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總結

前幾天在師兄內推下去了某個遊戲大廠面試了兩輪,最終結果還沒有具體發,不過99%是被篩掉了,總結一下這兩輪面試的經驗心得吧。

面試經過了兩輪,兩輪都是技術面。
一面的時候是一對一,先現場在白紙上coding,然後問問題,主要問及簡歷上寫到的個人技術相關的問題。
二面的時候是兩個面試官面我一個,基本就是無間斷coding。出了4個coding題目,兩題需要在編輯器上碼出處理函數,另外兩題需要給出思路,中間插入了一些計算機基礎和數據結構的問題。
聽說如果OK,是還會有三面的【HR面】,但是多半我是見不到HR了(笑)

下面是一些心得體會:
1. 出入帶身份證。我是沒有這個習慣的,去到人家的辦公樓樓下,需要身份證登記預約進出,差點卡在門口不得其門而入。
2. 簡歷上真的完全不需要吹噓,別人肯定問的出來。 這一點我是一直堅信着的,在面試官不瞭解你,不知道你會什麼的情況下,只能從你的簡歷,或者你的blog,github上面涉及的內容上切入問問題。比如我寫了瞭解python,我真的只是瞭解的程度,看過廖雪峯老師的教程blog和曾經玩過一兩個很簡單的爬蟲而已,然後就被問python裏有沒有多線程【嚴格來說應該是python的多線程能不能發揮多核心的機器性能?】,幸虧我在教程裏留心過這一點,但是自己沒有怎麼用過也沒有記得很清楚,只給了個模糊的答案,(實際上是因爲有GIL這種東西存在導致python的多線程是隻能跑在一個核心上的),我不敢想象自己如果寫了“熟練python”然後還答成這個樣子,臉要往哪裏放。
3. 現場coding。這廠的面試(至少這個team)很注重coding的能力,一面二面都有coding(二面尤甚)。這就需要大家在沒有IDE輔助下coding的熟練度了,我是沒有怎麼練習過的,幸虧平日也沒有怎麼用得上IDE的輔助也不太依賴,所以倒還好,寫起來不會說有什麼問題,加上他只是要求寫出來,好像沒有要求編譯通過甚至通過黑盒測試(比如一些OJ),基本上還是面試官人肉編譯。基本上coding就是在leetcode上面的完成度,寫一個處理函數就OK,不要像我這樣拿到電腦就很自覺的寫出完整代碼,時間也是個問題,在二面的時候我拿到電腦很自覺的碼了一次完整代碼,碼到面試官忍不住問我“現在你寫到哪,先講講思路吧”的時候我纔剛剛好碼完。當然了,私以爲可以藉機展示出自己的編程風格,聽說有一個面試者就是因爲編程風格實在太糟糕然後被篩掉,所以從coding的時候至少要保持相對良好的編程風格吧。還有就是多注意一下一些邊界,數據範圍面試官如何給定,一方面是嚴謹,另一方面不同的邊界和數據範圍,處理的方式可能會有微妙的不一樣。
4. coding考察的能力。在廠的coding題目不難,大概就是一些模擬題(就是給你一個需求然後去實現它,稍微注意一點坑或者想出來怎麼處理就行),然後會給你升級一下題目的難度,在相似的題目下讓你給出優化。難度也不會提升太多,這類題目還是有點餘裕的。可能會有一些思維題和算法題,但是我剛好碰上了大一看的《編程之美》上的題目以及大二的時候看到的一道二分搜索的題目。所以都解決掉了。師兄後來給我反映很多人面試寫二分寫得一塌糊塗,基本都是卡在邊界處理上,所以大家多加留意邊界的處理條件咯。、
5. 一些零散的考察問題。會有一些問答式的小問題,讓你回答一下各種各樣的計算機知識,比如二面是coding爲主,但在coding過渡之間,面試官也問過我一些數據結構(map和hash_map的區別),操作系統(因爲我的blog上寫了操作系統筆記)。一面更是問得多,基本上簡歷涉及到的你說你會的東西都會被問,(貌似前提是對面的面試官也知道這是什麼,像是數據挖掘我的筆記寫了這麼多,壓根無人問津)。總而言之,不要吹牛,基本功打紮實,會啥說啥,基本不會踩雷。
6. 面試的加分項。github上最好有能拿出手的東西,好讓別人問,覺得你在某個領域有過一定程度深入的瞭解。寫blog同樣也是需要的,一來給自己一個總結的機會,二來寫得好了可以幫助別人,最重要的是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多半會看你的blog,看了就有話題可問了,不然你自詡滿腹經綸,人家卻不知道你會什麼,這樣就很尷尬了。

以下是自己面試過程中的一些減分項:
1. 學的東西不夠精,讓面試官覺得不能再稍微深入點問下去。
2. 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項目經歷,缺少成果來展現自己的能力。以至於即使二面的coding表現很好,但由於一面被覺得表現不太行,覺得二面的題目是刷題刷出來的成績。雖然這篩我的理由是有點,但的確也是我硬實力不足的一個表現,不夠讓人信服我在coding上的能力。
3. 如果在回答一些長的答案的時候可以考慮先把思路整理好再答,免得講起來混亂。一面的時候被面試官問及陷阱和中斷表是什麼,我就很興奮地從硬件機制開始講起中斷怎麼實現,然後再說陷阱是做了什麼,講了一大堆,但是到了後面關鍵的講到用戶態和內核態的切換的時候有點混亂,沒有什麼條理,經過打聽,當時面試官的評價是“其實我也忘記了陷阱這些是什麼了,就是想讓他講一下,看看能不能讓我回想起來,但是他表述得不是很清晰。”操作系統的知識作爲我爲數不多的加分項,活生生被我自己的表述變成了減分項,整個面試下來基本就從這裏奠定了GG的結果了。

嘮嘮叨叨了這麼多,祭奠一下我的第一次面試。
其實兩次面試下來我自我感覺都還是挺好的,尤其是二面,但是後來聽內推的時候給我講面試官的評價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問題出在一面,說到底是自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項目經歷或者成果,看看這個寒假能不能弄點什麼大新聞出來吧。【其實被篩的真實原因是二面以後回到宿舍給舍友講人生經驗說自己面試多順利多半是能過的了活生生把自己奶死了(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