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問拾得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又問:此外還有什麼處世的祕訣,可以躲避別人惡意的糾纏呢?
拾得就告訴他:我曾經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來,偈子是這樣說的: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它自幹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世人愛榮華,我不爭場面;名利總成空,貪心無足厭。
金銀積如山,難買無常限;古今多少人,那個活幾千。
這個逞英雄,那個做好漢,看看兩發白,年年容顏變,
日月像拋梭,光陰如射箭,不久病來侵,低頭暗嗟嘆,
自想年少時,不把修行辦,得病想回頭,閻王無轉限。
馬上放下手,回頭未爲晚;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辦,
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罵着也不覺,問着如啞漢,
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轉,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面,
幾年兒女債,拋開不再見。好個爭名利,轉眼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勸君即回頭,單把修行幹。
做個大丈夫,一刀截兩段;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
悟得真常理,日月爲鄰伴。” 

-------------------------------------------------------------------------------------------------

唐代豐幹禪師,住在天台山國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傳來小孩啼哭聲音,他尋聲一看,原來是一個稚齡的小孩,衣服雖不整,但相貌奇 偉,問了附近村莊人家,沒有人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豐幹禪師不得已,只好把這男孩帶回國清寺,等待人家來認領。因他是豐幹禪師撿回來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國清寺安住下來,漸漸長大以後,上座就讓他擔任行堂(添飯)的工作。時間久後,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其中一個名叫寒山的貧子,相交最爲莫逆,因爲寒山貧困,拾得就將齋堂裏吃剩的渣滓用一個竹筒裝起來,給寒山揹回去用。

 

有謂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賢二大士化身。台州牧閭丘胤問豐幹禪師,何方有真身菩薩?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禮拜,二人大笑曰:豐幹饒舌,彌陀不。意指豐幹乃彌陀化身,惜世人不識。說後,二人隱身巖中,人不復見。胤遣人錄其二人散題石壁間詩偈,今行於世。
寒山、拾得二大士不爲世事纏縛,灑脫自在,其處世祕訣確實高人一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