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CE編譯過程的四個階段

在WinCE系統中,當我們完成了相關的開發和系統定製工作以後,會編譯WinCE系統,最後生成NK.bin和NK.nb0。我下面介紹一下WinCE系統的編譯過程,大致分爲4個階段:編譯階段(Compile phase),系統產生階段(Sysgen phase),文件拷貝階段(Release copy phase)和生成映像階段(Make Run-time image phase)。

整個編譯都是通過調用Blddemo.bat來實現的,實際上也是這樣,WinCE編譯就是用Blddemo.bat,只不過後面可以跟不同的參數。編譯階段和系統產生階段由Cebuild.bat完成,文件拷貝階段由Buildrel.bat完成,最後的生成映像階段由Makeimg.exe完成。下面介紹一下各個階段。

1. 編譯階段(Compile phase)

WinCE編譯過程的編譯階段指對WinCE路徑下的Private和Public目錄進行編譯,將裏面的源代碼編譯成庫文件等,這個過程可能會花費幾個小時。除非改動了Private或Public目錄下的源碼,否則是不需要編譯的。一般我們編譯自己的工程的時候,不需要這個步驟。

2. 系統產生階段(Sysgen phase)

在這個過程中,系統會根據你在PB中Catalog中的選項,刪除和設置相應的SYSGEN環境變量,鏈接相應的靜態庫,過濾頭文件,爲SDK創建所需的導入庫,同時還會爲WinCE系統創建一些配置文件。最後會編譯當前的BSP和應用程序。

3. 文件拷貝階段(Release Copy phase)

在WinCE編譯過程中,拷貝所有所需的文件到工程的release目錄下面,主要是前面系統產生階段所產生的所有文件。

4. 生成映像階段(Make run-time image phase)

該過程首先調用cenlscmp.exe根據國際語系與地區設定生成wince.nls文件。然後調用Fmerge.exe合併一些配置文件,合併所有bib文件爲ce.bib,合併所有的reg文件爲Reginit.ini,合併所有的dat文件爲Initobj.dat,合併所有的db文件爲Initdb.ini。之後調用Regcomp.exe壓縮reginit.ini爲default.fdf。根據LOCAL環境變量的設置調用Res2exe.exe更新所有的dll,exe和cpl文件中的資源文件,主要是更新其中的語言部分。再調用Txt2ucde.exe轉換所有ASCII碼字符串爲UNICODE。最後調用Romimage.exe合併所有文件爲NK.bin。

在整個編譯過程中有時會遇到編譯錯誤,這個可以通過察看Build.log,Build.err和Build.wrn文件來分析問題,這三個文件應該是位於”"WINCE600”目錄下面。編譯錯誤可能在不同的編譯階段產生,我們也可以根據這一點來分析問題。

一般在系統產生階段(Sysgen phase)出現錯誤很可能是由於丟失組件或文件造成的,這時候Build.log會提供更多信息幫助分析問題。在這個階段產生錯誤,很可能是由於在當前工程中添加或者刪除WinCE組件造成的,其中有些組件的更改是需要進行”clean sysgen”的,而不能只使用”sysgen”命令。所以我的建議是每次添加或刪除組件都做”clean sysgen”。

如上面介紹系統產生階段(Sysgen phase)也會編譯BSP和部分應用。所以如果錯誤出現在系統產生階段的編譯過程中,一般一種可能就是你的代碼有語法錯誤,當然這種錯誤很好查。還有一種可能出現的錯誤是連接錯誤,有可能是丟失了lib庫文件或者鏈接錯了庫文件,也有可能是調用了錯誤的API函數,還有就是設置了錯誤的環境變量,這些查起來相對困難一點。

如果錯誤產生在文件拷貝階段(Release copy phase),一種常見的問題就是和硬盤驅動器有關,檢查一下release目錄所在磁盤的磁盤空間。

如果問題出現在生成映像階段(Make run-time image phase),根據編譯的輸出窗口的輸出信息判斷問題出在哪個子階段。一種可能是你的bib文件或者reg文件中存在語法錯誤導致合併文件時出錯,還有就是注意你的image的大小是否超過了config.bib文件中的設定,還有就是可能丟失了某個或者某些文件,這些丟失的文件很可能是由於在前面的編譯過程中出現錯誤導致的。

當然,在WinCE的編譯過程中也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奇怪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由於沒有正確的安裝WinCE造成的,比如在安裝WinCE的時候,路徑中不要有中文或者空格或者其他比較奇怪的字符。補丁要按照順序來打,要不也可能會出現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