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門戶建設發展趨勢——輕應用門戶

7月下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了《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是目前爲止最新的數據報告;截止2014年6月,我國網民數量達到6.32億,手機網民規模達到5.27(是手機,不是移動終端),手機上網的網民比例爲83.4%,首次超越傳統PC整體使用率(80.9%);其中農村人口網民規模爲28.2%。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移動互聯網正在慢慢的帶動整體互聯網的發展,而社會化媒體(微信、微博等產品)也已經從單純的社交轉變爲了融合其他應用的工具,到目前爲止已經成爲了一種常態表現形式。對於政府門戶來講,也考慮到了互聯網發展的情況,從傳統的PC門戶,慢慢的發展了現有的微信問政和政務微博,但是大多數的政府機構僅僅是爲了向移動互聯網靠攏,並沒有看到發展前景,爲了考覈、測評去應付差事,從根本上不重視,出現了一大批的殭屍微信、微博,再加上有一羣忽悠的公司爲了掙錢只說話不幹事,導致了政府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質疑。

政府作爲服務機構,門戶作爲服務的一種工具,應該考慮現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怎樣利用現有的工具和環境去更好的服務,這裏說的是真正的服務,不是應付。

此處提出一個概念,就是輕應用門戶,其實就是移動門戶,但爲了區別移動門戶與傳統WAP網站的區別,在此引入百度提倡的輕應用概念,暫且稱之爲輕應用門戶,就是可以在手機上直接訪問的政府門戶,效果和本地APP一樣,拇指操作,而不是像早期的WAP網站一堆文字擺放在那兒,因爲其效果和體驗和本地APP一樣,但是又不用花費流量去下載,可以直接訪問,或者給予第三方的平臺來訪問,所以稱之爲輕應用門戶。

政府門戶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要想做好服務,應該全力打造一個輕應用門戶,並且可以藉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把PC上的服務搬到手機上去。CNNIC每半年會發布一次統計報告,從它的歷史數據中可以看到,手機已經成爲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以及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輕應用門戶就正好解決了政府門戶在手機上提供服務的問題。

政府爲什麼建設輕應用門戶,有以下幾個優勢:

1、多種方式訪問

通過域名可以直接訪問;

通過手機搜索引擎可以直接搜索到;

可以嵌入到微信、微博中,通過第三方平臺導入到門戶中。

2、易用、體驗好、維護量小

輕應用體驗既然和本地APP一樣,完全可以取代本地APP,本地APP大家應該都知道,只要有更新就需要重新下載,安卓上的還好點,IOS平臺的話比較複雜,如果是輕應用就很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更新只需要更新自己的平臺,用戶不需要下載,而且不需要考慮多平臺下的問題,輕應用可以按照手機的型號自動匹配模板(此處可參考We7的雲門戶解決方案)。

3、可與第三方平臺集成

輕應用門戶可以與第三方社交平臺集成,比如微信,好處如下(此處可參考雲起輕應用):

輕應用可以爲微信公號提供服務支持平臺,微信公號和政府門戶對接後,用戶可以直接在微信公號中與政府互動,文字、語音都可以,而且支持模糊查詢;更有甚者把業務系統直接移植到輕應用門戶中,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手機辦理業務,實現了多種模式的服務。

    所以,政府門戶建設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輕應用門戶是最適合不過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