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磁盤分區知識

磁盤的分區方式選擇:選擇5,自定義分區next

(1)use all space :刪除當前磁盤內的所有分區,包括其他系統創建的分區。

(2)replace existing linux system(s): 刪除當前磁盤內的所有的linux分區,而不刪除其他系統創建的分區,這是默認的選項

(3)shrink current system:利用(擠壓)分區上存在的所有的空閒空間,創建系統默認的分區佈局

(4)use free space:使用未使用的分區空間

(5)create custom layout:自定義分區方式


1、linux系統磁盤分區知識:

(1)磁盤在使用前一般要先分區

(2)磁盤分區有主分區、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之分。一塊磁盤最多可以有4個主分區,其中一個主分區的位置可以用一個擴展分區替換,在這個擴展分區內可以劃分多個邏輯分區。

(3)如果規劃的分區數量超過4個,則分區組合爲3primary+1extend 或2p+2le 或1p+1e

(3)擴展分區最多只能有一個,擴展分區不能直接用,必須在擴展分區的基礎上,劃分邏輯分區,然後格式化(創建系統文件)之後才能存數據或裝系統。

eg:

5個分區

1p+1e(4L) :p1 l5 l6 l7 l8

2p+1e(3L) l5 l6 l7

3p+1e(2L)l5 l6

4p+1e(x):錯誤,p+e<=4

單純的4p可以分配,但就題目而言,不符合要求,要求是5分區

2、磁盤的命名:字母編號代表盤,數字編號代表分區

分區的編號1-4只能給p+e。l的編號只能從5開始

在linux系統中,磁盤設備一般存儲在/dev目錄中,不同的設備對應的設備名稱如下:

(1)系統的第一快IDE接口的硬盤稱爲 /dev/hda

(2)系統的第二塊IDE接口的硬盤稱爲 /dev/hdb

(3)系統的第一塊SCSI接口的硬盤稱爲 /dev/sda

(3)系統的第二塊SCSI接口的硬盤稱爲 /dev/sdb

使用數字編號,表示不同的分區:SCSI/SAS/SATA/SSD在linux中名稱一樣

(1)系統的第一塊IDE接口的硬盤的第1個分區稱爲 /dev/hda1

(2)系統的第一塊IDE接口的硬盤的第5個分區稱爲 /dev/hda5

(3)系統的第二塊SCSI接口的硬盤第1個分區稱爲 /dev/sdb1

(4)系統的第二塊SCSI接口的硬盤第5個分區稱爲 /dev/sdb5

3、linux 分區要求

/ 根分區:用來存放系統文件及程序,其大小至少在5GB以上

swap分區:(交換分區),它的作用相當於

windows裏的虛擬內存,swap分區的大小一般爲物理內存容量的1.5倍,系統物理內存大於8GB時,swap分區配置8-16GB即可,太大無用,浪費磁盤空間,swap分區的配置不是必須的,但是大多數情況還是設置比較好,個別企業的數據庫應用場景不分swap

當系統使用了swap時,說明系統已經慢了(系統性能下降),萬一內存不夠用,沒有swap分區就當機了。

/boot:引導分區,用於存放系統的引導文件,如linux內核等。所有文件的總大小一般只有幾十MB,並且以後也不會增大太多。若不設置,就會放到根目錄下

分區可以設置爲100-200MB,這個分區也不是必須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