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哥的linux私房菜 基礎篇》第三章學習筆記

第三章主機規劃與磁盤分區

          磁盤的第一個扇區主要記錄了兩個重要的信息,分別是:

         1.主要啓動記錄區(MasterBoot Record, MBR):可以安裝開機管理程序的地方,有446bytes;2.分割表(partition table):記錄整個硬盤分割的狀態,有64bytes

 

         磁盤默認的分割表僅能寫入四組分割信息

         分隔槽的最小單位是磁柱(cylinder)

         當系統要寫入磁盤時,一定會參考磁盤分佈表,才能針對某個分隔槽進行數據處理

 

         分割的作用:數據的安全性,每隔分隔槽的數據時分開的,例如重裝系統進入C槽進行操作,對其他槽無影響;系統的效能考慮,由於分隔槽將數據集中在某個磁柱的區段,則在查找或讀取這個分隔槽時,搜尋範圍更小,由於數據集中了,將有助於數據讀取的速度與效能。

 

         由延伸分割繼續切出來的分隔槽,就被稱爲邏輯分隔槽(logical partition)。由於邏輯分隔槽是由延伸分割繼續分割出來的,所以他可以使用的磁柱範圍就是延伸分割鎖設定的範圍。

 

         主要分割、延伸分割與邏輯分割的特性:

         主要分割與延伸分割總和最多有四筆(硬盤的限制);

         延伸分割最多只能有一個(操作系統的限制);

         邏輯分割是由延伸分割持續切割出來的分割槽;

         能夠被格式化後,作爲數據存取的分割槽爲主要分割與邏輯分割。延伸分割無法格式化;

         邏輯分割的數量依操作系統而不同。Linux中,IDE硬盤最多有59個邏輯分割(5號到63號),SATA硬盤則有11個邏輯分割(5號到15號)

        

         整個開機流程到操作系統之前的動作:BIOS->MBR->開機管理程序(boot loader)->核心檔案

 

         Bootloader的主要任務:

         提供選單:可選擇不同的開機項目,多重引導的重要功能

         載入核心檔案:直接指向可開機的程序區段來開始操作系統

         轉交其他loader:將開機管理功能轉交給其他loader負責。開機管理程序除了可以安裝在MBR之外,還可以安裝在每個分隔槽的啓動扇區(boot sector),這個特色造就了多重引導的功能。例如有兩個分割槽分別裝了linux和windows

 

         每個分割槽都擁有自己的啓動扇區(boot sector)

         存放相應系統程序的槽爲系統槽

         實際可開機的核心檔案是放置在各分割槽內的

         Loader只會認識自己的系統槽內的可開機核心檔案,以及其他loader而已;

         Loader可直接指向或者間接將管理權轉交給另一個管理程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