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習慣讓你免費學好英語

覺得說的很在理

出處:http://www.tugus.com/bbs_content:137337101373137313731373::

這是現實:我們沒有太好的“學習環境”。我們的母語恰好不是英語,我們身邊的人恰好基本上沒有老外(就算有,遇到“質量”不錯的老外的運氣並不大),我們的老師和教科書都基本上不怎麼樣……  

只能靠自己。  

其實,在今天,絕大多數人如果真的想要開口說英語,其實完全可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給自己裝備上幾本詞典幾本語法書,再養成良好的習慣,已經足夠──這一切的成本相對於各種(效果其實並不可知的)昂貴的培訓班來看,幾近於零。  

第一個習慣:  

無論想到什麼話,都在腦子裏過一遍“這話用英語怎麼說?”比如這一句,你就可以在腦子裏過一遍:“How  to  say  this  sentence  in  English?”如果幹脆說不出來,那就拿出本子記下這句中文;如果基本上能說,但卻不確定自己說的對不對,那就拿出本子記下這句中文,也記下當前想到的英文說法;如果能說出來,那就把這句話反覆多說幾遍,直至完全熟練,能夠脫口而出爲止。其實倒也不見得隨時這麼做,但可以用一切排隊坐車趕路之類的時間碎片來做這種“免費練習”。(In  fact,  you  don’t  have  to  do  this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  utilize  any  time  fragment  to  do  such  ‘Free  exercises’  when  walking,  waiting  lines,  or  sitting  in  a  cab.  比如在想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反覆組織了一下才說清楚。)  

第二個習慣:  

遇到那種你願意用“精煉”、“雋永”、“經典”、“優美”之類的措辭形容的好句子,一定要隻字不差地記下來,進而乾脆背下來。比如前幾天我記下來的這個Thomas  Sowell的句子:“Concentrating  power  is  much  easier  than  concentrating  knowledge.”  這個小習慣非常重要。其實,大多數人甚至在母語使用中都不見得有這類的習慣──也正因如此,他們總是顯得“不善言辭”。首先,以個人腦子裏要有足夠的句子存儲量──管它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句子──才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其次,誰都一樣,90%以上的時間裏,我們要麼在轉述別人說的話,就在琢磨別人說的話。另外,背句子總是比背單詞更有效率──這是鐵律。  

第三個習慣:  

遇到有趣的事情,要用英語講給自己聽。不管那是一個段子,還是一段精彩的文字,還是一個生活中發生的小故事,或一個重要的道理。首先,你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往往是你要用語言(英語)講給別人聽的事情。其次而又因爲你自己覺得有趣,一會兒的翻譯整理過程你自己不會覺得無聊。從三五句話的篇幅開始做起,以後熟練了,就很容易進入“可以長篇大論”的階段。剛開始說得不好沒關係,只要勤練,無論是誰都會進步的。過去寫得不好得,將來經常改善就可以。這事兒的關鍵在於“不要相信自己可以信口開河,信手拈來”──事實上,就算用母語,你也不見得一定做得到。  

第四個習慣:  

增加自己的有效閱讀量。這裏的“有效”兩個字非常重要。閱讀材料是無窮無盡的,而自己的時間精力卻是極端有限的。所以最好選擇那些文字質量好的材料看。讀中文的時候,“讀書”的文字質量就比“讀者”的強,而“知音”就更差一等。同樣的道理,讀英文的時候,“The  Economist”的文字就比“21世紀英文報”的好得多,而大多美劇的劇本(包括字幕)中的文字質量都不見得趕得上“The  Economist”。語言學習多少有點像“計算機處理機制”──輸出取決於輸入。在語言學習中,“模仿”是王道,所以,請珍惜生命,遠離垃圾文字。  

第五個習慣:  

勤查搭配詞典。現在的搭配詞典是基於語料庫分析的,可以告訴你經常用來修飾某個特定名詞的形容詞究竟都有哪些?或者某個特定的名詞常常發出的動作都有哪些?有了搭配詞典,沒有老外陪練又怎麼樣?反正自己都可以查到。牛津有一個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of  English,朗文現代英語詞典第五版中也有搭配詞典,MS  Word的英語助手中也有搭配查詢功能。我個人格外推薦牛津的那一本,甚至常常告訴學生,那個搭配詞典甚至應該“通讀”若干遍纔好──其實內容並不多,總計才八千多個詞條(其中還有相當數量是你幾乎永遠用不到的)。  

第六個習慣:  

通讀至少一本語法書。不學語法是絕對不可行的(這話說了無數遍,就不再囉唆了)。這事兒越早做越好,否則就等於欠債,而這債跟錢債一樣,是有“利息”的,並且同樣是“利滾利”的──很多人在學生時代偷了一下懶,以後竟然一輩子“還不起”。這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胡說八道,誰信誰倒黴──“不用學語法”就是典型。  

第七個習慣:  

能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自己做。無數次遇到這樣的學生:“老師,你能把你的本子給我麼?”這個要求看似無可厚非,但實際上我做不到。首先,我的本子並不只是用來記英文句子的,裏面有無數我並不想讓任何人看到的東西。其次,每個人記筆記的方法都非常不同,我的筆記,別人拿去甚至可能乾脆看不懂。最重要的是,“我想要說的話”和“你想要說的話”實際上更可能毫無交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學不好英語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市面上的任何一本書實際上都“不適用與任何人”──因爲每個人都非常不一樣:真正的巨大差異就是那看似微不足道的1%之區別造成的。相信我,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這也是鐵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