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

   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理論介於模式和方法論之間,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方法理論,這種方法是在蘇聯產生(蘇聯當着國家機密保密了40餘年),上個世紀80年代(有說90年代初)才傳入西方,在西方得到了廣泛研究和應用.近10年來纔在中國傳播,但傳播力度有限,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我覺得還是與我們的"世界加工廠"的定位有關,當然也與我們傳統文化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本來就是輕視自然科學的,官本位始終是滲入我們骨子裏的觀念,中國的哲學要麼向玄學發展(比如,易經的研究),要麼就向空洞的口號發展而不食人間煙火,實用指導性非常差.真正的方法論和哲學研究非常少,當然,也不是沒有,錢學森的系統控制論還是非常有水平的.但中國的教育比較悲哀,這種方法論的東西教得少之又少,而且就是教也是空泛的理論,不結合實踐.馬哲其實也不錯,它畢竟提供了我們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但我們的教學出發點不是讓我們學會思考,而是避重就輕,斷章取義,給人洗腦.搞得大家一聽到馬哲,要不就頭大,要不就胃疼.
      原來的TRIZ理論雖然非常適合工業產品創新,偏向硬件,但其實對軟件產品來說,也非常適合,畢竟它提供的更多是一種方法.下面來個TRIZ指導下的產品改進:
便籤(紙質)是一種非常好的思考和記事的工具,電子化就成了便籤軟件(材料改變),但開始的便籤只能鍵盤輸入,後面變成了手寫(觸摸或者手寫筆)(改變輸入方式),本質是圖片識別,再結合文字識別,公式識別,文字+公式+圖片混合排版(多種技術結合),形成與紙質便籤一樣功能,但更加方便和更容易識別(文字+圖片),擴大屏幕,可以形成電子黑(白)板,再加上音頻.如果輸入改爲音影(輸入方式更高級),屏幕改成投影(改變輸出方式).....

     TRIZ理論實踐方法就是列出要發明產品的關鍵特性,然後依據現有成功的發明原理,從材料,形狀,輸入,輸出等各個方面去改進這些產品的特性,以達到預期的產品結果,因此TRIZ理論的本質其實是一種利用現有方法的重新組合利用法,所提供的40種(還在增加)發明原理是基本的,當然這些方法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線性,因此提供了這40種方法組合所帶來的作用矩陣.比起傳統的重複試錯法來說,效率高很多,成本低很多.而且遵循着這種思路,如果總結出更多的基本原理和他們之間的作用關係(換成電腦模型),很多發明問題的解決將會更加容易.其實TRIZ理論在蘇聯和西方的應用都是非常成功的,效益非常明顯,在這種方法的指導下,專利估計在大幾百萬級,是西方很多大公司的產品工程師的必備技能.作爲程序員,對於這樣一種產品發明問題解決理論和方法,瞭解一下也是非常好的,可以借鑑到軟件產品的研發中來.

當然,因爲是初學,不完全能掌握,而且所舉例子也未必恰當.大家看後可以去了解了解.本文的目的就達到了.

學習很重要,但拓展思維,學習學習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重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