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哥的linux私房菜 基礎篇》第七章讀書筆記(上)--pwd,mkdir,rmdir,PATH,cp,rm,rename,mv

第七章 linux文件與目錄管理  

            根目錄的上一層(..)與根目錄自己(.)是同一個目錄

 

         -代表前一個工作目錄

         ~代表“目前用戶身份”所在的主文件夾

         ~account代表account這個用戶的主文件夾(account是個賬號名稱)

 

         pwd[-P]  顯示當前目錄。參數-P,當該目錄是一個連接文件,那麼使用參數-P則會顯示出實際的路徑。

 

         makdir[-mp] 目錄名稱

         參數 -p 表示可以幫助你直接將所需要的目錄(包含上層目錄)遞歸創建起來

         參數 -m 配置文件案的權限。直接設置,不需要看默認權限。

 

         rmdir[-p] 目錄名稱   刪除“空”目錄

         -p連通上層“空的”目錄一起刪除

         對於不是空目錄,可以使用rm–r 目錄

 

         PATH=”$PATH”:/root   將/root加入到執行文件查詢路徑PATH中。

         echo $path   如ls命令位於/bin/ls下,而我們可以直接用命令ls的原因

 

         cp /var/log/wtmp .   把wtmp複製到當前目錄 “.”

         參數-a,將文件的屬性一起復制過來,包括建立時間、權限等都複製。但是關於所有者、所在組這些信息和用戶有關

         參數-r,用於複製目錄

         參數-l,建立硬鏈接。屬性和源文件一樣

         參數-s,建立軟連接

         參數-u,在目標文件與源文件有差異時纔會複製,常用於備份的工作中

         若複製一個連接文件,直接利用cp命令,複製的是本來的那個連接到的文件;參數-d 纔是複製的這個連接文件,結果仍是連接文件

        

         在默認情況下,cp的源文件和目的文件的權限是不同的,目的文件的所有者通常是命令操作者本身。

 

         rm[-fir] 文件或目錄

         -f就是force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

         -r  遞歸刪除,最常用在目錄的刪除 

         -I  互動模式,刪除之前會詢問是否進行該操作

 

         rm–I bashrc*  *通配符,將開頭爲bashrc的文件名都刪掉

 

         在刪除一個目錄的時候,如果不爲空,則會一直詢問是否要刪除,如果不想讓他出現這個信息,可以使用:

         \rm–r /tmp/etc   在命令前加一個\,可以忽略掉alias的指定參數。

 

         touch文件  創建一個空文件

        

         對於刪除一個以“-”開頭的文件,直接刪是不行的,因此可以利用命令:

         rm./-aaa-  也可以: rm -- -aaa-

 

         rename命令也是更名,不過更快捷,可以一次更名多個文檔(針對有公共名字部分)例如man rename裏面的例子:

         giventhe  files  foo1, ...,  foo9,  foo10, ...,

      foo278, the commands

              rename foo foo0 foo?

              rename foo foo0 foo??

      will turn them into foo001, ..., foo009, foo010, ..., foo278.

      And

              rename .htm .html *.htm

      will fix the extension of your html files

 

         mv還可以將多個文件移動到一個目錄中:mv filename1 filename2 directory

 

         取得路徑的文件與目錄名稱命令basename與dirnam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