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簡介(注:本文章轉於百度百科,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MIS

定義

  

  

MIS教材

所謂MIS(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統 ,是一個由人、計算機及其他外圍設備等組成的能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存貯、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它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其主要任務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計算機及網絡通訊技術加強企業的信息管理,通過對企業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設備、技術等資源的調查瞭解,建立正確的數據,加工處理並編製成各種信息資料及時提供給管理人員,以便進行正確的決策,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目前,企業的計算機網絡已成爲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隨着我國與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軌,企業通過計算機網絡獲得信息必將爲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的辦公及管理都將朝着高效、快速、無紙化的方向發展。MIS系統通常用於系統決策,例如,可以利用MIS系統找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將信息及時反饋給上層管理人員,使他們瞭解當前工作發展的進展或不足。換句話說,MIS系統的最終目的是使管理人員及時瞭解公司現狀,把握將來的發展路徑。

MIS構成

  一個完整的MIS應包括:輔助決策系統(DSS)、工業控制系統(IPC)、辦公自動化系統(OA)以及數據庫、模型庫、方法庫、知識庫和與上級機關及外界交換信息的接口。其中,特別是辦公自動化系統(OA)、與上級機關及外界交換信息等都離不開Intranet(企業內部網)的應用。可以這樣說,現代企業MIS不能沒有Internet,但Internet的建立又必須依賴於MIS的體系結構和軟硬件環境。

MIS核心

  傳統的MIS系統的核心是CS(Client/Server——客戶端/服務器)架構,而基於Internet的MIS系統的核心是BS(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架構。BS架構比起CS架構有着很大的優越性,傳統的MIS系統依賴於專門的操作環境,這意味着操作者的活動空間受到極大限制;而BS架構則不需要專門的操作環境,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網,就能夠操作MIS系統,這其中的優劣差別是不言而喻的。

基於Internet上的MIS

  基於Internet上的MIS系統是對傳統MIS系統概念上的擴展,它不僅可以用於高層決策,而且可以用於進行普通的商務管理。通過用戶的具名登錄(或匿名登錄),以及相應的權限控制,可以實現在遠端對系統的瀏覽、查詢、控制和審閱。隨着Internet的擴展,現有的公司和學校不再侷限於物理的有形的真實的地域,網絡本身成爲事實上發展的空間。基於Internet上的MIS系統,彌補了傳統MIS系統的不足,充分體現了現代網絡時代的特點。隨着Internet技術的高速發展,因特網必將成爲人類新社會的技術基石。基於Internet的MIS系統必將成爲網絡時代的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統,前景極爲樂觀。

市場營銷的MIS

  市場營銷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企業或組織整體MIS的一部分。MIS是一個信息系統,它通過程式化的程序從各種相關的資源(公司外部和內部的都包括)收集相應的信息,爲經理們提供各層次的功能,以使得他們能夠對自己所應該負責的各種計劃、監測和控制活動等做出及時、有效的決策。這個表明MIS的本質是一個關於內部和外部信息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可以幫助經理們做分析、決策、計劃和設定控制目標。因此重點是如何使用這些信息,而不是如何形成這些信息。

MIS是管理的有效工具

  最有效的MIS能夠反應隨着時間的推移和內部程序的改變,外部的變量如何改變,也就是說,時間和內部變量是否會對外部的變量產生影響。這就建立了一個強大而且有效的知識庫,它可以幫助進行預測。雖然建立和維護MIS是非常耗時和昂貴的,但是與其帶來的潛在利益和對決策準確性的提高相比,對一個組織來說這還是值得的。Internet爲建立和維護MIS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工具,而MIS也是網絡營銷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

MIS(管理信息系統)和ERP的區別

  ERP和MIS的根本區別是什麼?在許多文章的描述中經常混合使用,易於造成混淆;有的將MIS作爲技術落後、信息孤島的代名詞,則有失偏頗。

MIS、MRP與ERP的概念

  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MIS)是以信息技術爲基礎,爲企業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系統。其特點是建立了企業數據庫,強調達到數據共享,從系統觀點出發,從全局規劃和設計信息系統。實際中MIS 的開發和應用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不能把它和單項開發、部門分割、 “信息孤島”聯繫起來。要正視企業應用MIS的發展過程,許多MIS 是企業原有管理模式的翻版,是由於早期觀念和認識的侷限。

  後來提出的物料需求計劃(MRP)是作爲一種庫存管理技術,後來逐步發展成爲一種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和計劃系統,即MRPII。它既是企業的管理哲理和運行模式,又是實現這一哲理的商品化軟件和計算機應用系統。MRP-II可以看作MIS在製造業企業中的一種實現模式,一種系統的規範化的模式。

