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7層模型每層的作用

OSI共7層,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 應用層  應用層是網絡可向最終用戶提供應用服務的唯一窗口,其目的是支持用戶聯網的應用的要求。由於用戶的要求不同,應用層含有支持不同應用的多種應用實體,提供多種應用服務,如電子郵件(MHS)、文件傳輸(FTAM)、虛擬終端(VT)、電子數據交換(EDI)等。主要協議有,FTP(21端口),SMTP(25端口),DNS,HTTP(80端口).
  • 表示層    表示層的作用之一是爲異種機通信提供一種公共語言,以便能進行互操作。這種類型的服務之所以需要,是因爲不同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使用的數據表示法不同。例如,IBM主機使用EBCDIC編碼,而大部分PC機使用的是ASCII碼。在這種情況下,便需要會話層來完成這種轉換。其他功能例如數據加密,數據壓縮。
  • 會話層 會話層提供的服務可使應用建立和維持會話,並能使會話獲得同步。會話層使用校驗點可使通信會話在通信失效時從校驗點繼續恢復通信,即對信息的交互實現控制。這種能力對於傳送大的文件極爲重要。
  • 傳輸層 傳輸層是兩臺計算機經過網絡進行數據通信時,第一個端到端的層次,具有緩衝作用。當網絡層服務質量不能滿足要求時,它將服務加以提高,以滿足高層的要求;當網絡層服務質量較好時,它只用很少的工作。傳輸層還可進行復用,即在一個網絡連接上創建多個邏輯連接。傳輸層也稱爲運輸層。傳輸層只存在於端開放系統中,是介於低3層通信子網系統和高3層之間的一層,但是很重要的一層。因爲它是源端到目的端對數據傳送進行控制從低到高的最後一層。提供端到端的服務,所謂端到端,指的是協議裏面標示了一個源端口號和目的端口號,用源端口號和目的端口號可以唯一的而且在全網內標示一個進程。協議有:UDP/TCP。網絡設備:傳輸層及傳輸層以上都用網關進行互聯。
  • 網絡層 網絡層的產生也是網絡發展的結果.在聯機系統和線路交換的環境中,網絡層的功能沒有太大意義.當數據終端增多時。它們之間有中繼設備相連。此時會出現一臺終端要求不只是與唯一的一臺而是能和多臺終端通信的情況,這就是產生了把任意兩臺數據終端設備的數據鏈接起來的問題,也就是路由或者叫尋徑。另外,當一條物理信道建立之後,被一對用戶使用,往往有許多空閒時間被浪費掉。人們自然會希望讓多對用戶共用一條鏈路,爲解決這一問題就出現了邏輯信道技術和虛擬電路技術。網絡層以及網絡層以下的各層提供點到點的服務,即提供網絡中各個主機之間的數據通信。協議有:IP/ICMP/IGMP/ARP/RARP.網絡設備有:路由器(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是,A如果要和B通信,A和B通過路由器互聯,A從自己的傳輸層接受到加了TCP/UDP協議頭的數據,然後加上IP協議,交給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加上幀頭後交給物理層傳輸,當路由器接受到A發過來的數據時,依次拆包,並交給路由器的網絡層,網絡層根據IP地址找到轉發端口,然後在檢查B和A各自所處的網絡協議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路由器拆包後再按照B的網絡協議進行依次打包,最後傳輸給B),三層交換機。
  •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可以粗略地理解爲數據通道。物理層要爲終端設備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其連接。媒體是長期的,連接是有生存期的。在連接生存期內,收發兩端可以進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數據通信。每次通信都要經過建立通信聯絡和拆除通信聯絡兩過程。這種建立起來的數據收發關係就叫作數據鏈路。而在物理媒體上傳輸的數據難免受到各種不可靠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差錯,爲了彌補物理層上的不足,爲上層提供無差錯的數據傳輸,就要能對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數據鏈路的建立、拆除,對數據的檢錯、糾錯是數據鏈路層的基本任務。網絡設備有:網橋(網橋工作原理是:1)作用是:網絡互連中起到數據接收、地址過濾與數據轉發的作用,它用來實現多個網絡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2)網橋主要用來連接兩個局域網,通過數據鏈路層的MAC地址判斷是否將接收到的數據幀進行轉發。主機A和主機B要通信,當網橋收到A發過來的數據後,根據MAC地址和網橋自身軟件所維護的一張地址表來判斷A和B是否在同一個局域網中,如果在同一局域網則丟棄接受到的幀,如果不在則原封不動的轉發給B所在網絡),交換機。多個口的網橋就是交換機。
  • 物理層 爲數據端設備提供傳送數據的通路,數據通路可以是一個物理媒體,也可以是多個物理媒體連接而成.網絡設備有:中繼器和集線器。多個口的中繼器就是集線器(例如:雙絞線的傳輸距離是100M超過整個長度信號就有衰竭不能正常通信,這時我們需要中繼器起到擴大信號的作用!)。
總結:OSI7層協議,用戶A和B進行FTP通信時,首先A激活應用層的21端口,要求對自己提供文件傳輸服     務,21端口激活後,把數據發給表示層,表示層對數據進行加密、壓縮,之後表示層再把數據交給會話層,會話層建立一次回話和結束一次回話,但是建立會話,結束會話,自己不去實現,只進行會話管理,具體會話的建立需要傳輸層實現,傳輸層選擇一種建立連接的方式,TCP/UDP,但是它還是沒有建立連接,只是選擇了一種建立連接的方式,然後加上協議頭部,交給了網絡層,網絡層爲這次會話選擇路由,加上協議頭部並交給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才真正的負責建立這次會話,建立這次連接,加上幀頭後交給物理層,讓物理層進行比特流的傳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