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WPS與微軟Office20年之爭

“微軟黑屏”引發信息安全恐慌,金山與微軟20年之爭浮上水面。他們之間看似“冤家”的微妙關係,反映了中國脆弱的民族軟件產業在“與狼共舞”的特定歷史背景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跋涉之路。

“微軟黑屏”引發信息安全恐慌症,金山與微軟20年之爭浮上水面

——一場旨在打擊盜版的“微軟黑屏”行動,將人們潛意識中的信息安全隱患驟然間變成了現實;“黑屏”嚇人,“鎖屏”更嚇人,信息被盜還不嚇死人?

“金山真可笑,竟然將它的WPS與微軟的Office 相提並論,還說自己技術比對方更先進。微軟Office進入中國都十幾年了,WPS才幾年啊!”

“你真是黃口小兒,無知無畏。WPS都有20年曆史了,當年WPS曾一統國內辦公自動化市場,而微軟不過是個後來者。”

以上“對話”是記者近日在網上看到的關於金山WPS與微軟Office之間討論的若干個網友留言中的其中兩個。這兩條留言可以說真實、形象地反映了消費者對於目前國內最流行的兩個辦公軟件的印象和認知;而第一個網友的留言可能更具代表性。

與此同時,國內軟件界的元老之一——江民殺毒軟件創始人王江民11月12日在參加軟件業一高峯論壇時公開表示:“金山與微軟已經‘鬥’了20年了”。

此言一出,外行人倍感驚奇;而比這更令人驚奇的是,兩大品牌之間的“20年之爭”幾乎已是國內軟件業、甚至是全球軟件界早已公開的祕密。

金山與微軟,忽然間成了熱門話題——“信息安全”的兩個主角。

一切源自“微軟黑屏”。當2008年10月15日,微軟爲了打擊盜版而決定對微軟Office的盜版用戶電腦“每小時黑屏一次”的消息傳出,信息安全恐慌症隨之引爆:對於盜版,微軟都能黑屏,那對正版,微軟莫不更是手到擒來?個人信息是小事,國家經濟信息、軍事祕密等莫非也會被偷窺、甚至被盜取

王江民在同一活動中還不解地說:“微軟黑屏爲何現在已經沒人再提了?莫非這一行爲屬於合法行爲?”他還調侃說:“如果真是這樣,我建議金山對WPS盜版用戶也來一次黑屏。今天你‘黑’一下,明天我‘黑’一下,可想而知中國的電腦用戶和信息安全將成何體統!”

疑問和擔心像打開閘門的洪水。莫非是我們對信息安全太敏感了?

“正好相反,中國人對信息安全一直就是最淡漠的。”某軟件業人士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說,“你看看那些著名的海外媒體,他們幾乎每週都有一篇關於信息安全的新聞報道,而且很多都是針對中國的,如中國黑客襲擊了五角大樓、盜取了哪國軍事機密,諸如此類。事實上,中國纔是信息安全的最大受害者。”

國內知名軟件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則明確表示,“打擊盜版沒錯,我們也提倡使用正版,但面對跨國公司借壟斷而掠奪性的定價,借壟斷而控制用戶機器,我們有權說‘不’。”

對於倪光南如此鮮明的立場和觀點,記者在採訪中也聽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不少人認爲他過於偏激,過於強調信息安全化的“民族主義”;但更多的人,特別一些業內人士則表示了欽佩:“現在國內像倪光南這樣敢講真話的專家越來越少了,甚至有一些所謂的專家都被外國公司買通了,爲了一點私利而不顧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睜眼說瞎話,編造有利於外國人的言論,以此影響和左右國家政策的制訂。”

當然,對於如何保證個人和國家的信息安全,有人也給出了最直接、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使用國產辦公軟件。但隨後的問題又來了——國產辦公軟件技術水平夠嗎?技術和安全能否同時得到保障?

於是,國產辦公軟件的代表——金山WPS似乎作爲一件“老古董”重新回到中國人的視野:WPS,從1996年之前在國內超過90%的市場佔有率,到此後幾乎一夜之間銷聲匿跡;從自創技術標準“作老大”,到“自廢武功”推倒重來向對手標準看齊,這中間有着怎樣的內幕?作爲民族軟件旗艦的金山WPS與全球軟件巨頭微軟Office之間又有着怎樣的糾葛?爲何金山前總裁雷軍談及當年與微軟的“一紙協議”時,大呼“我們上了微軟的當”?

