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就是生產力-孫路弘講課筆記

【8步溝通,4個技巧,2個方法】-------講述,敘述,表達,討論,彙報,陳述(從書面到口頭),解釋,迴應,4個技巧是(墊子,迎合,制約,主導),2個工具一個是撲克牌,一個是看圖說話,這些都需要練習,比例是1:8。

1)沒有專門學說話的原因
A)大家都以爲自己會說話了
B)學校沒有系統教說話的教程,老師都在說話,但學生自己卻沒有說話
C)人們不重視說話的重要性及意義

很多時候也說話,但都是自發的。

2)必須承認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的說話水平比別人高,在表現的時候更有影響力;很多生活或職業中,需要說話的效率,比如開會,彙報情況,瞭解情況等;社會分工很細,很多是需要協調寫作,離不開說話,所以說話越來越重要;
3)今天這個社會講究的是效益,效率,效能,教練,老師等很多崗位說話的生產力是靠說話。
4)講述是講話中的第一個要訣,其目的是傳達信息,要求是:

A)2分鐘。講話要完整,給你2分鐘,講話不能少於1分45秒,不能多於2分15秒。
B)講話要有次序,特別是時間次序。
C)提供客觀的事實的細節,而不是加上自己的看法或觀點。

講述要求你控制時間,尊重事實,提供細節,讓別人得出結論或觀點,最經典的講述是在《肖申克的救贖》裏面的那段話,請求假釋的那段。

5)敘述(講述+觀點/看法)--通過對事實的篩選,影響你得出我期望的結論。

A)構建一個完整的故事,要完整。
B)講完事實後,概括出清晰的觀點,所以事先要對事實進行篩選,用來支撐你的觀點。

敘述的目的是影響別人,接受你想告訴他的東西,讓別人得出自己想讓對方得出的結論。

驗證自己是否過關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按照敘述的要求,講一段,然後問對方能夠得出什麼結論,如果對方得到的就是自己計劃的,祝賀你,過關了。

6)表達。--非語言的配合,比如眉目傳情,是肢體語言,對你所表達的事實提供客觀的實物來證實你說的話。(講述+敘述+表演的形式)
A)表演的形式很多,有動作,手勢,語言中的快慢,抑揚頓挫,姿勢,面目表情,道具等,讓人同時接受到聽覺視覺的刺激,加深印象。
B)道具很重要,比如你想說明一個觀點,可以搞幾個關鍵詞,寫在紙上,然後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會認爲你是認真的。

7)討論。參加會議和討論會議,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提問,不在於駁斥對方。
A)問事實的細節。
B)問結論
C)問事實到結論之間依據的邏輯【重要】

訪談類節目,經常有討論,平時大家吵架的原因,是不提供細節,也不去追問對方的邏輯,所以,真正的提問高手是問邏輯。


8)彙報。【表達一個思想和主題,讓聽衆受影響,並且落實到行動上,=表達+敘述+建議】

不合格的彙報:
A)只有結論,沒有事實
B)只有事實,沒有結論
C)缺少決策建議【建議你不希望看到或出現的現象,建議避免得到一個消極的結論,建議不是針對事實和結論的,因爲事實已經發生,只能更改事實的原因,即建議要查斷因果,所有建議都是針對原因而提的】

完整的彙報是有事實,有結論,有基於事實結論的建議,彙報影響決策,影響未來,彙報不是感性的,是要有理性的準備,其中的建議最體現思考能力,經常總結的人,人生會更有準備。

學習溝通的建議:1.8步每一步過關了,才能進展第2步;2.講述這一關最重要的能力是觀察能力,寫日記是培養觀察能力最重要的方式;


9)陳述。(書面能力,對口語表達的書面化,其實就是出口成章,陳述=書面文字+表達)

提升的方法就是讀書和寫筆記,核心要點是書面文字,2個要求:

A)次序。【時間次序,地點次序,人物次序,也可以摻雜在一起】
B)層次。(初級,中級,高級的次序】

要求是15分鐘。

10)解釋(討論+表達)。(討論問事實,問結論,問邏輯)
A)聽懂對方。
B)讓對方知道自己聽懂了他。
C)爭取對方聽懂我。
D)確認對方聽懂我了。

A是聽懂,聽懂的關鍵是聽到對方的邏輯,就是事實和結論之間是依靠什麼樣的邏輯,學習傾聽,聽的是邏輯,如果聽不到邏輯,就不叫聽懂,就會左耳朵進去,右耳朵出去。
B是讓對方知道自己聽懂了他,方法就是你把對方的話重複一遍。
C是爭取對方聽懂我,就是找到對方能夠聽懂的話題基礎,在對方已知的內容基礎上交談。
D是讓對方說給我聽一下,確認聽懂我了。

11)迴應是一種對抗的狀態,不一定會在同一個立場下,進行溝通。
迴應的要訣是剖析對方的話,看3點:
A)它提供了一個什麼事實。
B)它形成了什麼看法。
C)它依靠了哪些邏輯。

把這3點弄明白了,才能形成有效的迴應,針對對方的陳述,給予解釋。

所以,一定要聽對方語句中的事實,二是聽對方的結論,很遺憾的是,我們平時在溝通時,總是多說結論,較少的說事實,所以要養成習慣,聽對方的事實,不要直接相信別人的結論,可以問對方,您得到這個結論的依據是什麼;第三是思考對方的邏輯,看對方的邏輯是否嚴謹,這樣你在迴應的時候,可以說與對方不同的事實,可以依據不同的邏輯,得到不同結論,你也可以剖析別人的邏輯的缺陷。

12)技巧1:墊子。

墊子的3個用法:
A)肯定對方提的問題。【肯定你提這個問題是思考過的。。。】
B)肯定對方提的問題有代表性。【某某權威也說過,很多人都這樣說。。】
C)說自己的處境。【可把我難住了,我還真不好回答。。。,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這是我第一次遇到我都不知道去哪裏找答案的問題,不過我可以試試】


13)技巧2:迎合
A)當對方給結論,你補充一個事實。
B)當對方給出一個事實時,你給一個結論,邏輯上符合他正好要說的話。
C)當對方給結論和事實時,你也補充一個有同感的事實和結論,給一個自己類似的體驗。

14)技巧3:制約(輕易的讓自己的觀點得到對方的默認,是智慧的佈局)

制約的3個方法:

A)說出對方可能即將說出的結論【對方可能預測的結論有那幾種啊】
B)給對方兩個選擇。【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想聽真的,還是假的?想聽我爸說的,還是我媽說的?】
C)表現爲比對方更加期待實現對方的想法。【其實我也很想這樣,我比你更加希望這樣,這樣對我也有好處啊,我和你想的一樣啊,我自己更加期待這件事。。】

15)技巧4:主導。
A)凡事都用3個方式來說。
B)引用權威資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