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近2年來“互聯網思維”、“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小白用戶”等時髦詞彙的些思考

平時喜歡關注科技新聞,所以會在經常科技欄目裏看到關於什麼“互聯網思維”,“物聯網”,“小白用戶”,”雲計算“等等這些熱詞的文章。但是個人覺得很多文章是過度解讀,在給讀者相應的一些正面信息的同時,感覺更多的是給很多讀者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下面談談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互聯網思維

  過度解讀的典型,弄得過渡的神祕。自從近些年互聯網通過自身強大的力量對傳統行業造成了巨大影響後,尤其電商更是炒的沸沸揚揚。然後通過幾年便成長期了的小米公司更是達到了市值100億美元,更是讓很多傳統行業者大跌眼鏡,“互聯網思維”這個詞也就不知不覺經常被誰推到了科技新聞欄中。然後對互聯網不是很熟悉的人,因爲大家知道,或許很多傳統行業的人以前可能不怎麼太關心互聯網絡上面的事情,然後當互聯網已經開始衝擊自身行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對互聯網上那麼的不熟。例如,很多人甚至沒有玩過QQ,微博微信,貼吧之類的互聯網產品,而且這些東西更像是80,90後的代名詞。甚至生活中年輕人經常嘴裏面冒出來的一句話,一個詞都是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或者笑點。其實說到底,是由於很多傳統行業人,或者老一輩人他們沒有去擁抱這個時代。當“互聯網思維”這個詞進入到很多傳統行業人的腦海中去的時候,經常會把這個弄的神乎其神,好像“互聯網思維”有多麼的難,多麼的高大上,而且還經常被各種編者來各種過度解讀。“互聯網思維”無非就是利用互聯網“快速,強大的傳播力”等特點,何必搞的那麼故弄玄虛。

  物聯網

  在一家物聯網創業公司工作了一年多,也是有些體會。物聯網其實屬於互聯網的一部分,其主思想應該是智能化,自動化。例如現在流行的是醫療,智能家居等。由於物聯網這個新興概念以及更加先進的傳感設備的出現,讓很多人看到了新的創業機遇,很多從事傳統行業的人也是由於互聯網的浪潮所吸引,參與到了物聯網行業。關鍵是很多從傳統行業轉換過來的創業者並沒有理解互聯網,和物聯網,經常做着做着就跑偏了。例如把物聯網產品做成了互聯網產品,本來是互聯網與硬件的緊密結合,最好搞成了什麼電子商務,即時通訊的產品。而且部分創業者老是想把什麼農業,家居,方方面面都做,導致最後什麼都做不好。大家都知道如今物聯網本來就是新興的東西,產品體驗一旦差,根本就做不起來。所以入行請慎重,做產品要專一。

  小白用戶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聽到這個詞很蛋疼。什麼叫小白用戶?沒上過網的?或者不會上網的?還是會上網玩QQ的?個人覺得目前互聯網上的產品,用戶體驗一是對歷史產品設計的一種繼承,另一種就是對人類行爲分析後的創新設計。不管你是什麼用戶,在我們進行產品設計的時候,無非就是沿襲目前互聯網一貫的用戶體驗設計,要麼就是進行創新新的設計,前者學習成本較低,後者學習成本較高而已,但是爲了得到更好的體驗,學習是必要的。至於那些沒上過網的用戶,就是非互聯網用戶,更談不上小白用戶。每當老闆拿這個詞來形容一些非互聯網用戶的時候,我就想吵架!例如之前做物聯網產品的時候,老闆把我們做的產品給一些就不上網的普通百姓看,本來物聯網就是一個新興的概率,那些連互聯網都不瞭解,甚至連QQ都沒有的用戶,基本上看不懂我們的產品。目前我們設計產品的思路是深受互聯網產品的影響的,所以一旦很多用戶連互聯網產品都不怎麼用情況下,一些超前的東西你必須使用某些引導手段才行。所以請不要瞎定義小白用戶,然後拿這個詞說事兒~

  雲計算 大數據

  近2年也是非常時髦的2個詞,雖說的確是進入了大數據,雲服務時代,但是這東西不是說拿來撐門面的,不是時髦的什麼名牌。我發現很多小公司,還沒用戶就開始什麼大數據,產品沒出來老闆就在外面大談什麼雲服務,雲計算。雲計算和大數據其實是增強互聯網產品的使用體驗的有效技術手段,不是拿來顯前衛,忽悠領導的時髦。建議做產品的還是腳踏實地,真正該採用什麼手段的時候就採用。

  結語

  由於互聯網給我們生活的影響,給傳統行業的衝擊,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都想在互聯網上分得一杯美羹,做房地產的,食品,醫療等等的,都在做自己的電商平臺啊什麼的。預感這2年是互聯網的一波小高潮。對於我們程序員來說,嘿嘿,應該是很happy的。但是轉行需謹慎啊,不懂互聯網,很容易被技術團隊坑的~

 (以上純屬個人閒來時的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