當然,人們更想知道的是:信息安全大辯論是否讓WPS等來了翻身的歷史性契機?求伯君和他的金山能否在商場上藉機反敗爲勝,以報十幾年來所忍受的窩囊氣?

微軟與金山之間看似“冤家”的微妙關係,不僅真實反映了改革開放30年來,剛剛起步的中國民族企業面對“從天而降”的跨國巨頭所遭遇的尷尬處境,也反映了中國脆弱的民族軟件產業在“與狼共舞”的特定歷史背景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跋涉之路。

WPS曾經陽光燦爛的日子

——1988年到 1996年之間,“WPS就是電腦的代名詞”,WPS在國內辦公軟件的市場份額曾高達90%以上。

“如果把WPS比作一個人,再沒有比他更復雜的人生了!”金山軟件有限公司(簡稱“金山”)的人最喜歡用這句話向外人描述WPS。

兩個產品之間的“爭”,常常體現爲兩個公司之間的“鬥”。金山將一個叫做WPS的產品作了20年,而將金山與微軟始終糾葛在一起的也正是這個WPS產品。

“因爲WPS,才讓微軟在中國乃至世界辦公軟件市場不敢掉以輕心;因爲WPS,讓全世界瞭解到在中國還有一家公司能夠和微軟抗衡。”國內軟件界人士評價說。

WPS,1988年誕生自一個叫求伯君的24歲年輕人之手。而這個產品也成就了這個年輕人,不僅使他成爲國內軟件業的元老級人物,還令他以此爲基礎揚名立萬、發家致富。

“求伯君用一臺386電腦撰寫了WPS1.0,當時他的肝病發作三次。”金山的資深員工透露當年的程序設計員求伯君如此清貧、勤奮和辛苦。所以,當後來的老闆求伯君從1998年起開始學習飛機駕駛等奢侈級的業餘愛好,並在將金山經營管理大權交給雷軍之後開始自己長達近10年的“玩樂年華”時,金山的上上下下幾乎都認爲“應該的,應該的”。

“1989年,求伯君研發的10萬行代碼的WPS面世,市場佔有率一度超過90%。”金山市場部人士回憶說,“而當時既沒有廣告,也沒有什麼評獎。”

隨着WPS風靡全國,求伯君和WPS一夜成名。“當年在中國,WPS幾乎就是電腦的代名詞,橫掃中國辦公軟件市場。”回憶起昔日輝煌,金山相關人士不禁感慨,“1992年到1994年,金山和WPS如日中天。”

據介紹,當年每套WPS的批發價是2200元,年銷售量爲3萬多套,年銷售額超過6600萬元。這對於當時的個人創業型企業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當時的求伯君和金山成了很多有志青年的楷模和目標。如金山前總裁雷軍就透露說,1992年之所以加盟金山,就是因爲“求伯君是當時程序員的偶像”,自己想成爲“求伯君第二”。他當年親手寫的金山招聘廣告詞就是“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現在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屬於中國第一代電腦辦公自動化用戶。他們都清楚地記得,上世紀90年代前後,國內最流行的新事物之一就是“電腦學習班”。幾乎每一個接觸電腦的人都必須先學這幾樣東西:DOS命令、文字處理WPS、王碼五筆、Windows 3.X等,大街小巷的打字社,基本都用WPS排版,高等學府的電腦課程講授的是WPS,書店裏的電腦類書架上也是形形色色的WPS使用手冊和指南。

“當年人們印象中的電腦辦公自動化,就是WPS+五筆字型。”身爲第一代電腦使用者的一位政府官員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回憶說。

但是對於爲何後來不用、何時開始不用等問題,該人士一臉茫然:“是啊,爲何後來就不用了呢,是不是WPS沒有了?還是技術落後了?只記得後來大家都開始用微軟Office了。”

微軟“入侵”,WPS幾乎一夜之間銷聲匿跡

——1996年,初到中國的微軟主動找到金山,雙方簽署了一份後來被雷軍認爲是“我們上了微軟的當”的“一紙協議”,結果是,WPS的用戶“潛移默化”地轉到了微軟門下。

1996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對於金山,這是悲傷的一年,WPS告別了陽光燦爛的日子,與微軟的競爭“輸得一塌糊塗”;對於微軟,則是“拿下”中國市場的標誌性年份。也是在這一年,雙方真正結下“樑子”。

