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4000系列存儲配置storage manager介紹

配置磁盤陣列
配置條件:用網線連接好主機和磁盤陣列。用光纖連接好主機和磁盤陣列。
1. 設置ip
fastt200中自帶一條RS-232的串口線,一端爲RJ-6的接口,一端爲9針的串口。將RJ-6插入到Controller A中,另一端連入到pc機的串口。用pc機的Super terminal。設置如下:速度:2400、8位數據位、無流控、停止位1位,硬件控制
如果不行,則用較高一些的速率115200、控制流爲:Xon/Xoff(500)


設置後,進入到聯接狀態。按ctrl+break激活管理界面。當出現“Press within 5 seconds:<ESC> for shell <BREAK> for baud rate”時,按ESE進入到shell模式,輸入密碼:infiniti或password。

用命令“netCfgSet”在Controller A上設置IP,以便通過以太網對他進行管理
My Host Name 設置FAStT200的主機名
My Ip Address設置FAStT200的IP地址。默認:192.168.128.101(a,b:102)
Server Host Name/Server IP Address可以是管理軟件(FAStT Storage Manager)的主機名和IP的地址,可以不設置。Subnet Mask很重要,一定要設。
設置完畢後重啓生效。用另一臺機器ping 一下看看設置是不是成功。在設置另一個設置在同一個網段。
“sysReboot”命令:重啓控制器,調入新做的設置。
“netCfgShow”命令:查看netCfgSet的配置是否成功。
“ifShow”網卡命令:查看控制器上網絡接口卡的詳細參數。
“sysWipe”命令:清楚所有的數據和設置,恢復出廠設置。當有2個控制器時要分別連接2個控制器運行sysWipe。
2. 使用Storage Manager
我這裏用的是Storage Manager8.3,是磁盤陣列自帶的。注意:如果Sm的版本和磁盤陣列不匹配的話,可能會出現不能連接的情況。要用磁盤陣列自帶的,如果找不到可以到網上去查找相應的版本。


運行SM。在Edit->Add Device…出現Add Deivce 對話框。輸入要連接的控制器的ip地址(一般是A控制器)。如果查找不到的話,可以從下面幾個地方查看原因:a..SM的版本是否和控制器匹配。B.本機 ip是否和控制器在同一個ip段內。C.本機是否可以ping通控制器。D.控制器的ip是否配置成功 等。


檢查Frimware和NVSRAM是否匹配,一般情況下都是匹配的。如果不匹配的話,磁盤陣列的Controller 可能會經常重啓。如果,出現控制器的系統反覆重啓的情況,可以用“sysWipe”,是控制器到達出廠的狀態。然後再進行升級。關鍵是爲了讓 Fireware和NVRAM相匹配。
如果,他們不匹配的話。在Storage Manager的Subsystem Management窗口中,View->Storage Subsystem Profile,確認Frimware和NVRAM版本正確且匹配。如果有問題在要下載。
更新Frimware和NVRAM。去ibm的網站上查找即可了。
停止對FAStT的I/O操作。先更新Firmware,在更新NVSRAM
對Frimware,在Subsystem Management窗口中,選擇Storage Subsystem->Download->Fireware,然後找到要下載的Firmware,點ok進行更新。
NVSRAM,在Subsystem Management窗口中,選擇Storage Subsystem->Download->NVSRAM,然後找到下載NVSRAm,點OK進行更新。


找到IBM中國的技術支持中心,獲得開啓存儲分區(Storage Partition)的鑰匙文件,開啓一項功能。(必須要做)
檢查FAStT的Feature Enable Identifier
在Subsystem Management窗口中,選擇Storage Subsystem->Permium Features->List,記錄32個數字和字母。
取得鑰匙文件後,在Subsystem Management 窗口中,學者Storage subsystem->PremiumFeatures->Enable,找到密鑰文件,啓動功能。


安裝需要劃分磁盤陣列及邏輯驅動器
在Storage Manager軟件的左邊窗口中。
根據應用的情況選擇RAID類型。
“Create Logic Driver….”,就會出現一個Default Host Type對話框。選擇主機的類型,在這裏,我們選擇Linux。下一步。
在這個對話框中,要學者RAID的類型,我們這裏選擇RAID5,選擇自動劃分,選擇要做的磁盤的數目,我們這裏做的是全部。下一步。
可以看到做成RAID5後的磁盤陣列的大小。可以給磁盤取一個名字,隨便。選擇時,要選擇,用戶化。下一步。
選擇filesystem(typical)。選擇Slot A。選擇 Map later with Storage Partitioning(這一項就是我們要開啓的功能了,如果沒有鑰匙文件,此項爲灰色的,將不能操作成功)
如果,硬盤還有剩餘空間的話,會出現另一個對話框 。我們這裏沒有剩餘的空間,就不會出現這個對話框。


定義Host Group
在Mapping View中,
“Define New Host Group” :定義一個host 組,我們現在是在做一個雙機,所以要定義一個組。
在定義完組後,要建立兩個HOST。Host名字可以任取(我個人認爲)。

定義host port。選擇該項後,會出現一個對話框。選擇host port name和host port.(host prot 指的是,主機的HBA卡的表示)。

定義mapping
定義mapping時要,先定義一個define partition。然後就會自動mapping 上。


到此爲止。磁盤陣列的設置,告一段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