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隨風明今朝


知識通過學習就可以提升,而做人做事卻不是僅靠學習就能夠成爲自己的一部分。起初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可能難免走邯鄲學步的彎路,但無論如何,經歷過都會成長,區別就在於向好的一方面發展,還是不好的一方面。

抱怨是最無能的表現,因爲充實的人生沒有心思去抱怨。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在等着不願意辜負大好時光的人去做,也有太多的人生往事需要沉澱與反思,抱怨不過是把責任推給別人來扛,自己充當了一個逃避的loser而已。

念舊情的人容易傷感,因爲念舊情意味着已經很久不再聯繫。而如果真的這樣想,也是淺薄的,因爲但凡真摯的情誼是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的,所有的虛情假意都具有時效性,像新聞一樣,過期的報紙都放在了不滿塵埃的角落裏,又或者早已經成爲了引火紙。

往事大多是不值得回憶的,也許有很多人不以爲然,甚至會嗤之以鼻。但是真的到了自己身上,很多的人就會發現事實就是如此。好的朋友也會因爲經歷的不同導致格局的千差萬別,格格不入的談話還不如不談,尷尬的見面還不如不見。但也有人說不見豈不是錯失了成長和敘舊的機會?那我要告訴你,知己依然是個稀罕物,要是真的敘舊,請回家看看吧:和你的父母來個秉燭夜談,和你的愛人回味一下曾經的美好,展望一下未來的幸福,或者是陪着孩子做個簡單的遊戲都好。這樣的時間如果你能騰出來,就已經是了不起的舉措了,遠比湊一幫酒肉朋友,胡吃海喝,不找邊際的亂侃胡謅有意義得多。

往事隨風不復返,人生得意在今朝。我們有太少的時間給了身邊最親近的人,卻不知道惜福。花費大筆金錢和時間在一些沒有意義的遊戲、不良嗜好、無意義的聚會上,不知所蹤的豔羨導致的虛榮心爆棚,最終抑鬱的有之,缺愛的有之,麻木不仁的更甚之。

每個人都想成爲獨一無二的王,最後卻只剩下了亡。每個人都是會死的,但是又都回避這個問題,因爲感覺太遙遠,也太不實際。可是心死之後拖着一個美化過後的臭皮囊就是更加可怕,也是更加普及的事情了。因爲不善於利用電子產品,最後被電子產品所俘虜;因爲沉溺於虛擬的世界,而忘了親子關係還需要呵護。於是產生了連鎖效應,下一代稚嫩的心靈受到了刺激,於是變本加厲地模仿,然後超越。一切都來的那麼突然,孩子的叛逆期會提前,會加長,拒絕成長成了又一個麻煩,同時自己受到這個社會淘汰的進度也會加快。

未來不懂得學習知識的人會在技能上落伍,而不懂得心性修養的人會變成行屍走肉。學生不知道爲誰而學習,工人不知道爲誰而工作,每天重複地在折磨和妥協中苟延殘喘,那麼這樣的生活真真的是:夠了!

所以,我們要在當下做一個明事理的人,懂得主觀堅定的行動和客觀理智地反思。任何事情都要想到最積極的一面,往事給我們的都是少走彎路的參考,但不是不代表以後不會走彎路,而是懂得捨棄一切不愉快,走一條心靈溫潤的陽光大道。

你的快樂你知道,你的痛苦也隱藏不了。幸福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也不只是感動,妥協,而是珍惜,是共同成長,是一起面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