當時的大背景是,上世紀90年代初,隨着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中國軟件市場也急劇加大。龐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諸多跨國軟件企業紛至沓來。

微軟和比爾·蓋茨的到來,對於金山和求伯君來說,無異於“狼來了”。公開資料顯示,創建於1975年的微軟,在1996年時的狀況是:員工人數已經從最初的40多名發展到1.6萬名,資產近200億美元,其營業額可同擁有30萬名員工的IBM相媲美。

據金山內部人士介紹,微軟一進入中國就盯上了金山。例如,1994年最初進入中國時,曾有微軟高管找到金山的創始人和最早的投資人——香港商人張旋龍,遊說要收購金山,但頗有商業眼光的張旋龍思前想後最終沒有賣;1995年初,微軟開價年薪70萬人民幣向求伯君拋出繡球,想將這個“中國程序第一人”納入帳下等等。

1996年,微軟終於主動上門找上金山。

“當時微軟找金山的目的很明確、也很簡單。”當年參與雙方面談的金山“老人”介紹說,“就是希望金山將WPS格式與微軟共享。”

這個看似簡單的“希望”意味着什麼?微軟的這個要求金山該不該答應?金山如果當初沒答應,今天的中國軟件業是否就是另一種景象?

金山相關人士給記者提供了關於這些疑問的一個定性式的答案:“正是這個看似簡單的希望和要求,讓微軟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搶佔了中國市場,令WPS幾乎一夜之間銷聲匿跡,還差點把金山置於倒閉的困境。”

“國內軟件界元老倪光南先生曾有一句至理名言——軟件市場具有天然的壟斷性。1994年的WPS如日中天,幾乎壟斷了國內電腦辦公自動化市場。所以,微軟進入中國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將WPS的老用戶轉移到Word平臺上來。”該人士繼續介紹說。

於是,微軟主動向金山拋出了橄欖枝,希望與金山WPS在文檔格式上兼容。然後,雙方簽署了一份協議——雙方都通過自己軟件的中間層RTF格式來互相讀取對方的文件。

“當時金山並沒有覺得WPS的格式是一個多大的祕密。”WPS97及以後多個版本的領軍人物之一沈家正多年後回憶說。

WPS格式向微軟開放意味着什麼?簡單地說,在當時,就是原先的WPS用戶可以使用微軟Word打開、編輯WPS格式文檔。就這樣,金山將自己的“具有天然壟斷性的”WPS格式“友好地”向微軟開放了。

此後,令金山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1996年8月,微軟發佈了操作系統Windows95 OSR2(即中國用戶通稱的Windows97),捆綁了其IE瀏覽器產品,其多功能化設計加速了DOS系統退出歷史舞臺。“隨着操作系統從DOS過渡到Windows平臺,以及Word功能的不斷豐富,WPS用戶也逐漸通過‘格式開放’這座橋樑轉移到了微軟Word旗下。”金山有關人士對記者說,“一紙協議,成爲了WPS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直到此時,金山人才明白過來吃了大虧;雷軍更是公開叫屈:“我們上了微軟的當”。

不過,20年後的2008年,求伯君再一次解讀這件事情的時候,他說出了另一種看法。對微軟的恨之入骨已經“煙消雲散”,他將更多的責任歸結在了盜版上。即便在WPS“很火”的時期,WPS也沒給金山留下原始的資本積累。而薄弱的資本積累,在對抗微軟的時候則毫無底氣,只能被動應戰。

但當時,更爲殘酷的現實是,憑藉Windows 的壟斷優勢,微軟辦公軟件也一路凱歌,在全球範圍內所向無敵。最終,Office95中文版成爲了DOS版WPS的最後終結者——這一結局被雷軍後來形容爲“WPS在微軟Word面前死了一回”。

