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P

OOP: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所謂“對象”在顯式支持面向對象的語言中,一般是指類在內存中裝載的實例,具有相關的成員變量和成員函數(也稱爲:方法)。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完全不同於傳統的面向過程程序設計,它大大地降低了軟件開發的難度,使編程就像搭積木一樣簡單,是當今電腦編程的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

OOP達到了軟件工程的三個主要目標:重用性、靈活性和擴展性。

 

以下是面向對象的幾大特徵:

1.繼承:繼承是從已有類得到繼承信息創建新類的過程。

2.封裝:通常認爲封裝是把數據和操作數據的方法綁定起來,對數據的訪問只能通過已定義的接口。我們編寫一個類就是對數據和數據操作的封裝;我們在類中編寫的方法就是對實現細節的一種封裝。可以說,封裝就是隱藏一切可隱藏的東西,只向外界提供最簡單的編程接口。

3.多態性:多態性是指允許不同子類型的對象對同一消息作出不同的響應。簡單的說就是對同樣的對象引用調用同樣的方法但是做了不同的事情。多態性分爲編譯時的多態性和運行時的多態性。方法重載(overload)實現的是編譯時的多態性(也稱爲前綁定),而方法重寫(override)實現的是運行時的多態性(也稱爲後綁定)。運行時的多態是面向對象最精髓的東西,要實現多態需要做兩件事:方法重寫和對象造型(用父類型引用引用子類型對象,這樣同樣的引用調用同樣的方法就會根據子類對象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行爲)。

4.抽象:抽象是將對象的共同特性總結出來構造類的過程,包括數據抽象和行爲抽象兩方面。抽象只關注對象有哪些屬性和行爲,並不關注這些行爲的細節是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