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移動廣告收入的祕密

From: http://blog.guohead.com/2011/05/secret-of-mobile-ad-networks/

開發者是移動互聯網中最重要的內容生產者,但卻在產業鏈的底端,果合希望通過此篇文章能夠使開發者更瞭解廣告平臺的祕密,合理提升收入,將更多精力放在產品上而不是和廣告平臺博弈,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與優質行業夥伴一同建立一個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狀態。

廣告樣式

Banner:banner是目前最普及的廣告形式,各家廣告平臺都支持這一形式。

Interstitial ads(插播式廣告):在廣告設計上有更多的空間,該方式受到品牌廣告主青睞,主要以CPM計價,價格較高。但是由於影響用戶體驗,因此展示的次數不宜過多。

Rich media:富媒體廣告,包括視頻,互動的Flash等。

計費方式

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 每千次展示成本。CPM是最常用的網絡廣告定價模式之一,手機廣告並不常用。

CPC:cost per click 每次點擊的成本。根據廣告被點擊的次數收費。手機廣告最常用和廣泛認可的計費方式。

CPA:Cost Per Action 促成每次行動成本。行動通常包括註冊,下載,完成問卷等。有時候一個CPA價格可以高達10元以上,但是這和轉化率是成正比的。

CPS:cost per sale 每次銷售成本。比如你的用戶完成一次淘寶購物,淘寶會給你一定分成。但這種通常無法監控,數據掌握在電商手中。可以選擇一些信譽好的電商。

eCPM:Effective cost per one thousand impressions 每千次有效收入,本質上說eCPM是把其他計費方式CPM化。eCPM=收入/展示數× 1000

其他

CTR:click through rate 廣告點擊率, CTR=click/impressions。

Fill Rate:填充率或展示率,fill rate=實際展示/請求。

Request:app發出的廣告請求。

廣告平臺的祕密

分成比例:經常會看到某某廣告平臺和開發者3,7分成,2,8分成之類。但開發者往往不知道這個分成的基礎是多少,又何談分成?這基本上是扯淡。

填充率90%+:這是又一個謊言,如果只有不到10只廣告,用戶天天看到這幾隻廣告點擊率也會降低。曾有一個案例是iAD以25%的填充率的收入擊敗Admob的95%填充率的收入,某些情況下填充率並不是影響收入的關鍵因素。

eCPM:這個纔是王道。eCPM有兩個關鍵的因素,CPC*CTR,這是個綜合因素,請一同考慮,單純的CPC高是沒用的。

扣量:通常廣告平臺都會有去重和防作弊的算法,會減掉部分非正常點擊,但是這個減掉的比例是關鍵因素,減掉太多就不正常了。開發者可以通過廣告平臺的數據透明度選擇優質廣告平臺。

點擊率倍減定律:展示量越小,廣告平臺上統計的無效點擊越少,展示量越大,廣告平臺上統計的無效點擊越多。比如30,000展示量,點擊率可以達到1%,但是300,000展示量,點擊率也就只有0.6%-0.7%,如果展示量達到3,000,000,點擊率可能連0.1%都不到了。(此定律來自移動廣告教父coolcod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