曾代表中國軟件業最輝煌一頁的WPS,也無法逃脫“微軟之下,寸草不生”這一全球軟件業“咒語”。

“老霸主”與 “新霸主”的較量

——辦公地址“面對面”、產品類型“你有我也有”、“中山裝”、新聞發佈會

金山與微軟的交鋒並沒有結束。

1999年初,金山的辦公地址遷到了中關村黃莊附近的翠宮飯店。飯店斜對面的一座名爲“西格瑪”的高檔寫字樓,正是微軟中國的總部。有媒體記者對此寫道:“金山希望在微軟的地盤之外,建立一個足以讓微軟感覺到難受的標誌”。

不過從當時的實力對比來看,金山之於微軟,不亞於螞蟻與大象。資料顯示,1999年7月16日,微軟股票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成爲有史以來第一個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的企業,這一數字相當於美國當時最大的3家傳統企業之王:埃克森石油、可口可樂、AT&T股票市值之和。

但金山依然在比拼。經典行動之一就是放棄原有的DOS版WPS,開發類似Office的辦公組件——“盤古”,以迎戰微軟。

“之所以將其命名爲‘盤古’,是因爲我們認爲自己當時乾的就是開天闢地的事情。” 雷軍回憶說。可惜,這個標誌着金山進軍Office市場的“盤古”並沒有開天地。在投入了200多萬元的開發和宣傳費用之後,金山宣告“盤古組件”失敗。

DOS版WPS被終結、Windows版WPS“盤古”失敗,人才流失、財務困難、公司幾乎倒閉與微軟的競爭中,金山幾乎是節節敗退。據說,當時求伯君把張旋龍1993年獎勵的別墅作價200萬人民幣賣掉了,雷軍因理想破滅而想辭職開個小酒吧。

面對現實困境,“養家餬口”求生存成了首要任務。金山終於被迫實施“以戰養戰”的策略——通過其他軟件產品的盈利來維持企業的生存。如1996年先是推出國內第一個商業遊戲軟件《中關村啓示錄》,後又推出《金山影霸》,1993年3月推出《劍俠情緣》,1997年5月起陸續推出《金山詞霸》多種版本,1999年推出《金山快譯》,以及後來的《金山毒霸》等等。有意思的是,金山的這些軟件產品幾乎個個都大獲全勝。

“金山是不是不做WPS了?”1995年至1997年,當金山的上述產品紅紅火火的同時,很多人這樣猜測,因爲這期間外界幾乎看不到WPS的任何動靜。

“金山從未放棄WPS,只是連我都沒想到WPS97的研發時間會這麼長。”求伯君對記者說,“微軟Windows升級太快。我們什麼都要靠自己從頭做起,這直接導致了WPS97難產。”

“當年如果WPS97能在1995年推出,直接和Word6.0競爭,Word6.0肯定沒戲。”求伯君驕傲中透露出些許無奈。

在沉默了近4年之後,WPS終於復出了。1997年10月,WPS97橫空出世——這是首款運行在Windows平臺上的國產中文處理軟件。憑藉2000萬的用戶基礎,WPS97兩個月內就售出了13000多套,名列當時辦公類軟件銷量排行榜的榜首,最後銷量3萬套,當時的售價是每套480元(家庭版168元)。“WPS復出”還被評爲當年中國電腦界的10件大事之一。1998年,WPS97也被列入國家計算機模擬考試的內容之一。

同一時間,微軟也出招了。幾乎在WPS97上市的同時,微軟中國推出了97元的Word97入門版。“這個版本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爲雖然功能上與Word97標準版一樣,但編輯數字受到限制,每次只能編輯打印一頁紙。這個版本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絕無僅有,顯然目的只是爲了阻擊金山WPS東山再起。”國內軟件界人士分析說。

外界還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細節,WPS97上市之後,求伯君出席重大場合時,都身穿深藍色中山裝:“中國人不能沒有自己的衣服,同樣中國人也該有自己的軟件。”

更大的較量又出現了。在1999年8月30日微軟Office2000中文版正式發佈之前,金山搶先宣佈WPS2000於4月3日上市。這一版本集成了文字處理、圖文排版、電子表格、多媒體演示製作以及圖像處理五大功能,而價格僅是微軟Office97的1/4。

參加這次發佈會的媒體記者又發現了一個細節——求伯君沒有穿代表民族軟件的中山裝,而是穿上了西裝。求伯君迴應說:“金山與微軟的競爭,此前常常打民族牌。這樣做容易讓人產生誤會,誤認爲金山只會用民族牌博得同情。其實我們對自己的技術也很自信,這次金山要在技術創新和性價比上直接與微軟比拼。”

