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SI服務部署網絡存儲---共享網絡存儲設備

使用iSCSI服務部署網絡存儲

5/17/2018 1:08:40 PM

- 簡介

    - 1. iSCSI簡述
    - 2. 部署ISCSI服務(服務端)
    - 3. linux下使用iscsi網絡存儲(客戶端)
    - 4. windows 下使用iscsi網絡存儲(客戶端)
    - 5. 總結iscsi應用

一、iSCSI簡述

  • 基本過程

    - 1. iscsi技術概述
    - 2. iscsi的由來
    - 3. iscsi-HBA卡
    

1. iscsi技術

iscsi技術:實現了物理硬盤設備與TCP/IP 網絡協議的相互結合,使得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方便的訪問遠程IDC提供的共享存儲資源。

常見的硬盤接口類型主要有IDE、SCSI和SATA 三種:

    IDE:是一種穩定、舊式的並行傳輸接口。常見於舊式機械硬盤
    SCSI:是一種用於計算機和硬盤、光驅等設備之間系統級接口的通用標準,具有系統資源佔用率低、轉速快、傳輸速度高等優點。
    SATA:是一種傳輸速度更快、數據校驗更完整的串行傳輸接口。

2. iscsi的由來

IBM公司着手研發,基於TCP/IP網絡協議和SCSI接口協議的新型網絡存儲技術,這也是我們目前看到的互聯網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種將SCSI接口與以太網技術結合的新型網絡存儲技術。

主要用途:

> 用於在網絡中傳輸SCSI接口的命令和數據;
> 實現了跨區域的存儲資源共享;
> 在不停機的狀態下擴展存儲容量;

缺點:

> 受網速的制約
> 傳統硬盤直接通過主板的總線進行數據傳輸,現在需要讓互聯網作爲數據的傳輸載體與通道,因此網絡的傳輸速率和穩定性是iscsi技術的瓶頸。

3. iscsi-HBA卡

目的是:解決iscsi技術的瓶頸問題。

  • ISCSI-HBA卡與一般網卡的區別:

    一般網卡:連接網絡總線和內存,供計算機上網使用。

    iscsi-HBA卡:連接SCSI接口或是FC(光纖通道)總線和內存,專門用於在主機之間交換存儲數據,其使用的協議也與一般網卡有本質的區別。

iscsi-HBA卡的工作過程:運行Linux系統的服務器會基於iSCSI協議把硬盤設備命令與數據打包成標準的TCP/IP數據包,然後通過以太網傳輸到目標存儲設備,當目標存儲設備接收到這些數據包後,再基於iSCSI協議把TCP/IP數據包解壓成硬盤設備命令與數據。

二、部署iSCSI服務 (服務端)

  • 基本過程

    - 1. 基於服務器的穩定性與可用性,使用RAID10 磁盤陣列,提供數據安全性、存取速度
    - 2. 安裝target(d)服務程序與targetcli命令工具 yum install -y targetd targetcli  
    - 3. 重啓target服務,並加入開機啓動項 systemctl restart/enable target
    - 4. 設置防火牆IPtables 或firewall-cmd
    - 5. linux系統下測試iscsi服務
    

1. 基於服務器的穩定性與可用性,使用RAID10 磁盤陣列,提供數據安全性、存取速度

服務端 添加硬盤設備

服務端查看是否成功添加硬盤

爲了數據的安全性和存取速度將硬盤創建成磁盤陣列

2. 安裝target(d)服務程序與targetcli命令工具 yum install -y targetd targetcli

3. 重啓target服務,並加入開機啓動項 systemctl restart/enable target

出現了一個異常狀態,實際重啓targetd服務後,其狀態應該是 Active,但是卻是failed(啓動失敗),但是卻可以正常提供iscsi服務,因此懷疑不是該服務程序提供iscsi服務!

經過確認真正爲iscsi提供服務的程序是 target服務,因此iscsi可以正常爲用戶提供網絡存儲服務

4. 設置防火牆IPtables 或firewall-cmd

5. 配置iscsi服務(服務端)

查看iscsi當前的配置情況

將磁盤陣列加入到共享資源池

創建iscsi共享設備


創建用於驗證的ACL客戶端名稱,創建用於提供iscsi的網卡

iscsi配置文件保存的目錄

三、 linux系統下測試iscsi服務

1.在linux系統的客戶端查看指定遠程服務器共享的iscsi網絡存儲設備

2.在客戶端(linux)下登錄遠程共享服務器

3.在客戶端(linux)通過UUID掛載共享網絡存儲設備

4.在客戶端(linux)下編輯 /etc/fstab 配置文件,自動掛載網絡存儲設備,_netdev,標註此設備爲網絡設備,聯網時自動掛載,避免系統因不能正常掛載,而無法重啓

5.在客戶端(linux)掛載網絡設備前後查看當前系統掛載情況

6.在客戶端(linux)查看掛載點,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四、 windows 下使用iscsi網絡存儲(客戶端)

1.在客戶端(windows)使用iscsi發起程序鏈接遠程的共享存儲設備,設置ACL驗證,需要與服務端創建的ACL保持一致

2. 設置連接的網絡共享設備,通過服務器的IP進行鏈接

3. 通過windows的《管理》–>《磁盤管理》會自動發現服務器共享的網絡存儲設備,該網絡存儲設備在windows下首次使用需要初始化操作

4. 初始化操作完成資源管理器會自動掛載使用這個存儲設備

五、總結iscsi應用

1.在Linux系統中

    a. iscsi服務端服務程序是**target**
    b. iSCSI客戶端程序爲**initiator**
  1. acls參數目錄用於存放能夠訪問iSCSI服務端共享存儲資源的客戶端名稱

  2. portals參數目錄用於定義由服務器的哪個IP地址對外提供共享存儲資源服務。

  3. iSCSI協議使用了TCP協議的3260端口號,這個用於防火牆設置,來允許外部客戶端訪問服務器的iSCSI服務

5.用戶在填寫fstab設備掛載配置文件時,一般會把遠程存儲資源的UUID(而非設備的名稱)填寫到配置文件中。是因爲在Linux系統中,設備名稱是由udev服務進行管理的,而udev服務的設備命名規則是由設備類型及系統識別順序等信息共同組成的。考慮到網絡存儲設備具有識別順序不穩定的特點,所以爲了避免識別順序混亂造成的掛載錯誤問題,故使用UUID進行掛載操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