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預測

我國電子商務應用現狀的基本估計

1.我國電子商務尚處初級階段或初步應用階段。

2.我國電子商務應用尚處初級水平,大部分電子商務是非支付型電子商務,即網上營銷,網下支付;小部分是支付型電子商務,即網上營銷,網上支付。已開展協同電子商務的企業還僅僅是少數的大型企業集團。

3.我國有1000多萬個企業,上網企業所佔比例不大,開展網絡營銷、網上採購的主要是大中型企業,大部分中小企業尚未上網開展電子商務,企業信息化水平較低,企業尚未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主力軍作用。

4.我國大部分電子商務網站功能較爲單一,大部分是搞電子市場商情,在網上發佈廣告、電子目錄,進行網上電子查詢、網上互通商品信息;小部分搞電子交易,在網上進行商務洽談,簽訂購貨合同,交換文本及單證,進行交易;能完成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的較少。

5.由於我國行業、地區發展不平衡,東南沿海與中西部地區有很大差別,目前傳統產業部分行業及東南沿海大城市已開展電子商務,部分行業及中西部地區廣大城鄉尚未開展電子商務,但很有可能後來居上。

6.國民經濟信息化基礎薄弱,商業自動化水平低,傳統商業與電子商務這種現代商業將長期並存,傳統商場與網上商城將長期並存,必須採取多樣化、多層次、多模式的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電子商務的戰略。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國家發展電子商務還缺乏明確有力的技術經濟政策。國家還缺乏發展電子商務的專項規劃,國家發展電子商務的還缺乏明確有力的技術經濟政策。《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要積極貫徹落實,要加快制定電子商務專項規劃和明確有力的技術經濟政策。

2.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電子商務標準、規範嚴重滯後,急需加強。現有的行政法規不適應電子商務發展之處未得到及時修訂,研究制定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法規較滯緩,目前依然缺乏電子交易法、網上知識產權保護、隱私保護法、網上信息管制等多個法律法規,對網絡犯罪的定罪和處罰尚缺少實施細則。

技術標準的總體技術水平不高,市場適用性較差,在涉及應用平臺標準、數據交換標準和安全標準等方面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並影響了我國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和協同商務技術的應用。安全基礎設施(PKI)標準不統一,運營不規範。

3.計算機應用水平低,上網企業與上網家庭數量還較少,信息技術在企業與家庭中的應用不夠普及。儘管到2004年12月底我國網民已經達到9400萬,但從佔總人口的比例看依然偏低,只佔總人口的7.2%,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東部的大中城市。國外發達國家網民佔總人口的比例較高,瑞典高達67%,瑞士爲60%,德國爲49%。

我國企業信息化水平較低,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所佔比例不足20%,在15000家左右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大約只有10%左右的企業基本上實現了較高水平的企業信息化;大約有70%左右的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化手段或着手向實現中級企業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大約有20%的企業只有少量的計算機,但除了用於財務管理、打字外,很少有其他應用;在中小企業中,約有20%的企業尚未開展企業信息化。相比之下,美國有60%的小企業、80%的中型企業、90%以上的大企業已藉助互聯網廣泛開展商務活動。

4.電子商務的發展所需要的市場經濟環境、運行環境尚不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商業信用體系不健全,系統和資源共享的商業信用體系(包括個人信用和企業信用)還沒有建立起來,商業信用意識欠缺,電子商務發展缺乏良好的信用環境、規範和順暢的交易秩序作爲保障。運行環境尚不完善,網絡帶寬、反應速度尚不能滿足要求,電子支付手段尚不完備,物流配送體系尚不沒能配套。電子商務的大量物流活動仍主要依靠企業儲運組織的自我服務來完成,依靠第三方物流承擔物流業務的企業爲數不多,而且,信息共享程度較低,適合電子商務發展的社會化、專業化、現代化

注1:文中百分比爲實現不同水平電子商務的企業在行業(地區)的企業總數中的比例。

注2:電子商務按應用水平及商務與電子的融合程度可分爲以下三個層次。

a.初級電子商務。商務初級電子化、網絡化,初步開展電子商務,主要實現信息流的網絡化,即進行網上發佈產品信息,網上籤約洽談,網上營銷,網上收集客戶信息,實現網絡營銷等非支付型電予商務,實現初級經營服務信息化。

b.中級電子商務。商務中級電子化、網絡化,實現信息流與資金流的網絡化即實現網上交易、網上支付,實現支付型電子商務,以供應鏈管理與客戶管理爲基礎,實現中級經營服務信息化。

c.高級電子商務。商務高級電子化、網絡化、智能化,開展協同電子商務,全面實現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等三流的網絡化。實現支付型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網_k4T貨與企業內部ERP結合,及時精良生產,實現零庫存。從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產品交貨、物流配送、財務處理甚至是最後的成效評估等,都通過電子集市使交易各方能夠同步作業。物流體系還沒有形成。

5.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支持能力低。國產化軟硬件產品技術水平與市場佔有率低,重大電子商務應用工程、應用系統所用的軟硬件產品主要依靠國外公司,系統集成和信息服務水平有待提高。計算機應用有關標準、規範既缺乏又不統一,亟需加強。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標準比較滯後,投入明顯不足。

6.管理體制、機制、管理理念與組織機構尚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部分領導對電子商務應用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企業採用電子商務等高新技術尚缺少內在的動力、人力、財力與物力。基礎工作薄弱,信息技術人才特別是既懂信息技術又懂行業務技術的複合型人才更爲缺少,廣大職工信息意識、人文素質與信息技術應用知識有待提高。

“十一五”電子商務發展預測

“十一五”期間,我國信息化建設將加速發展,我國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水平將上一個新臺階。

1.各類電子商務(B2B,B2G,B2C,G2C,C2C)將在國民經濟主要部門如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運輸業、金融、保險、證券業及信息服務業全面發展,以網絡營銷爲重點的電子商務將基本普及,網上支付隨環境條件的改善而逐步發展,201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與2005年相比,將翻兩番。

2.主要行業企業電子商務有很大發展。“十一五”期間,企業信息化將有很大發展,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有顯著成效,全國27個省市、46個重點城市和近2000家企業開展製造業信息化試點示範工程基本完成。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製造、過程控制、供應鏈管理及電子商務在各類企業中進一步普及,大中型企業大部分實現初級電子商務,部分大型骨幹企業實現中級電子商務;小部分企業培養成高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大部分中小企業推廣單項信息技術,部分中小型骨幹企業分期實現初級電子商務,建立若干個中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爲今後推廣積累經驗。

3.地區、城市、社區電子商務會加速發展。“十一五”期間,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電子商務試點經驗將進一步推廣,將建成若干信息化示範省市、地區、社區及鄉鎮,2010年全國各地區、中小城市電子商務將會快速發展。“金”字系列重點應用工程與“數字奧運”會勝利完成,社會公用事業、公共服務等公共領域信息化步伐加快。社區服務等公共領域將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爲人民羣衆的衣食住行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服務。

信息技術進入家庭,智能建築逐步推廣,電話、手機、信息家電、家用電腦進一步普及,信息技術大量進入家庭及個人生活將推動家庭信息化的發展。2005年,全國家庭電腦普及率將達到8-10%,城市家庭電腦普及率達到15-20%,全國家庭電話、手機的普及率達18-20%;2010年,全國家庭電腦普及率將達16-20%,城市家庭電腦普及率達40-50%,居家辦公將逐步普及,家庭信息化的發展將大大提高生活質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