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花錢的,就不要花時間

能花錢的,就不要花時間

    轉自:http://zhuanlan.zhihu.com/#/prattle/19691022   作者:陳天    非常感謝博主的心得分享。
    如果要尋找這個星球上最摳門的羣體,那麼一定非程序員們莫屬了。有個笑話是找對象要找程序員:『掙得多,花的少;常加班,死的早』。
    在創業之前,我也是個摳門的主。公司給配筆記本,就絕不自己買。一個N73用三年如果不是丟了就不會買新的。東西永遠是夠用就好,而不管是否在技術上已經落伍;爲了找一款軟件的sn,我可以花上一個小時,不厭其煩地註冊有sn的論壇,攢積分下載,儘管該軟件的正版價也就幾十人民幣。
    值得慶幸的是,這種摳門的勁兒在11年終於得到了改觀。
    11年初我人生第一次自己花錢買了個筆記本,還是個13"的macbook pro。
    11年底我買了自己的第一部iphone,iphone4s。
    12年初我正式爲自己買了http://github.com的micro plan,每月$7。
    12年下半年我買了15"的new macbook pro。
    12年我買了好幾個正版軟件。
...
    在這些不斷購買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了一個道理 —— 程序員的時間很寶貴,只要有能用合理價格買來的用來提高效率的產品和服務,就不要花時間找免費或廉價的替代品。
    我應該早就使用15"的mbp進行軟件開發,而不是使用PC或13"的mbp。
    我應該購買github的服務,而不是自己搭建gitosis。
    我應該購買好的英文圖書的kindle版,而不是苦苦在各大網盤上搜索對應的盜版pdf。
    我應該在wrapbootstrap上購買中意的css模板,而不是自己去從頭設計,或者在google上不斷搜索,以期碰到免費的好模板。
    我甚至應該買digitalocean的vm,而不是在自己的機器上使用vagrant —— 僅僅是爲了更快的apt-get的速度。
但是,至今很多人還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嘗試着將我的這一理論傳播給周圍的人,不少人的反應是:你真有錢!
其實這和有錢沒錢真沒太大關係。這是行爲習慣,是程序員逐漸將自己的時間往高附加值的事情上轉移的必經之路。
什麼是高附加值的事情?因人而異。在我看來,讀讀書,寫寫文章,參加活動和聚會,甚至坐在那思考人生都是比在網上翻來覆去找某個免費資源的價值要高。
    如果花兩百塊錢,你就能買到一套某個軟件的實戰高手錄製的兩個小時的學習視頻,你買不買?自學也沒什麼問題,不過你要多花好幾倍的時間,而且還不一定能達到看視頻所能達到的高度。我估計你還是不會買。因爲你還被桎梏在“互聯網上的內容就該免費”的觀念裏。
    這筆賬要這麼算,假設你自學免費的文檔達到相同的高度需要10小時,那麼這意味着只要你每小時的薪水超過20元,你就應該購買。20元的時薪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一個月收入大概3500元(20 x 8 x 21.5)—— 絕大多是程序員的身價應該是這個的好幾倍。
    如果換個角度看待這筆消費,把它視作對你個人的技能的投資?你願意投麼?
    今天看到我之前的創業小夥伴,現某設計諮詢公司的資深用戶體驗諮詢師,開始出售自己的個人時間,來提供一對一的產品設計和UX指導。我相信對於有需要的人,這是筆超值的買賣。在這裏我祝福他。如果你對此感興趣,可以戳下面的鏈接看看是怎麼回事(已經結束預定啦)。
    另附我個人的一些思考
    隨着生活中每天要處理的瑣事的增多,自己逐漸開始明白了一些道理,如同博主所言,我意識到許多經典書籍必須要去買着讀,因爲讀幾百頁厚的電子書實在是太費時間了。打個比方:以閱讀20頁的技術內容爲例,若閱讀電子書PDF版,我可能需要花上3個小時,但閱讀紙質版本,我可能只需要1個小時,那麼,節省下來的這兩個小時,我可以去鍛鍊身體,因爲程序員(雖然我還只是個菜鳥)每天坐的時間較長,鍛鍊是非常有必要的;我還可以去廚房提高一下自己的廚藝,聽聽音樂。一本厚一點的技術書可能需要好幾十元,但它可以幫助我節約很多時間,這些時間產生的價值有可能遠遠高於這幾十元的書錢。
   教育,買書,是個性價比較高的投資,不要吝嗇於買書。當週圍的人說你買這麼多書真有錢時,你無需較真,聽過也就罷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