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海老師說:如何讓培訓道具征服一個又一個聽衆

一個人,站在舞臺上,有很多的形式。

比如主持,演講,開會,招商,會銷,培訓。各種形式的表現,都離不開說話。而我是一名培訓師,在我的大腦裏面,我把這幾種形式都統稱叫培訓,在做培訓這十年間,我發現培訓是一個大課題,任何表現形式都可能給聽衆一種影響,不管是明面的主客觀影響,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洗腦影響,都是威力無窮的。

所以,今天李新海老師和大家說說培訓道具的使用,給大家揭祕,培訓道具如何征服一個又一個聽衆。

【定位】道具是配角

舞臺上的主講人是主角,那道具就自然是配角,配角的上臺時間短,但是不能沒有,往往出現的時候給人一種恰到好處的感覺。

2014年笑傲江湖,一個選秀節目,冠軍孫建宏的節目中,他運用了辣椒作爲道具

李新海老師說:如何讓培訓道具征服一個又一個聽衆2005年一次北京大學校園演講,臺灣知名作家李敖先生,講述自己寫的書籍,有很多書籍被禁止發行,爲了能更好的證明,李敖先生將相關信息,記錄在了一張大白紙上。在講座的現場和所有大學生進行分享,起到了震撼的效果。

李新海老師說:如何讓培訓道具征服一個又一個聽衆人們都喜歡看文章,有圖有真相,事實證明很多現在互聯網的文章,有圖片的文章,閱讀量,傳播的範圍都比沒有圖片的大很多,爲什麼啊,因爲在文章裏面,文字是主講,圖片就是配角,相互配合,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同理,演講中,道具的作用就等於圖片的作用。

今天我寫這個文章,如果沒有配上面,孫建宏和李敖的相關圖片,那我講的這個觀點,就不容易被大家接受,就算容易接受,也不會印象深刻。

【用法】

1、真實用法

拿個辣椒,就是辣椒,那本書,就是書,講述的內容和所拿道具一樣,這樣能讓人們免於思考,直觀的瞭解主講人的意圖。

2、虛擬用法

主講人,講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時候,由於現場沒有矛和盾,但是主講的桌子上放着一瓶礦泉水,就可以說,我們拿礦泉水擰開,瓶蓋作爲盾,瓶子本身作爲矛,然後在現場模擬用瓶子進攻瓶蓋,就充當是矛和盾,這樣的做法比較常用,因爲並不是所有的道具都容易找到和方便攜帶,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用法,可以讓觀衆感覺到有意思,還能跟着老師的思路思考。

李新海老師說:如何讓培訓道具征服一個又一個聽衆

3、寓意用法

道具本身沒有意義,但是可以引申出其他的意義,這纔是我們想要的,比如一個經典的故事,叫空杯心態。

李新海老師說:如何讓培訓道具征服一個又一個聽衆

主講人就在舞臺現場講這段內容,上到舞臺上,手上拿着一個杯子,和一個水壺,然後就用水壺往杯子裏面倒水,倒滿了,繼續往裏面到,然後水就灑出來了。於是對所有人說,人們的大腦,人們的內心,就是一個容器,好比這個杯子,倒滿了,就無法在裝其他的觀點和內容了,今天我們在分享之前,我邀請大家和我一起把杯子裏面的水清空,都倒掉,一起空杯心態來進行學習。

上述三個方法,真實、虛擬、寓意看着很簡單,但是真正應用中,需要大家留心觀察,找到事物與你主講內容的鏈接點,從而進行選用,針對不同培訓內容,選用的方法自然是不同的,期待大家能夠在實戰中,慢慢得以應用。

同時也歡迎大家和李新海老師隨時溝通,關注微信公衆賬號“李新海”,免費獲取培訓大禮包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