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大火是這樣燒起來的!

“大學不應該作爲專修學問的象牙塔,它要成爲開發和應用科技成果的大本營。”


從19世紀末直到本世紀50年代以前,這個名叫聖克拉拉的地方,還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附近一處不起眼的水果產地,氣候溫暖宜人,到處栽滿了梅樹。小鎮裏木製的酒巴間小樓,高聳入雲的胡楊樹,就象是美國西部電影裏復現的風情。

然而,這裏卻與電子技術有天然的淵源。當年德·福雷斯特試驗電子管放大電路,正是在這一地區的帕洛阿託(Palo Alto) 取得最後成功。當1971年《微電子新聞》編輯霍夫勒(D. Hoefler)將此地命名爲“硅谷”時,這裏已經變成了微電子技術的發祥地和計算機革命的搖籃。

硅谷的崛起主要得益於斯坦福大學,100多年前,美國鐵路大王斯坦福(L.Stanford)爲悼念早逝的獨子小李蘭·斯坦福,創建了這所莘莘學子們嚮往的大學。他斥巨資購買了5萬公頃的大片牧場作爲大學校園,校址就選在帕洛阿託。

30年代初,弗雷德裏克·特曼(F.Terman)電氣工程系教授身份出任斯坦福大學副校長。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導師正是第一臺模擬計算機的發明者布什。布什對學生們一再強調:“大學不應該作爲專修學問的象牙塔,它要成爲開發和應用科技成果的大本營。”特曼走馬上任後, 把這一思想付諸實施,決心從老斯坦福贈予學校的土地中劃出579英畝,創建一個高科技的“斯坦福研究園區”——以斯坦福大學爲中心,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工業園區,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硅谷”,特曼也因此被公認爲“硅谷之父”。
1939年元旦,特曼的兩位學生休利特(W.Hewlett)和帕卡德(D.Packard),在帕洛阿託自己住宅後的一個簡陋的汽車庫裏, 用僅有的538元資金開始創業,並且以擲硬幣的方法決定誰的姓氏放在前面,從而創建了硅谷第一家公司——惠普(HP)公司,開創在汽車庫裏創業之河。

特曼建議惠普公司把音頻振盪器作爲惠普的第一個產品,售價僅54美元。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名叫HP200A的小產品很快有了訂單。恰好碰到迪斯尼樂園拍攝電影《幻想世界》急等着使用, 他們一下就賣出8臺,使惠普公司創業第一年站住了腳跟。不久他們又研製出許多電子測試儀器,業務不斷擴大。1941年,公司年銷售額已超過了10萬。

在休利特和帕卡德領導下, 以538元起家的惠普公司,1997年已是員工12萬,擁有電子和電腦產品數萬種,僅計算機產品的營業收入就達到355億美元,僅次於藍色巨人IBM,無可爭議地位居電腦行業第二名。1989年,休利特和帕卡特創業的汽車庫,作爲“硅谷誕生地”而被確定爲加利福尼亞州歷史文物。

有惠普做榜樣,特曼播下的火種逐漸燃成燎原之火。1951年,斯坦福大學畢業生瓦里安(R.Varian和S.Varian)兄弟,以他們發明的調速管爲主要產品創建了瓦里安公司,租借了工業園4英畝土地,修建了硅谷第一座建築。到1955年,有7家公司來硅谷辦廠,1960年增加到32家。當1965年斯坦福研究園區正式建立時,這裏已經集中了近70家高新技術企業,大都與硅晶體管和硅集成電路芯片關係密切。本世紀80年代,硅谷雲集了近3000家電子、電腦企業;90年代後期,這類公司竟超過了7000家。新聞記者驚訝地寫到:“這裏的人遠遠不只是把沙子變成黃金,他們是在把沙子變成智能”。


原文:http://it.dgzx.net/xszp/4cmgames-own/web/gz/g26ld/xxdd/ggzhh.ht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