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INK與JTAG的區別

調試arm,總要遵循arm的調試接口協議吧,jtag就是其中的一種。當仿真時,iar,keil,ads等等都有一個公共的調試接口,RDI就是其中的一種,那麼我們如何完成RDI-->arm調試協議(JTAG)的轉換呢?有兩種做法:

 

1.在電腦上寫一個服務程序,把keil,ads,iar中的RDI命令解析成相關的JTAG協議,然後通後一個物理轉換接口(注意,這個轉換隻是電氣物理層上的轉換,就像RS232那樣的作用)發送你的的目標板。h-jtag就是這樣的。h-jtag的硬件就僅是一個物理電平的轉換接口,所以很簡單。而電腦中裝的h-jtag軟件就是前面說到的服務程序,負責協議轉換的。

 

2。另一種做法,就是做一個板,用此板直接接收來自keil,ads,iar等軟件的調試命令,由此板做rdi->jtag協議的轉換。然後與目標板通信,這就是jlink的工作原理。

 

      由上可以看出h-jtag由於是軟件作協議轉換的,所以速度較慢,但是硬件簡單。而第二種方法的jlink一般帶一個強勁的CPU,作硬件協議轉換,把以硬件複雜,但速度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