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換熱器原理及計算

1 對流換熱基礎
1.1 傳熱過程概述
1.2 影響對流傳熱的因素
1.3 對流換熱的求解途徑
1.4 單相流體自然對流換熱計算
1.4.1 大空間自然對流
1.4.2 有限空間的自然對流
1.5 單相流體強制對流換熱計算
1.5.1 平壁上的對流換熱
1.5.2 管內對流換熱
1.5.3 環狀通道內的對流換熱
1.5.4 液態金屬的對流換熱
1.5.5 外部橫掠單管和管束的對流換熱
1.6 混合對流換熱
1.7 對流-輻射綜合換熱

2 相變換熱
2.1 凝結換熱分析
2.2 凝結換熱計算
2.2.1 單一飽和蒸汽的冷凝
2.2.2 過熱蒸汽的冷卻和冷凝
2.2.3 冷凝液的過冷
2.2.4 混合蒸汽的冷凝
2.2.5 冷凝器的設計
2.3 沸騰換熱概述
2.3.1 液體汽化的方式
2.3.2 沸騰的類型
2.3.3 沸騰換熱特點及應用
2.4 汽泡形成的過程與條件
2.4.1 汽泡形成的過程
2.4.2 汽泡形成的條件
2.5 泡沸騰
2.5.1 泡沸騰曲線
2.5.2 泡沸傳熱計算
2.6 管內沸騰兩相流型的換熱特點及沸騰圖
2.7 管內沸騰計算
2.7.1 不同換熱區域的劃分
2.7.2 換熱係數的計算
2.7.3 臨街熱負荷和惡化含汽量的計算
2.7.4 管壁溫度的計算
2.7.5 水平管內沸騰傳熱特點
2.8 影響沸騰換熱的因素

3 換熱器傳熱過程的強化
3.1 強化傳熱的途徑
3.1.1 加大傳熱係數
3.1.2 加大平均溫差
3.1.3 採用高效能傳熱面
3.1.4 評價傳熱強化的方法
3.2 單相對流換熱強化的一般分析
3.2.1 自然對流換熱強化分析
3.2.2 強制對流換熱強化分析
3.3 加大擾動強化對流換熱的方法
3.3.1 攪拌
3.3.2 受熱而振動
3.3.3 流體的脈動或振動
3.3.4 靜電場強化傳熱
3.3.5 加裝摺流板
3.3.6 粗糙壁面
3.3.7 添加物
3.3.8 旋轉流動
3.4 添加劑強化傳熱
3.4.1 氣流中加入少量固體顆粒
3.4.2 液體中加入固體顆粒
3.4.3 氣流中噴入液滴
3.5 凝結換熱和冷凝器的強化
3.5.1 不斷排除不凝性氣體或提高蒸汽流速
3.5.2 加裝中間泄液裝置
3.5.3 蒸汽噴注壁面
3.5.4 控制冷卻介質流速或換熱係數
3.5.5 控制冷凝負荷
3.5.6 珠狀凝結
3.5.7 高效能冷凝面
3.5.8 流體振動和電磁場作用
3.6 沸騰換熱的強化和惡化的防止
3.6.1 合理選擇參數
3.6.2 薄膜蒸發
3.6.3 採用粗糙壁面-螺紋管等
3.6.4 添加物擾流器-麻花鐵等
3.6.5 表面處理
3.6.6 添加劑
3.6.7 外力場作用

4 換熱器的結構和特性
4.1 管殼式換熱器
4.1.1 固定管板式換熱器
4.1.2 浮頭式換熱器
4.1.3 U形管式換熱器和套管式換熱器
4.2 翅片管和翅片管換熱器
4.2.1 翅片管的結構
4.2.2 翅片管的工作特性
4.2.3 翅片管的應用
4.2.4 翅片管的傳熱計算
4.3 板式換熱器
4.3.1 基本結構
4.3.2 工作特點和應用場合
4.3.3 傳熱計算
4.4 螺旋板式換熱器
4.4.1 結構
4.4.2 工作特點和應用
4.4.3 結構設計要點
4.4 傳熱計算
4.5 板翅式換熱器
4.5.1 構造和工作原理
4.5.2 工作特點
4.5.3 結構設計要點
4.5.4 傳熱計算和阻力計算
4.6 板殼式換熱器
4.6.1 構造和工作原理
4.6.2 工作特點
4.6.3 結構設計問題
4.7 蓄熱式換熱器
4.7.1 結構和工作原理
4.7.2 迴轉式空氣預熱器的工作特性
4.7.3 設計計算問題
4.8 直接接觸式換熱器
4.8.1 工作特點和傳熱原理
4.8.2 混合式換熱器的型式及應用
4.9 熱管
4.9.1 熱管的結構
4.9.2 熱管工作原理和傳熱過程
4.9.3 熱管的工作特點及應用
4.9.4 熱管計算
4.10 特殊型式的換熱器簡介
4.10.1 多孔換熱器
4.10.2 離心式換熱器
4.10.3 石墨換熱器
4.10.4 聚四氟乙烯換熱器
4.10.5 玻璃換熱器
4.10.6 稀有金屬換熱器