雙方的較量在1999年繼續悄然進行:3月10日,比爾·蓋茨第6次訪問中國,這次微軟帶來了“維納斯計劃”;4月2日,即WPS2000上市前一天,微軟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Office2000先睹爲快的研討會,其中文測試版的價格爲每套188元,標準版3999元,專業版4999元,價格比平時降了一半。外界輿論普遍認爲“微軟此舉是針對金山WPS上市而來”。

當時的媒體報道中,既有“用中國人自己的辦公軟件”的鼓氣文章,也有“WPS與Word鹿死誰手”的分析文章。

1999年,可以稱得上是WPS自1996年“觸黴頭”後最紅火的一年,求伯君入選當年“CCTV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推薦語是“今年金山公司將兩款軟件定價爲28元,掀起了中國軟件業的紅色正版風暴”。

此後,好消息又一個接一個:2001年,WPS2000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等獎空缺);2001年12月28日,加入WTO後,中國政府首次進行大規模正版軟件採購,北京市政府採購辦公套裝軟件WPS Office共計11143套,北京市政府下屬的67個委、辦、局全面採用WPS Office作爲日常辦公軟件。

金山“自廢武功”向微軟標準“屈服”

—— 面對“微軟Office已成事實上的行業標準”這一無法逾越的障礙,金山在2002年最終做出了“自廢武功”的驚世之舉。

“儘管自1999年起後的兩三年內,金山WPS97、WPS2000與微軟Office力拼,但對微軟的反擊卻收效甚微。”金山人不得不承認:“經過近10年正版和盜版Office的培養,大多數用戶已經熟悉、習慣,並依賴於微軟Office,微軟Office的文件格式已經成爲事實上的行業標準。”

“微軟之下,寸草不生”的咒語再次應驗。

於是,2008年8月的一天,當雷軍向求伯君提出“我們準備以3年時間和3500萬人民幣重寫WPS,您覺得如何”時,求伯君沉默之後明確表示同意。

於是,金山最“殘酷”的歷史性決定發生了——將WPS代碼全部推倒重寫。

“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金山放棄了自己原有標準制定者身份,向微軟標準屈服;這意味着金山將已經積累運行了14年的WPS‘自廢武功’、從頭重來。”金山有關人士在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提及當年的決定時,充滿無奈和沮喪。

但這就是市場遊戲規則。“只有承認現實才能擊敗對手。”這是求伯君與雷軍都明白的“硬道理”。

“微軟Office不僅已成事實上的用戶標準,這種標準還強化到了微軟Office的缺點都被當成了特點。”雷軍對當初的決定解釋說,“軟件和別的產品不一樣,用戶的使用習慣是非常固執的。當時微軟佔據中國市場已近10年,大部分用戶已經忘記WPS什麼樣了。如果要讓他轉移到WPS上,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感覺不到自己已經轉移了。”

所以,當時對WPS2005的規劃設計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從界面菜單到操作模式,都要與微軟深度兼容,讓用戶感覺不到在用WPS還是微軟Office。一句話:WPS2005要與微軟Office一模一樣。

“我彷彿是在賭博。”雷軍當時對WPS的“破釜沉舟”行動並沒有把握。因爲微軟的源代碼不可能公開,要深度兼容微軟的Office只能摸索前行。不過,研發人員意外地發現,金山在功能上做到了三個兼容,在文件格式的兼容上更是達到了空前的深度。三年後的2005年,WPS的“脫胎換骨版”問世,WPS2005不僅實現了操作界面等形式上與微軟Office99.99%的一模一樣,技術上還實現了超越。

“其實,WPS2005的研發差點半途而廢,一筆意外之財救了WPS。”當年參與研發的一位人士透露說。

這筆所謂的意外之財,來源於當年的“國家863計劃”。據介紹,正當金山擔憂這個研發週期耗費的資金從何而來時,WPS研發項目成爲“國家863計劃”課題,獲得了一筆啓動資金。

“現在有不少人不理解金山和WPS,例如當年爲了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WPS做出了非商業性選擇,推倒重來屈服於微軟標準。但此良苦用心反而成了WPS被譏笑的理由,認爲金山就是不如微軟,甚至被誤認爲是抄襲微軟。”金山技術部門的人士苦笑道,“其實現在很多議論和指責WPS技術不行的人,根本就沒用過WPS。”

