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室裏面別人說的話,感覺入理!學習之

1.
我曾一度想,究竟怎樣才能設計出一個與衆不同的產品?
界面再漂亮點?交互再便利點?功能再強大點?我總陷入這樣的矛盾,但又無從下手。
直到偶爾聽說某公司一產品總監,寫過超過1500款客戶端的使用分析,我突然釋然了。
不用糾結太多,只需悉心研究。


2.
工作這些年,收穫並非是出過哪些產品,而是當面對一個新產品時,能在腦中快速形成其執行方案。
互聯網產品大多相通,經驗也正體現於此,但又要努力控制不被經驗所限,畢竟,經驗往往會制約靈感和創造力。


3.
雖在無線互聯網行業摸爬5年,但這的確是我第一次做客戶端產品。
我曾對朋友說“網易應用”是我設計的第一個客戶端,但他們不信,可事實又的確如此。


4.
懂行的兄弟們都知道,國內產品崗位毫無門檻。經常有編輯或運營朋友告訴我,他轉行做產品了。
我也一度跟獵頭調侃,有那麼多做產品的兄弟,隨便找誰都行,請不要再給我打電話了。
之所以無門檻,是因爲無論是誰,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再加上同類產品衆多,隨便挑幾個,找個PRD模版一套,就算是產品方案了。


5.
我雖然知道這個規則,也是這麼走過來的,但我慶幸的是,大學至今,我一直保持着對產品的興趣和熱情。
我親眼看過新浪把我設計的“夢幻NBA”原封不動抄過去,也親耳聽到他人調侃“網易應用”客戶端其實和App Store沒什麼差別。
無論好還是壞,但我從未因爲他人的質疑而停止前進。


6.
某天我給幾個兄弟說,咱們必須得找出和同行的差異,否則就可能被替代。
但這個差異的確難找,我只覺得在這個現狀下,誰對產品思考得深入,誰能把細節挖掘得再透徹點,那就算一個小規模勝利。


需要天賦嗎?需要。但我認爲這更多表現在性格上,必須得能容忍自己推翻自己,跳出來看待自己的作品。
他人若有異議,在當面反駁之餘,定要在背後認真思考是否有可取之處,不能固步自封。


這個行業裏的創新大多是微創新,說白了就是在別人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如果改進得當,那就是一個大規模勝利。


7.
我從網易離職已滿1個月,之前雖說負責一段網易應用項目,但時間太短,仍算拾人牙慧。
唯有對網易應用iPhone客戶端,至今仍難割捨,畢竟現在的版本,每一個細節,都曾經過我反覆推敲。


設計的整個過程,參考了上百款同類應用,經歷過無數次自我否定,激動過,迷茫過,失望過。
現在細想,依然有種種問題,但總體仍算滿意。


8.
總想寫一個博客,把網易應用客戶端的歷程記錄下來,並分享期間感受,但一直慵懶。


趁着現在很多還沒有忘記,姑且寫一點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