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值管理

在你的團隊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 成員A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努力,也覺得自己工作的成效還不錯,但是績效評定的結果卻讓他不那麼滿意
  • 評職稱或者職級的時候,成員B對評委給出的評定意見不那麼認同,覺得評委低估了自己,沒有正確的評估自己的能力

上面兩種情況的頻繁發生,A和B就總會認爲自己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從而在內心產生挫敗感、積怨等一系列負面情緒,進而演化成消極怠工、離職等等,將會對團隊成員的穩定性造成極大的影響。

這個是爲什麼呢?

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心理學研究,大部分人其實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對自己的標準在心中有一杆秤。但是人們卻較少的關心別人對同一件事的標準是什麼。這其中就會產生期望值誤差。明明自己覺得已經做的很好了,卻得不到上司、同事的認可。

作爲管理者,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減少此類事情的發生呢?

要關注員工的期望是什麼。管理者應該主動的、坦誠的與成員進行溝通,來了解他們對個人成長、團隊氛圍、薪酬和激勵的期望是怎樣的,並將組織對個人這幾方面的期望告訴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溝通的越清楚,才更能拉近員工期望與組織期望的距離。實際經驗表明,差距越小,員工的滿意度將會越高。

舉個例子,在獎金分配和薪資調整這類較爲敏感的事情公佈之前,應該跟員工進行充分溝通。如果某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成效感覺非常好,而實際的績效評定卻不是如此,這個時候就需跟他溝通他在工作中存在不足的地方,或者是工作成效在組織標準下的差距,來讓他意識到自己做的還不夠好,還有提升的地方,從而降低他的預期。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期望值管理,員工就會在結果公佈的那一刻產生較大的心裏落差 ,引發後面一系列的問題。

當然,對於做的好並低估自己的員工,我們也應該適當讓結果超出他們的預期,從而達到一定的激勵效果。

借用別人說的一段話: 多一些事先溝通,少一些事後突然;多一些雪中送碳、少一些錦上添花;多一些正向引導,少一些漠不關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