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6日,Google發佈“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

2012年5月16日,Google發佈“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更復雜的自然語言查詢將嶄露頭角(如Google的蜂鳥算法)
1.匹配實體,給出準確答案:
        這種搜索模式,在Google傳統搜索列表右側,添加了與搜索關鍵詞相關的人物、地點和事物相關的事實,即 “知識圖譜”。相比傳統搜索結果頁這種搜索模式下的搜索頁面,並不與Google用戶進行搜索的關鍵詞直接匹配,而是提供與詞彙所描述的“實體”或概念匹 配的頁面。例如,搜索“Taj Mahal”,傳統的搜索會試着通過關鍵詞匹配Google 抓取下來的巨大網頁庫,找出最合適的結果,並進行排序,但在 Google Knowledge Graph 裏 “Taj Mahal" 會被理解成一個實體,並在搜索結果的右側顯示它的一些基本資料,像是地理位置、Wiki 的摘要、高度、建築師等等,再加上一些和它類似的實體,如“Great Wall of China”等。

2.解決多義/歧義問題
        當然,Google 也瞭解“Taj Mahal”不見得一定是指泰姬陵——這就是 Knowledge Graph 的威力顯現出來的時候了,解決多義/歧義問題。在泰姬陵的框框底下還有兩個常見的“Taj Mahal”,一個是歌手,另一個是度假村

Knowledge Graph數據源主要包括:

  • online resources like Wikipedia
  • subject-specific resources like Weather Underground for weather information and the World Bank for economic statistics
  • publicly available data from Freebase.com, a free and open database of over 24 million things, including movies, books, TV shows, celebrities, locations, companies, and more
  • Google search data (used to measure the popularity of a subject and help decide what information people most want to se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