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雲協作,看OpenStack起舞

   2006年,27歲的Google高級工程師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亞第一次向Google董事長兼CEO施密特提出“雲計算”的想法,在施密特的大力支持下,Google推出了“Google 101計劃”,並正式提出“雲”的概念。由此,拉開了一個時代計算技術以及商業模式的變革。   從2006到2016,倏然間雲計算已跨過十年。十年間,一切都在發生變化,帶給我們前行的思考和歷練。雲是一個時代,也是一道鴻溝,它引領我們前進,也讓你步入衰亡。我們看到傳統的ICT巨頭們在困惑中轉型、合併——IBM連續數年營收下降,HP分拆,Dell和EMC合併,Oracle的向雲轉變……

    如今國外的Amazon、Microsoft、Google和國內的阿里雲等少數巨頭,已經在公有云領域佔據了絕對優勢,但市場格局並沒有固化。從私有云來看,互聯網+的興起,各行各業都在談發展和轉型,企業雲化進入2.0時代,雲如何體現價值正在越來越多的受到企業和人們的關注和思考。

     公有云企業關注大客戶、行業客戶;私有云注重業務穩定性和連續性;混合雲則強調資源聯動和成本控制。但對於客戶而言,簡單好用穩定就是好的雲。雲本身的技術複雜性來自基礎架構的多維性,解決IT建設的歷史資產和擁抱新型應用,開源協作成爲唯一途徑。

    OpenStack走過六年,成熟和穩定性越來越得到檢驗和肯定,其技術人員和用戶來自於各行各業,全球各地。這種開放、創新、協作的趨勢正是用戶期望看到的。事實上,全球IT團隊都面臨着一個同樣的挑戰,他們迫切地希望從傳統運維模式中解放出來,轉向新的原生雲應用/ DevOps/持續的環境。要跨越傳統與全新IT之間的鴻溝,他們需要藉助集成的混合雲管理平臺來滿足基礎設施、安全性、合規性方面的需求,並實現不同環境及工作負載的可視化和監督。我們欣喜地看到OpenStack擔起了這一重任,爲變革保駕護航。

1、統一管理異構資源層

   OpenStack具有廣泛的異構支持能力,可提供完整的、簡化的、總體擁有成本最優的混合架構管理平臺,確保在一個整合的平臺上通過開放的API,將傳統IT和

   各種虛擬環境以及主流的公有云、私有云納入管理範疇,並可根據工作負載屬性靈活自如地調度資源;開放性則使企業可以防止被單一廠商和技術鎖定,同時還可兼顧安全、性能及合規性問題,使企業可以更自信地應用雲服務加速業務創新。

2、強大的統一流程調度

   隨着雲的興起,使用基於OpenStack構建私有云的企業也越來越多。但不同企業的應用千差萬別,如何在一個OpenStack平臺上統一調度各種應用和負載,其複雜度和管理的多維通常令企業心力交瘁。在OpenStack中Heat是一個基於模板來編排複合雲應用的服務。

   它目前支持亞馬遜的 Cloud Formation 模板格式,也支持Heat自有的Hot模板格式。模板支持豐富的資源類型,不僅覆蓋了常用的基礎架構,包括計算、網絡、存儲、鏡像,還覆蓋了像 Ceilometer 的警報、Sahara 的集羣、Trove 的實例等高級資源。模板的使用大大簡化了複雜基礎設施、服務和應用的定義和部署。

    容器Docker技術出現後,如何更好地集成編排容器資源,成了OpenStack一個關鍵的技術功能點。在OpenStack和Docker集成的過程中,一直找不到一個很好的集成點,雖然和Nova、Heat都做了集成的嘗試,但缺點很明顯,所以社區就開始了一個新的專門針對Docker和OpenStack集成的項目Magnum,用來提供容器服務。

    Mangum的主要目的是提供Container服務的,它同時還可以和多個Docker集羣管理系統集成,包括K8S、MESOS、Swarm、CoreOS等。通過和這幾個平臺集成可以讓用戶很方便地通過OpenStack雲平臺來統一調度自身和Docker的集羣管理資源系統,促進Docker和OpenStack生態系統的融合。

3、多雲部署與互操作性

    OpenStack的未來在哪裏?Jonathan Bryce在巴塞羅那峯會上的回答很直接:多雲部署與互操作性。既然雲計算上半場各自爲政的分裂格局不利於用戶實踐,那麼開源就必須在這個用戶痛點上下功夫,這也是開源的初衷與價值。

    OpenStack的多樣性和基礎性,能夠將公有云和私有云集成,提升創新技術的應用,如容器、物聯網以及虛擬現實。OpenStack生態系統中的16家企業聯合演示了OpenStack在多樣化的公有云和私有云中,應用可移植性的重大進展,實現在所有OpenStack驅動的分佈雲和公有云上運行同一個應用和自動工具。

    Interoperability 是OpenStack 的重點,此次峯會德電說的三個問題裏面提到了協作。值得一提的是,國內的華爲、 EasyStack、 UntiedStack等企業也都通過了OpenStack互操作性認證。

4、跨越多雲平臺的DevOps

    爲了更快、更安全和以更低的預算來交付應用和服務,不斷嘗試新的技術和服務已經成爲企業IT部門的顯性需求。OpenStack支持傳統及原生雲應用的DevOps進程,利用該平臺,開發人員可實現快速開發、部署和擴展原生雲應用程序,並支持廣泛和不斷增長的編程語言和技術列表。鑑於雲管理複雜性的現實,持續集成/持續交付(CI/CD)的工作流通道則讓開發與運維團隊擺脫孤立現狀,實現無縫協作。

   這是一個多雲時代,企業能否更快、更好地適應IT變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雲的管理,簡捷高效的混合雲管理已經成爲多雲環境下企業IT的共同需求。利用OpenStack幫助我們做好混合雲的管理,以滿足各業務部門的需求並使價值最大化,也是我們的明智選擇。

  用開闊的心胸看世界,世界慢慢都是你的。開放,開源,協作——見遠行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