據介紹,2006年,金山WPS2005以極高的性價比和產品品質,贏得中國農業銀行辦公軟件千萬採購大單。而最新版的WPS Office 2007已進入很多省級政府和大型企業的採購單。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在國內辦公軟件政府採購市場中,金山WPS已超過50%;但個人市場,微軟佔到了70%—80%,金山則只佔到了20%左右。

“金山與微軟的20年之爭,金山輸在哪?微軟贏在哪?最關鍵的在於雙方實力相差太懸殊了。單從商業角度來看,金山根本就不是微軟對手。之所以還在拼命抗衡,真的是因爲有一份理想、追求和民族使命。”金山人士坦言。

據說在全球軟件業,微軟有 “邪惡帝國”之稱。這個稱號代表了業界對微軟掠奪式營銷的不滿,也隱含了對其強勢的無奈。以Office2003爲例,微軟共動用了2000多名研發工程師,耗資數十億美元。而“脫胎換骨”的WPS2005,金山投入的研發人員僅有百名,資金僅有3500萬人民幣。

以高科技著稱的軟件研發,首先拼的就是資金實力,微軟一直以持有大量現金被業界視爲“神話”,連續多年來很少低於300億美元,有時甚至高達600億美元左右。僅這種資金帝國氣勢就可嚇倒對手。

不過,資金困境似乎並沒有影響外界對中國軟件業前景的看好。連比爾·蓋茨都公開預言:“下一個比爾·蓋茨將會誕生在亞洲。”

就在記者的本次採訪即將截稿時,兩大品牌又有行動: 11月19日,海外媒體報道稱微軟將於明年推出免費殺毒軟件,免費向用戶提供防病毒、木馬及間諜軟件的軟件產品。11月20日,金山的明星產品《金山毒霸2009》召開新聞發佈會。

有業內人士對此笑談:“除了辦公軟件,微軟與金山又開始在殺毒軟件領域展開爭奪了。”

(中標)中國軟件熱銷海外

十一國慶之後,初到日本的任勇勝在東京大學圖書館一眼看到電腦桌面上的WPS Office,着實吃了一驚。

任勇勝是清華大學中文系一名講師,第一次作爲互訪學者前往日本研究課題。“WPS,是我們讀大學那會兒大家最先接觸的辦公軟件,所以印象深刻。”讓任勇勝驚奇的是,十多年後的今天,在國外的高校圖書館,竟然也能看到自己國家研發的辦公軟件。“我不懂技術,但在微軟的全球強勢壓力下,看到國產軟件出現在國外市場,我感到欣喜和自豪。”

任勇勝欣喜是因爲:自主創新、高附加值的基礎軟件產品,如此大規模進軍日本市場,還並非多見。而早在2006年9月,金山公司的海外號角已經吹響,攜WPS Office2007正式登錄日本,掀起全球反擊微軟Office的強旋風。並且在短短兩年時間裏,日本90%的二手電腦出廠前都預裝了Kingsoft Office 2007,同時在日本教育機構等領域都取得驕人戰果。

中國的通用軟件產業,在微軟與盜版的夾縫中生存一直面臨着諸多的困難。可這些困難並沒有讓懷揣民族夢想的中國企業止步不前,作爲國產通用軟件的旗幟,金山也從未停止過與微軟Office的抗爭,揚帆日本就是與微軟Office又一輪博弈的新開始。

漂向海外的金山

日本之所以成爲金山開拓海外市場的第一站,業界評論人士也給出了詳細的分析,據2006年相關調查顯示,日本的辦公軟件市場年銷售額高達20億美元,而根據信息產業部的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省級政府採購辦公軟件41萬套,購買總經費爲2.5億元,僅比日本市場的百分之一多一些。很明顯,日本正版市場規模更加可觀。

與此同時,金山進軍的另外一種戰略意義在於,若想與幾乎在全球都有着壟斷地位的微軟Office進行海外市場份額的爭奪,日本是最好的切入點。和國內辦公軟件市場一樣,在日本國內也沒有一個能夠與微軟Office產品等量抗衡的企業,微軟Office佔據了絕對的市場分額,微軟Office日本市場銷售量佔了整個部門年銷售額的五分之一左右。