  在九十年代,又出現了企業資源計劃(ERP),它在MRP-II的基礎上擴展了管理範圍,這是因爲考慮到僅靠企業自己的資源不可能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必須把經營過程中有關各方如供應商、銷售網絡、客戶、市場等納入系統。儘管它的概念不斷更新,內涵不斷擴大,其核心還是針對製造業的生產控制管理模塊,出發點依然是將企業整個生產過程有機整合,以實現降低庫存、提高效率、減少生產脫節、降低延誤交貨時間的目標。在一些宣傳中,ERP成爲一個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複雜無比的龐大系統,而這樣沒有明確範圍界定的系統,就會出現什麼問題都要解決,卻什麼問題都解決不好的情況。

  所以我認爲,正本清源是必要的。

MIS、MRP和ERP的區別

  MIS定義比較寬,是一個原則框架,而後來的MRPII、ERP針對某些行業的需求,有着具體的實現模式,和SCM、CRM一樣都屬於廣義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範疇。

  重要的是,當前一些有影響的商品化企業管理軟件都採用了ERP的思想和原理,而MIS則沒有一個明確對應的產品,都是針對具體用戶企業定製開發。因此,大部分關於MIS和ERP區別的討論就轉移到是定製開發,還是應用商品化軟件上。

  近幾年在IT相關的媒體上關於ERP和MIS的討論甚爲激烈,有的說mis已經沒有出路erp纔是企業信息化的方向;也有人主張拋棄空中樓閣的ERP回到現實的MIS之路上來。更有趣的是一個幾千人的大廠僅有5-6臺PC且集中在一個10多平方的房間裏工作也號稱ERP。那麼究竟什麼是ERP什麼是MIS呢?要明確的界定有一定的困難。現在根據在實際工作中的體會,談談我們的看法。

MIS與信息流

  首先,MIS所要達到的目的是對企業信息流的掌控,提高信息反饋的速度和質量。而信息流是對企業內的物質流,資金流,增值流的運行狀態的表達。因此,MIS基本上可以遊離於物資流,資金流的日常運作之外,不涉及業務流程的變動。也正因爲如此,“原管理體制和工作模式的翻版”這一說法使MIS一度成了爲人詬病的話題。

  其次,MIS可以按企業內的職能部門劃分模塊。在統一規劃好數據關係,編碼方式和共享的單一數據源後可以按職能模塊分別開發,某些條件不成熟的部門甚至可以不參與MIS系統的運行。

  最後,MIS的作用是向各類管理人員提供更快,更準,更有價值的經過提煉的信息,因此,除了減員增效以外,MIS的經濟效益必須有管理人員的中介才能產生。MIS不會改變或優化物資流和增殖流的運行狀態,而應有管理者運用MIS提供的信息來作出相應的更有利於企業效益的決策。所以稱爲“信息管理系統”。

ERP與信息流

  ERP實施的目的是對企業內的物質流,資金流,工作流進行最優控制,它理所當然的包括了對信息流的全面地,甚至動態和實時的掌控。根據企業的這些狀態信息和外部的環境信息再加上ERP系統本身的科學理論(如存儲,決策,平衡等)把他認爲最優化的採購,銷售,生產調度以及人員,資金的需求和具體的實施方案全面的提供給管理人員。顯然,這是事關企業生存的根本大計,不是某個部門的孤立信息所能決策的。因此按流程而不是按部門來劃分模塊是它的一個特徵。

  ERP直接對物資流進行操作,即直接參與或指導了企業內物資形態轉化的增值活動(如在棉紡織行業是原棉,棉條,粗紗,細紗等的轉化增值),勢必將深入到企業管理的底層元素上。而現行的ERP系統大多是依據某些管理思想或模式來設計的,那麼與原來的帶有行業特點的管理流程就不可能完全吻合,爲了迎合這個新的管理思想,企業內相應的業務流程也就不得不作出相應改動。同時,也正因爲ERP與物資流的緊密耦合,ERP系統的軟件就不可能是按部門來劃分模塊。

  ERP是一個整體推進的綜合系統,它不僅要求物質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有機統一,要求全員,全流程的協調運作,更重要的是它所產生的計劃,調度,需求方案也必然是企業內各層次人員必須執行的實際方案,而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參考意見。否則企業資源計劃將是一句空話。

  ERP系統必須有資金的參與。無論是物質形態的增值,生產能力的平衡還是計劃調度的優化,最終都將表現在資金上。因此,一個剝離了財務的系統就不可能是ERP,資金流實際是系統幕後的主線。現在有不少管理系統採用接口的方式與商品財務軟件進行數據交互,這當然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解決了實際應用中的難題,節約了開發成本。但是,這不是無縫的集成,它不能做到物資流與資金流的同步運行,也無法對某一筆資金髮生或異動進行深層的數據挖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