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爲什麼獲得不了諾貝爾獎

中國爲什麼獲得不了諾貝爾獎  

中國人很多,所以中國聰明人也很多,接近14億人口的大國。並且中國勤奮也是世界有目共睹的。但是,中國人爲什麼獲得不了諾貝爾獎?這個困擾溫家寶總理,以及中國千萬學者的問題,一直沒有答案。今天看到潘建偉院士的個人經歷後,我終於恍然大悟了! 很早以前,中國的社會因爲過於貧窮,國家急於發展,於是政府鼓勵發展經濟,解決溫飽。後來隨着國家的綜合國力增強,在短短的20幾年裏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了。但是中國的貧富差距卻在不斷變大,爲了縮小貧富差異,中國大部分中低收入者,把人生的第一目標設爲賺錢,一切都是爲了錢。(當然也應爲國家社會體制不健全),功利心變得很重。連許多大學的教授,老師都在下海,賺錢。整個社會都是這樣。(整天想着怎麼一夜暴富,怎麼賺快錢。)

大家設想一下,如果牛頓是一心想賺錢,每天接收各種工程項目的化,那麼蘋果砸在他頭上,他還有機會想到萬有引力的定律嗎?估計也會和我們這些俗人一樣,撿起來把蘋果吃掉了把!因爲擺在他面前的還有大量的項目要實施,還有大把的錢沒有賺到呢。 關鍵來了:中國社會,對科學失去了強烈的好奇心!

中國的教育目前還處在,古老的歐式教育方法,及什麼都學,其中心思想是你學的對你以後也許會用到。並且對課程的安排的非常滿。(什麼都學,且填鴨式的)。很多學生會問,這麼複雜的東西學了有什麼用,對我賺錢有幫助嗎?也沒有對所學的東西發自內心的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大量的課程反而干擾了學生真正的好奇心。功利心太強了。學生甚至都沒有反思過,他們學的東西正確與否。

科學不是能用金錢想買就能買到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