雖然微軟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海外市場,都是金山WPS最大的競爭對手。但沒有了盜版的阻礙,在日本這個良好的市場中,WPS憑藉優越的性價比、與微軟Office深度兼容的特性,相當於微軟Office十幾分之一的超小體積,爭得市場空間並非難事。

此外,作爲世界上第二大科技強國的日本,其用戶不僅有良好正版意識,還有追求完美的產品要求。所以很多在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上取得成功的企業,在進入次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市場時,都遊刃有餘。選擇日本上市,在良好的正版環境和健康的競爭環境中,有利於從各方面檢驗WPS的國際化實力,樹立金山軟件和WPS產品在全球的品牌形象,讓金山WPS一步到位地確立國際品牌的地位。

日本之外,越南成爲金山全球業務推進第二站。

雖然越南的盜版軟件一直嚴重氾濫,但金山相關人士認爲,事實證明,2007年是進入越南辦公軟件市場的最佳時機,並把更多的未來期望寄於越南政府採購上。2008年6月,金山宣佈在越南成立一家專門從事通用軟件製作和分銷的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名爲Kim Quang Software and Technology Joint Stock Company,總部位於越南河內。金山投資19.9萬美元,持股19.9%,越南兩個合作方光明DEC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及 Phan Dang Khoa分別投資50萬美元及30.1萬美元,分別持有合資公司50%及30.1%的股權。

和越南合作伙伴成立合資公司,表達了金山軟件準備長期紮根越南市場的意圖。對於金山的海外戰略,金山軟件副總裁葛柯表示:“WPS Office 2005從一開始就站在了國際化的視角上,現在已經有英文版、中文版、日文版等多個語言的版本。此次進軍日本、越南辦公軟件市場,是金山揚帆出海的開始。”

國產軟件技術頂住挑戰

對於國產軟件的對外擴張策略,業界並非沒有質疑的聲音,在2006年金山首次進軍日本開始,就有評論發出過懷疑的聲音,認爲微軟在日本市場過於強勢,把日本市場選擇作爲WPS拓展海外的首站,金山前景並不樂觀,這其中的新市場開拓風險依然很大。有很多不利因素都需全盤考慮清楚。

兩年後的今天,事實似乎已經證明了當初的擔憂是多餘的——金山爲海外市場開拓打贏了最硬的一仗。2008年,金山對Kingsoft Office2007日本銷售成果總結顯示,Kingsoft Office2007與UMPC(超便攜移動個人電腦)捆綁銷售,供不應求;並且在日本國內大型家電量販店被廣泛推薦,同時被日本國內大型企業等300個團體採用,銷售量迅速遞增;在部分店鋪也實行了即買即裝服務市場推廣策略;在教育機構也獲得強烈好評,被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等200多家教育機構採用;Kingsoft Office 2007也成爲了日本網吧中辦公軟件的首選,有302家店鋪、超過19000臺電腦裏安裝了Kingsoft Office 2007。

實際上,2007年5月,Kingsoft Office 2007開始在日本銷售後,就廣受好評,累計銷售量增速迅猛。在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的日本國內辦公產品的銷售數額比較中(表1所示),Kingsoft Office 2007已成爲緊隨微軟Office之後最有競爭實力的辦公產品。其累計授權銷售數迅速增長(表2所示)。

金山高級副總裁葛珂表示,“Kingsoft Office 2007在日本市場的強勁走勢,使金山無論在技術研發還是市場策略上都經受住了嚴峻的海外考驗,這一方面得益於金山極致的技術底蘊,另一方面也向越來越多的人證明,中國自主創新的通用軟件可以立足海外被更多的人廣泛應用。”

日前,發改委舉辦的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十年成就頒獎大會上,金山WPS辦公軟件再次收穫一項大獎——WPS網絡辦公系統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榮獲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十年成就獎,這也是繼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之後,金山再獲國家殊榮。

“日本是金山海外市場的第一片實驗田。”金山相關負責人表示,依靠技術立業的金山,在未來依然會通過自主創新來發展民族軟件工業。

海外市場的繼續深耕和開拓能否使中國民族軟件在更多海外疆土生根發芽,這是金山和所有中國軟件人都要面對的新挑戰。

(配文)辦公軟件“自主可控”才能保障信息安全

11月11日,科技部官網正式公佈了關於“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科技重大專項2009年課題申報的通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首次投百億巨資組織開展基礎軟件重大專項科研工作,而過去50年總和才數十個億。

