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能分析思路及Linux下常用的性能監控命令

系統性能分析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
1. 整體系統CPU使用率
2. 內存利用率
3. 磁盤I/O利用率和延遲
4. 網絡利用率

CPU:
vmstat, sar, dstat, mpstat, top, ps
系統自帶的監控分析工具,檢查相關係統日誌,Web服務器應用日誌,DB日誌等。
結合輔助的一些命令,如top, free, uptime, sar等
可用CPU閾值,設定期望系統平均可用的CPU百分比
  • JAVA程序可通過JVM自帶的命令工具(jstat, jmap, Jvisualvm, JConsole)來分析
  • MySQL可通過數據庫監控工具(Spotlight, Monyog, 及命令行工具)來分析
  • 是否做負載均衡
  • 加強機器性能

內存:
vmstat, sar, dstat, free, top, ps
做一些緩存服務器去提升性能
虛擬內存:當物理內存不夠用的時候,要將物理內存的一部分空間釋放出來以供當前運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釋放的空間,可能來自一些很長時間沒有什麼操作的程序,這些被釋放的空間被臨時保存到虛擬內存空間中,等到那些程序要運行時,再從虛擬內存中恢復保存的數據到屋裏內存。

網絡:
sar, ifconfig, netstat
網絡帶寬,響應時間,網絡延遲,阻塞等
要考慮對應的網絡是否可達,防火牆是否開啓,端口的訪問,帶寬是否有被限制,路由的尋址,網絡的時延等問題。

I/O:
sar, iostat, iotop
I/O比較頻繁的(讀或些)時候,如果I/O得不到滿足會導致應用的阻塞
要考慮的有IO的TPS,平均IO數據,平均隊列長度,平均服務時間,平均等待時間、IO利用率等指標

Linux系統性能分析:
uptime, top, w 分析系統負載
系統平均負載: 在特定時間間隔內運行隊列中的平均進程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