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者的基本要求

軟件開發者和測試者對軟件測試往往有着完全不同的立場。前者希望測試成爲表明軟件產品中不存在錯誤的過程,驗證該軟件已正確的實現了用戶的需求,確立人們對軟件質量的信心;後者則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希望通過軟件測試暴露軟件中隱藏的錯誤和缺陷,以考慮最終用戶是否可以接受該產品。

因此,在軟件測試過程中,測試者務必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測試者不可以是開發者本人,也就是說開發者不應參與設計和執行測試。開發者的測試往往是用來證明軟件的正確性的,違背了軟件測試的目標。

 

2.要始終相信bug一定存在。使開發者跟你承諾提交的是一個完美的版本,不會有任何問題。因爲,現實中的完美是不存在的,同樣完美的軟件也不存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因爲開發者的話語而放鬆對bug的警惕。

 

3. 在時間和精力允許的情況下,任何時候不要停止測試。不要在發現了很多bug以後很有成就感,覺得不會再有其他bug出現了,就停止測試,這個時候更應該分析bug出現的規律,總結自己的測試結果,更進一步的去發現更深層次的bug。

 

4. 一定要細心覈對所有項目,不要認爲類似的情況可以忽略測試。比如:兩個非常相似的網頁,甚至底層的code可能是一個文件,就認爲一個通過測試,另一個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爲,bug的出現有很多確定和不確定因素,只有真正確認過,纔可以畫押。

 

5.始終從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有“我覺得這樣挺好的”的思想,因爲最終需要用戶確認纔算通過,用戶的喜好、操作習慣、企業文化等等決定了最終的需求,我們必須按照需求來測試。

 

6.測試者要有耐心,善於和開發者溝通。於開發者和測試者對測試有着不同的態度,在很多問題上可能難以達成一致,尤其是測試者提出的某些缺陷要開發者來 fix,而開發者不認爲這是缺陷的時候,對測試者的溝通交流技巧有較高的要求。首先,測試者要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缺陷的確存在,這些證據包括:重現步驟、環境變量的配置、嚴重性和優先級的分析、log信息、屏幕截圖、與需求對比不一致信息...另外,要理解開發者的心理,對他們的給與肯定,不要否認軟件做的好的地方,跟開發者打心理戰,注意溝通用詞,要有耐心。工作

測試者一定要牢記:測試的目標是想以最少的時間和人力找出軟件中潛在的各種錯誤和缺陷。

如果成功地實施了測試,就能夠發現軟件中的錯誤。測試的附帶收穫是,它能夠證明軟件的功能和性能與需求說明相符。此外,實施測試收集到的測試結果數據爲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依據。

轉自:http://www.51testing.com/?uid-236527-action-viewspace-itemid-132936#xspace-itemfor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