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排列的圖和日用圖

scrum在我們的公司內終於落地了。我喜歡它。

爲了展示我們幾個月來的實踐,我覺得做一個ppt給大家看看。做的過程中,我想對比還是必要的吧,想起2003年我們曾經研究過的rup,2005年的cmmi等等。我想也許通過這樣的對比讓大家更加喜歡它。我決定弄些rup,cmmi之類的模型大圖來看。

首先是rup的​​階段圖:把整個開發過程分爲inception,elaboration,constrution,trnsition 四個階段,在這四個階段中需求,設計,實現,策劃書,發佈等在裏面佔有的份兒繪製出一個大白的波形出來。看上去真的優美。這是rup的標誌圖,提到rup,總是可以看到這一片美圖:)。看起來一目瞭然,可是有什麼實踐價值呢?這張圖到底是誰發明的呢?rational公司乾的,具體是說,我說不上。在公司面前,個人的力量是不會特別表明的,除非商業需要。

然後是bhom的螺旋圖:

很樸實的黑白圖,看起來像是數學上的某個曲線,或者是一個蝸牛的殼子。有點學術化,不如rup的大圖看起來有吸引力。不過也是複雜中透着細節,作者也花費了不少的精力吧。

再來一個瀑布,這個是軟件模型的老祖宗了。也是被罵的厲害的。它的作者是《Royce, Winston (1970), “Man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Software Systems”Proceedings of IEEE WESCON 26 (August): 1–9. 》。爲什麼說被罵的厲害呢?因爲不管是rup,cmmi,還是某個宵小發明的一個新的軟件模型,都會先把瀑布罵一頓:“老了,不合時宜了,沒有考慮到xxx,失敗案例非常的多”等等。這個模型在軟件工程中的地位和C語言很有點類似——資格老,資源多,但是問題也多——看看近年來的新語言的發佈是不是在說,"恩,是的,C語言問題有很多,用了我的語言,你的問題就不必考慮了,因爲我解決了;你可以集中精力於自己的業務上,而不必考慮技術細節了"。不同的是,罵c語言的,同樣包含着尊重,而瀑布模型就沒有那麼舒服了。爲什麼呢。

我發現C語言的發明人裏奇還活着呢,還拿了圖靈獎。而Royce Winston於1995年與世長辭!罵就罵了,你還能跳出來咬我一口?


再來一個v字模型。這又是一個我無法找到owner的圖。我剛剛看到這張圖的時候,覺得醐醍灌頂:要知道作爲管理者,必須要知道瀑布模型的每個階段在何時結束,我必須從大家的反饋中得到這個信息,而不是從開發者自己的一廂情願出發。現在V模型讓我知道其實需求分析的結束和成功與否應該有“驗收測試”來決定,編碼的完成應該有單元測試決定。現在我就可以不但從開發者,而且從測試的角度來看是不是完成了。就是說,開發者說完了,測試者說完了,我纔會認爲,OK,下一步。V模型是有價值的,尤其是對不瞭解細節的管理者而言更加如此。


可是V型也有麻煩,有人提出X模型(欣慰,x模型是有主的)。引用:“Marick對V模型的最主要批評是V模型無法引導項目的全部過程。他認爲一個模型必須能處理開發的所有方面,包括交接,頻繁重複的集成,以及需求文檔的缺乏等等”。  可惜看起來X模型不如V模型直觀,文檔也比較少,所有其實影響不大。


好了,就這麼多了。有沒有發現,儘管圖形從黑白到花哨,從一維到兩維,從單線到有弧度,其實並無本質變化。只不過把需求,開發,測試,發佈這幾個環節變來變去?不好意思,我突然想起一個笑話:“春天來了,一羣大雁向北飛,一回排成S形,一會兒排成B型”。我並無惡意,但是這些模型其實並無創見,知道就行了。


相比於這些拉拉雜雜、幫助理解的、並無實用價值的圖形,我認爲只有貫徹整個軟件的生命週期,並且每天都要看的圖形更加有價值。而scrum的圖就只有一張,並且每天都要看,這就是burndown圖。我的一個同事提出了一個不敬的但是形象的說法,叫做爬行圖。還真的有點像。下面這張圖看起來好簡單。



我稍微做一個解釋,縱座標表示剩餘的小時,比如408小時是初始的團隊總估計時間,橫座標表示timeline,1-30表示一個sprint的30天。沿着日期的增長,剩餘的任務小時通常應該是不但的降低的。當然實際的情況是這張圖的曲線中間有些突起,這是正常的,可能是因爲臨時加入了任務,或者是估計的重新調整。在過去的兩個月來,我每天都要看它,並且我們的團隊成員在Daily meeting中也要看到它。這張圖讓我大致的知道,我們的進度是不是正常的。中間的每一個突起我都知道原因。這個過程配合我們的Daily meeting讓交流更加順暢,讓每個人知道我們現在的狀態,我們昨天完成了什麼,在圖形上是否有所貢獻(你的工作是否讓整個團隊的剩餘工作小時變得減少),下一步要做什麼。

 


這樣的圖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