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成發展瓶頸,傳統OTA遭遇成長困境

不久前的京蘇大戰,劉強東底氣十足,股東、員工與消費者似乎都不約而同的站在他這邊,其本質原因就在於,他在做一件順應潮流而又意義遠大的事業:革命。革掉傳統賣場的命,用互聯網取而代之。

避開電子商務不談,回到在線旅遊行業,其實也遭遇着同樣的矛盾。這個矛盾就在於人工與技術之爭,在於成本與收支之辯。

OTA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什麼是OTA?OTA, Online Travel Agent,即“在線旅遊代理”,攜程、藝龍均採用此模式。該模式的特點在於,具有龐大的代理商系統,建立密集型呼叫中心,依靠酒店與機票佣金獲取收入。

在OTA剛剛出現的時候,也算的上是一項革命性產品(模仿美國Expedia.com),用互聯網技術集合了線下零散旅遊業務,同時也建立了標準化服務,開啓了一個新的在線旅遊時代。
與互聯網相比,結合人工呼叫方式的傳統OTA模式,具備獨特的優勢,其服務方式更靈活,與用戶及時互動的交流具有個性化特點,同時也能體現出人性關懷。
但是,OTA賴以生存的呼叫中心,是由龐大的人力成本堆積而成。隨着業務量的擴張,呼叫中心無可避免地需要增員與膨脹。營業額的提升伴隨着巨大的成本投入,利潤空間並沒有想象中的美好。據攜程2012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的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但淨利潤同比下滑55%,雖然利潤的下降不能完全歸咎於呼叫中心,但其影響仍可見一斑。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今年6月,攜程發起在線旅遊行業價格戰,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同時,低價競爭模糊了各在線網站的價格優勢,服務水平成爲OTA比拼的制勝武器。基於此,想要通過壓縮呼叫中心規模或投入來減小成本,幾乎變得不可能。
另外一組來自媒體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12年前,攜程呼叫中心帶來的業務量佔據了90%,目前依然高達50%。也就是說,攜程依靠的是勞動力堆積出的業務量,並沒有發揮出互聯網的高速度、高效率、低成本優勢。

輕型在線旅遊公司強調技術優勢

一直以來強調自身定位爲“互聯網技術公司”的垂直旅遊搜索引擎去哪兒網,似乎在刻意與攜程劃清界線。
目前攜程共有員工12000餘人,其中呼叫中心員工超7000人,佔比接近60%;而去哪兒網員工數量1200餘人,其中技術和產品人員佔50%以上。
去哪兒網也擁有呼叫中心,但其呼叫中心主要是用於客服,如處理投訴事件等,60人的呼叫中心加上高效的IT系統所能完成的工作,相當於傳統OTA 6000人的處理量。
在近日如火如荼的價格戰中,去哪兒網的價格戰宣言是“投資3000萬美元打造旅遊智能服務平臺”,這個智能化服務平臺,可以爲旅遊供應商免費提供基礎設施服務,以達到旅遊供應商對消費者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形成高效且統一的服務標準。通過這個平臺,旅遊供應商可以大幅削減其在服務上的成本,專心做好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不難看出,去哪兒網以技術爲切入點,意在從本質上改變上游代理商的經營思路,而以攜程、藝龍爲代表的傳統OTA仍停留在簡單的促銷、讓利上,其運營模式與理念有本質的區別。

傳統OTA難打技術牌

通過技術的改進和創新,可以輕鬆實現成本的削減,大幅提高經營效率。那麼,OTA不打技術牌,原因何在?
中國OTA產生較早,當時的互聯網發展程度還較爲初級,純網絡化的方式受信息技術和意識形態雙重製約。呼叫中心的模式很好地順應了當時的經濟、技術發展狀況,在機票、酒店業務巨大的市場空間背景下,很快就取得了成功。
以攜程成立爲起點,傳統OTA十三年的發展可謂波瀾不驚,人工呼叫中心的業務模式沒有本質的突破。2010年,攜程宣佈新建的南通呼叫中心投入使用,擁有一萬兩千個坐席,號稱是全球最大的旅遊業服務聯絡中心。光環背後卻隱藏着OTA難言的尷尬,呼叫中心的巨大投入成爲沉重負擔,在這個講求速度、技術和創新的互聯網大環境下,依賴人力成本的呼叫中心顯得格格不入,同時又因身驅龐大難以調轉。OTA並非不想從技術上進行革新,但因呼叫中心佔投入比重太大,而且業務對其依賴過高(佔50%以上),只能圍繞呼叫中心做文章,短時間內業務模式難以突破。在這期間,以去哪兒、淘寶旅行爲代表的競爭對手卻不斷崛起,採用新技術、不斷降低成本,憑藉輕型體制對市場快速反應,贏佔市場份額。


綜上可以看到,受早期業務模式的限制,傳統OTA在與現代輕型互聯網公司的較量中缺少技術優勢。人力成本成爲其發展、創新的瓶頸,在現代凸顯技術的服務時代,沒有技術優勢的傳統OTA必然遭遇發展困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