5 換熱器設計
5.1 概述
5.2 管殼式換熱器的標準和基本參數
5.3 操作條件的確定
5.3.1 流速和允許壓降的選取
5.3.2 介質壓力,溫度和換熱終溫的決定
5.3.3 平均溫差的決定
5.3.4 管程和殼程介質的確定
5.4 管殼式換熱器的結構設計
5.4.1 管子設計
5.4.2 管板設計
5.4.3 管箱和管程分程
5.4.4 殼體,殼側分程和折流板的設計
5.4.5 分流換熱器的採用
5.4.6 進出口管的設計
5.5 管殼式換熱器的熱補償問題
5.5.1 熱補償的概念
5.5.2 熱補償的方式和措施
5.5.3 溫差應力的計算
5.5.4 管子拉脫力的計算
5.6 換熱器振動問題
5.6.1 振動的危害及起因
5.6.2 對付振動的措施
5.7 換熱器的熱損問題
5.7.1 換熱器的蝕損問題
5.7.2 金屬腐蝕的原因與類型
5.7.3 對付腐蝕的措施
5.8 高溫高壓管殼式換熱器的設計特點
5.8.1 型式選擇
5.8.2 結構設計問題
5.8.3 材料選用
5.9 換熱器設計中的污垢問題
5.9.1 污垢的影響
5.9.2 污垢的種類,形成及處理方法
5.9.3 污垢熱阻或污垢係數
5.10 管殼式換熱器的傳熱計算
5.10.1 熱流量計算
5.10.2 傳熱係數和總熱阻的計算
5.10.3 換熱係數的計算
5.10.4 定性溫度及壁面溫度的計算
5.11 管殼式換熱器壓降計算
5.11.1 管程壓降計算
5.11.2 殼程壓降計算
5.12 管殼式換熱器設計中的合理調整
5.12.1 管程流體流態的調整
5.12.2 殼程流體流態的調整
5.12.3 管,殼換熱係數的比較
5.12.4 管殼程壓降的比較
5.13 管殼式換熱器的熱力計算
5.13.1 對換熱器計算的研究
5.13.2 換熱器計算的一般程序
5.13.3 管殼式換熱器計算示例
5.14 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
5.14.1 結構
5.14.2 工作特點和應用
5.14.3 結構設計
5.14.4 換熱係數的計算
5.14.5 平均溫差的計算
5.14.6 壓降計算
5.15 傳熱單元數法
5.15.1 換熱器效能和傳熱單元數
5.15.2 E和NTU的關係
5.15.3 E-NTU法和LMTD法的比較

附錄
1 常用單位制及其換算表
2 幹空氣的熱物理性質
3 煙氣的熱物理性質
4 氣體的熱物理性質
5 幹飽和水蒸氣的熱物理性質
6 飽和水的熱物理性質
7 幾種飽和液體的熱物理性質
8 常用固體材料的熱物理性質
9 指數函數和雙曲函數表
10 溫差校正係數φ
10.1 多程折流式換熱器φ值
10.2 錯(交)流式換熱器φ值
10.3 煙道中受熱面φ值
11 物體的黑度
11.1 常用材料的黑度
11.2 低溫下某些材料的黑度
12 管殼式換熱器的傳熱係數
12.1 管殼式換熱器的傳熱係數
12.2 套管式換熱器的傳熱係數
12.3 板式換熱器的傳熱係數
12.4 螺旋板式換熱器的傳熱係數
12.5 一側或兩側爲氣體的換熱設備
13 污垢熱阻
13.1 污垢層導熱係數
13.2 水的結垢熱阻
13.3 一些液體的污垢熱阻
13.4 氣體及蒸汽的污垢熱阻
13.5 概略判斷水垢的A,B,C,D
14 殼程壓降結垢影響矯正係數
15 當量直徑計算方法
16 固定式管板換熱器基本參數
17 浮頭式換熱器基本參數
18 浮頭式冷凝器系列基本參數
19 升溫降壓表
20 換熱器管板設計中管數計算表
21 固定式管板式換熱器管板圖及尺寸
21.1 固定式管板式換熱器管板圖
21.2 固定式管板式換熱器管板尺寸
22 浮頭式換熱器固定管板圖及尺寸
22.1 浮頭式換熱器固定管板圖
22.2 管徑φ25 的浮頭式換熱器固定管板尺寸
23 管徑φ19的浮頭式換熱器固定管板尺寸
24 浮頭式換熱器浮動管板圖及尺寸
24.1 浮頭式換熱器浮動管板圖
24.2 管徑φ25的浮頭式換熱器浮動管板尺寸
25 管徑φ19的浮頭式換熱器浮動管板尺寸

參考文獻 換熱器的原理及計算 朱聘冠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