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智能化技術通則國家標準9月1日正式實施


  步入家電賣場,豆漿機、空調、熱水器、電視等大小家電紛紛標榜各自的智能化水平,鋪天蓋地的宣傳讓消費者一頭霧水。但到底何爲智能家電?記者昨日獲悉,隨着《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國家標準9月1日正式實施,家電將開始評定“智商”等級,智能化技術應用的最高等級爲一級,屆時可爲消費者選購智能家電提供最簡潔的決策參考。

  競爭白熱化、利潤日漸微薄的家電行業,智能化技術成爲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在某國產主流品牌的展示區,最新款的智能彩電售價高達1.5萬元,而同尺寸的普通彩電價格只有6000多元。語音搜索、體感遊戲……銷售代表不遺餘力地向消費者推薦新款電視的強大功能。不過,等了好幾分鐘,他示範的搜索功能還是沒找到顧客想看的影片。

  不少消費者都遇到過類似的情形,在家電賣場似乎很難對產品智能技術有真切的體驗。到底是真智能還是大忽悠?缺乏評價認定標準讓消費者選購智能家電時猶豫不決。

  即將實施的智能家電國家標準,首次對智能家電給出了明確定義:採用一種或多種智能化技術,並具有一種或多種智能特性的家用和類似用途的電器。標準同時明確,家電智能特性是特指人工智能特性,即家電的控制系統所具有的類似人的智能行爲,如自學習、自適應、自協調、自診斷、自推理、自組織和自校正。根據這樣的標準,簡單增加上網、3D功能的彩電肯定無法再號稱智能電視。

  通過檢測評價,每款智能家電必須認定採用了何種智能技術,是否因此產生性能提高、功能擴展的效果,並根據總得分評定家電“智商”等級,總得分80至100分爲1級;60至79分爲2級,40至59分爲3級,20至39分爲4級,0至19分爲5級。

  中國家電研究院相關負責人透露,率先出臺的這部智能家電標準爲國家推薦標準,廠家自願實施,不具有強制性。不過,這部標準內容並不算清晰,到底一級智商的家電要符合哪些條件?標準沒有任何描述性內容。記者瞭解到,該標準之所以命名爲技術通則,實際上只是爲各類智能家電定出框架,屬於標準的標準,未來還需要配套制定更詳細的產品分類評價標準。

  另據瞭解,工信部也在牽頭制定智能產品的具體認定標準,將覆蓋彩電、空調、汽車、機牀等衆多產品領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