“核高基”專項啓動與中國信息安全關係如何?《中國經濟週刊》爲此專訪了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華平瀾教授及金山軟件董事長兼CEO求伯君。

倪光南:

辦公軟件的自主可控是信息安全的關鍵

軟件產業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也是我國新興產業發展與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近年來,我國軟件產業發展迅猛,總規模已經從2000年的593億元,發展到去年的5800億元,出口額由2000年的4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100多億美元。

6月23日,胡錦濤主席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句:“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真正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只能依靠我們自己,只能依靠自主創新”。我們不太可能希望依靠發達國家來幫你解決問題,他只會讓你幫他打工,這也是我從事多年軟件行業工作的深刻體會。

辦公軟件是不僅是基礎軟件中應用最廣泛的軟件之一,也與信息安全的關係特別密切。作爲平臺性的軟件,一旦遭到破壞,整個系統就必然受到威脅。而基礎軟件的中國市場份額,無論是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軟件、中間件,還是辦公軟件,都被跨國巨頭所把持,這是目前我們面臨的比較嚴峻的形勢。

不過,令人鼓舞的是,“核高基”重大專項已經進入實施,基礎軟件位列其中。我想這是屬於基礎軟件之一的國產辦公軟件發展的及時雨。

對於中國這樣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自主軟件的發展,基於安全和綜合國力等考慮,需要有國家意志,動用國家資源進行支持,重大專項的出臺就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此的清醒認識和高度重視,這也是我們軟件界盼望已久的。

華平瀾:

信息安全要付出成本

過去我們軟件界的專家向各方呼籲:基礎軟件的自主可控是關鍵,依靠國外的軟件會存有隱患。但這總是不太被重視,甚至會被認爲聳人聽聞。但此次“微軟黑屏”事件正是一個鮮明的實例。

信息安全是要付出成本的,不付出成本就會付出代價,不早點付出成本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最近“核高基”課題的出臺是軟件界的一件大事,這意味着政府的態度和實際行動,也是一種巨大的成本付出。

目前,國產辦公軟件的發展面臨着雙重障礙,一是微軟辦公軟件的壟斷,二是盜版還比較猖獗。但其實,沒有盜版,微軟在國內市場不會擴張如此之快,不會形成壟斷;沒有壟斷,盜版也不會如此猖獗。如果微軟Office不是很普及,或者市場份額不是如此之大,盜版也就失去了意義。盜版事實上幫助了微軟,但今天的微軟已經不需要盜版的“幫助”了。而正版化更是我們國產辦公軟件發展的基礎條件,相對於盜版的零成本來說,國產辦公軟件無法參與競爭。

國產辦公軟件從先決條件來說比微軟更適合中國,因爲我們是在中文基礎上研發的,而微軟是在英文基礎上研發,後來經過轉化而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土軟件有外國軟件無可比擬的天然耦合性,這是一大優勢。

其次,用戶對微軟Office的習慣是需要克服的。一般用戶倒沒什麼問題,但關係到國家戰略安全的領域和部門,例如軍事國防部門用戶而言,再牢固的習慣都需要改變,要從對微軟Office的習慣變爲對本土軟件的新習慣,才能保障我們的信息安全,從而保障我們的國家安全。

求伯君:

支持國產軟件意義重大

“微軟黑屏”事件說明,如果讓微軟全部佔領中國市場,就可以控制我們國家核心機構的核心信息。這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危機。

此外,如果微軟沒有對手的話,它在中國市場賣的產品價錢會高很多,有競爭用戶才能受益,這也是我們國產軟件必須繼續做下去的意義所在。國產辦公軟件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遏制了國外相關軟件的高昂價格,爲政府和消費者減少了額外支出;國產軟件的免費下載使用,爲數百萬個人用戶的正版化成爲了可能;國產辦公軟件的發展並走出海外,還提高了中國的國際競爭力。

所以無論是從保密安全,還是從經濟角度,支持國產軟件的意義都非常重大,同時這也是我們堅持做WPS的目的。

 

轉載自:http://news.163.com/08/1124/08/4RGK9C6900011SM9.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