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芯”事件,當代大學生如何創新

從“中國芯”事件,當代大學生如何創新

前言:這是應邀學校參加省級創新創業的發言稿,還未修改,分享下心得。

        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禮曾說過“中國科技一直在進步,但一直以跟蹤模仿爲主,“跟蹤模仿”某種程度已成爲思維定式,需要轉型,只有轉型成功,中國世紀纔會真正來臨”。
        創新,一直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如果沒有“工匠精神”式的創新,那麼我們,或許我們的社會也不會在科技道路上真正發展。
        前不久美國商務部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元器件,時間有可能長達 7 年。與此同時,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也發出最新的建議,警告電信行業不要使用中興的設備和服務。此外,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還對中興通訊處以 3 億美元罰款。簡單來說,7 年以內,中興再也不能採用任何來自美國的零件和技術來生產產品了。由於該事件的發酵, 中國芯到了前所未有的緊迫程度,也被放到了史無前例的戰略高度。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幡然醒悟,我的祖國必須不斷創新,才能屹立於世界之巔。
        “工匠精神”式的創新不僅是一種創新能力的體現,更是一種落地於實踐的態度。作爲大學生的我們,如果每天只接觸着基礎科學,兩耳不聞天下事,這是不可取的,也是錯誤的做法,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應在是有朝氣的,是有所擔當的,國家的榮辱就是我們的榮辱。除了更好的學習科學知識之外,更要樹立理想的人生目標,將知識和實踐結合,學以致用,爲社會,爲國家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大衆創新,萬衆創業”,是我國一直提倡,鼓勵大學生的政策。創業,不僅僅是寫寫策劃書,搞個方案等,最重要的是落地於現實,將自己的想法實踐於生活。在我們周圍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店鋪,比如衣服店,火鍋店等,如果單純通過像這樣的創新創業,我覺得我們國家的發展還有很長路要走。蒸汽機的出現,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使得我們進入了“電氣時代”,計算機等技術的興起,產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們不難發現,每次顛覆性的改變都是技術性的創新,所以一個社會,或者一個國家的進步必須要依靠於技術的革新,才能不斷進步。
        對於當代大學生而言,我們不僅僅要創業,更要執着於創新。錘子科技CEO羅永浩一直在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從不模仿,堅持顛覆性的革命設計,使得每一步手機都是非常經典的展現在我們眼前。我覺得這纔是我們應該做的,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多加思考,帶有批判性思維看待事物,而不是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應該禮賢下士,虛心求教;在工作過程中,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提高效率。
        由於科技的不斷進步,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也應該深入學習,到更高的平臺上去深造,在科研過程中,將自己的科研結果進行轉化,服務於社會,促進發展。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爲一名大學生,要時刻與國家共進退,時刻保持服務於國家的熱情,不斷努力學習,積極創新,創造祖國更好的未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