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否認與華爲中興事件有關



  針對上週美國 《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暗指思科以國家安全爲由參與遊說國會進行對華爲的審查一事,思科今日發佈聲明予以否認,稱該說法不屬實,只是依照該情報委員會要求向其提供了有關2003至2004年思科與華爲知識產權訴訟案件的公開信息。

  事件回顧

  華爲中興入美再次告敗

  美國國會10月8日發佈報告稱,華爲、中興爲中國情報部門提供了干預美國通信網絡的機會。並建議相關美國公司儘量避免同華爲中興合作,以避免造成知識產權方面的損失。

  爲了進入美國市場,華爲和中興兩家企業努力數年,但始終未果。這一紙報告的到來,似乎宣告了美國市場將永久性地對華爲和中興關上大門。這也被認爲是經濟不景氣條件下貿易保護的極致。“舉起貿易保護大旗”已經成爲美國、歐盟等發達經濟體常用的手段。特別是在如今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加大貿易保護力度更是成爲這些國家保護經濟的一種手段。

  不過這種結論沒有任何證據可言,在報告中也沒有給出能夠站穩腳跟的證據。

  昨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稱,美國白宮責令調查的結果表明,華爲產品存在一些風險,但沒有證據表明華爲存在間諜行爲。

  但也有不少專家指出這並不是一場關於“貿易保護”或者“國家安全”的戰爭,而是一場涉及到廠商利益博弈的紛爭,並把思科列爲頭號可疑的幕後推手。

  前景分析

  中國企業海外還有很長路要走

  作爲中國高科技製造企業走出去的代表,華爲中興遇到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反映出中國廠商的全球化已經進入“深水區”。從本土市場起步,向發展中國家市場延伸,再進軍歐美高端市場,市場的門檻越來越高,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複雜。

  原本將主要精力放在產品性價比、質量方面,並已經具備一定實力的中國企業,開始頻頻遭遇技術與產品之外的困境,例如政治環境、知識產權、市場準入、法規遵從、文化氛圍等等。從世界跨國公司巨頭髮展的軌跡看,要想真正成長爲綜合實力超凡的全球企業巨頭,這些都是必修課。

  在很多人眼裏,如果僅僅認爲產品質量過關、客戶樂於接受,就可以在商業社會縱橫馳騁,那麼就把企業面臨的社會環境問題簡單化了。自由貿易中的自由永遠只是相對的,在整個社會中,企業面對的不僅僅是用戶和競爭對手,還有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複雜環境。

  思科迴應

  《華盛頓郵報》報道有誤

  思科高級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Mark Chandler北京時間10月18日在其博客中發出了一封致《華盛頓郵報》編輯的公開信。

  致《華盛頓郵報》編輯:

  上週四,《華盛頓郵報》刊發了題爲 “USrivalslobbyagainstChinesefirm”的文章。該文章暗指思科以國家安全爲由參與遊說國會進行對華爲的審查;同時,文章還提及一份思科的市場營銷文件,稱該文件收集了全球範圍內針對華爲的觀點及顧慮的相關報道。該文章稱“國會山三個不同國會辦公室的高級工作人員都表示,一些美國高科技公司曾向國會遊說,用與思科相似的措辭,要求增強對華爲的審查”。

  文中暗指思科以國家安全爲由參與遊說衆議院情報委員會,以及提及的市場營銷文件的分發和其內容用於遊說美國國會均不屬實。依照該情報委員會要求,我們向其工作人員提供了有關2003至2004年思科與華爲知識產權訴訟案件的公開信息,思科在該事件中的參與僅限於此。

  思科在中國已有近20年的發展歷程,提供互聯網路由和交換設備,使數以億計的用戶接入全球互聯網。正如與其他競爭對手的競爭一樣,我們在市場上與華爲也展開激烈競爭,《華盛頓郵報》針對思科遊說行爲的報道是誤導性的。

  結語

  其實在網絡設備市場上,思科作爲今天的全球領先企業,其國際化道路行動更早,走得更遠。

  面對來自本國以至全球的同行,如果思科不尊重競爭對手,不遵守公平公正公開的商業競爭原則,絕不可能成爲行業領導者,此次看來思科真是躺着也中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