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不選擇軟件測試?

今天看到《法制晚報》的一條頭版新聞“英語、計算機連續3年找工作最難”,這裏面說“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持續走低,且薪資較低的專業中綜合考慮前10個專業,爲高失業風險型專業:動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技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我就感到很納悶了,原來我們那個年代最火的專業,現在卻是就業最差的專業。

       想當初,我們在高考前,詢問老師報哪個專業,老師很嚴肅的跟我們說:“想找好工作,就學計算機或數學,當工程師;要麼學英語,做個外交官,不行就學生物工程,以後做生物醫藥工作者”。記得那個時候我們都感覺到老師說的很神聖,也很對;每個人爲了將來,都報計算機、生物工程、英語當時最熱門的專業,有的同學在錄取時,因不是最理想的專業而沮喪。

       再想想現在,計算機、英語成了找不到工作的專業了,實在是想不通。

      從事教育這麼多年,教了無數批學生,現在工作都還不錯。也有很多是趕上擴招,但也找到不錯的工作,目前的發展還是很好。

      我們現在很多學生,都侷限於所學的專業,感覺什麼掙錢高,什麼就是好專業。我也不否認好專業確實能給你們帶來好的回報,畢竟學了這麼多年,也該是回報的時候了。但計算機和英語專業絕對是好專業,也是發展前景不錯的專業,問題的關鍵所在或者是癥結所在是這兩個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材,包括老師的經驗是導致學生最後沒有好工作。我問過好多後來跟我學軟件測試的學生,我20年前學的教材,他們還在學,我20年前學的到現在都不知道扔到哪個旮旯的數據庫語言,現在還在講。

      計算機和英語都是實踐性的專業,沒有知識上技術上的更新,沒有實際的鍛鍊,跟不上目前的技術或環境的發展,肯定要遲早被淘汰的。

      在做軟件測試培訓多年後,才感覺,專業說不重要,其實也很重要。就那軟件測試來講,沒有計算機基礎,沒有軟件開發技術,以後軟件測試行業的提升,相對就要慢些;沒有英語基礎,國外項目做不了。所以,當企業要軟件測試人才的時候,很多人不瞭解,也不理解,因爲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認知,也不知道這個行業的發展怎麼樣,所以對軟件測試工作很抵觸,也不想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因爲這個行業,是個新興的行業,也是由於整個全球軟件技術的發展,和全球一體化後帶來的企業發展機遇。目前,絕大多數軟件企業都會爲了節省成本,而把產品外包給某個下游企業去做研發或測試,像國際大公司,IBM、微軟、HP、ADBOBE都把相關的產品研發與測試外包給國外公司,以前在印度,由於印度的語言優勢和技術水平,使得他們能獲取更多的項目,但隨着這幾年國際金融風暴的出現,印度軟件業成本的增長,國外巨頭軟件企業都紛看好中國這個人才大市場,也看好中國具有很多素質高的工程師。所以在短短的幾年,東軟、中軟、海輝國際、博彥科技、文思創新、軟通動力等國內大型軟件服務外包企業都具有了幾千人的規模。

      本地化測試、國際化測試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目前除了4家大型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外,像萊博智、香港真意等急缺外語能力強的軟件測試人才。

      所以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要抓住好的機遇,要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要跟得上時代的發展,要與時俱進,纔能有所突破,纔能有更好的發展。現在軟件測試行業缺大量的黑盒測試人才、白盒測試人才、自動化測試人才、WEB測試人才、行業(遊戲、手機、金融、通信、鐵路、電力、軍工、航空航天等)測試人才。

       睜大眼睛,找準方向,大膽前進,你的未來不是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