了javax.servlet.Filter接口的服務器端程序,主要的用途是過濾字符編碼、做一些業務邏輯判斷等。其工作原理是,只要你在web.xml文件配置好要攔截的客戶端請求,它都會幫你攔截到請求,此時你就可以對請求或響應(Request、Response)統一設置編碼,簡化操作;同時還可進行邏輯判斷,如用戶是否已經登陸、有沒有權限訪問該頁面等等工作。它是隨你的web應用啓動而啓動的,只初始化一次,以後就可以攔截相關請求,只有當你的web應用停止或重新部署的時候才銷燬,以下通過過濾編碼的代碼示例來了解它的使用:


2.監聽器

現在來說說Servlet的監聽器Listener,它是實現了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Listener 接口的服務器端程序,它也是隨web應用的啓動而啓動,只初始化一次,隨web應用的停止而銷燬。主要作用是: 做一些初始化的內容添加工作、設置一些基本的內容、比如一些參數或者是一些固定的對象等等。下面利用監聽器對數據庫連接池DataSource的初始化演示它的使用: 


總結:

1.過濾器:所謂過濾器顧名思義是用來過濾的,在java web中,你傳入的request,response提前過濾掉一些信息,或者提前設置一些參數,然後再傳入servlet或者struts的action進行業務邏輯,比如過濾掉非法url(不是login.do的地址請求,如果用戶沒有登陸都過濾掉),或者在傳入servlet或者struts的action前統一設置字符集,或者去除掉一些非法字符(聊天室經常用到的,一些罵人的話)。filter 流程是線性的, url傳來之後,檢查之後,可保持原來的流程繼續向下執行,被下一個filter, servlet接收等.

2.監聽器:這個東西在c/s模式裏面經常用到,他會對特定的事件產生產生一個處理。監聽在很多模式下用到。比如說觀察者模式,就是一個監聽來的。又比如struts可以用監聽來啓動。Servlet監聽器用於監聽一些重要事件的發生,監聽器對象可以在事情發生前、發生後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處理。

3.java的攔截器 主要是用在插件上,擴展件上比如 hivernate spring struts2等 有點類似面向切片的技術,在用之前先要在配置文件即xml文件裏聲明一段的那個東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