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理論基礎

一、概述

1.SQL定義及歷史


    •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結構化查詢語言。是關係數據庫的標準語言;SQL功能不僅是查詢。幾乎所有關係型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都支持SQL。許多軟件廠商對SQL基本命令集還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擴充和修改。

    • SQL產生和發展:

        ①SQL由Boyce和Chamberlin在1974年提出;

        ②最開始SQL在IBM研製的關係數據庫管理系統原型System R上實現。

        ③SQL於1986年10月由美國國家標準局(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簡稱ANSI)           的數據庫委員會X3H2批准SQL作爲關係數據庫語言的美國標準。


序號標準大致頁數發佈日期
1SQL/86N/A

1986年10月

2SQL/89(FIPS 127-1)120頁

1989年

3SQL/92622頁1992年
4SQL991700頁1999年
5SQL20033600頁2003年

2.SQL特點

①綜合統一;②高度非過程化;③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④以同一種語法結構提供多種使用方式;⑤語言簡潔,易學易用。


    • 非關係模型(層次模型、網狀模型)數據語言一般分爲:

  1. 模式數據定義語言(Schema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模式DDL);

  2. 外模式數據定義語言(Subschema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外模式DDL或子模式DDL);

  3. 數據存儲有關的描述語言(Data Storage Description Language,DSDL);

  4. 數據操縱語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

SQL則集:數據定義語言DDL、數據操縱語言DML、數據控制語言DCL的功能於一體。可以完成數據庫生命週期的全部活動:

  1. 定義關係模式,插入數據,建立數據庫;

  2. 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查詢和更新;

  3. 數據庫重構和維護;

  4. 數據庫安全、完整性控制。

高度非過程化:非關係數據模型的數據操縱預言師面向過程的。用這種過程化語言完成某項請求必須指定存取路徑;SQL只需提出做什麼,無須指明怎麼做,即SQL無須瞭解存取路徑。存取路徑的選擇以及SQL操作過程由系統自動完成。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SQL不僅可以操作對象、查找結果可以使元組的集合,而且一次插入、刪除、更新操作的對象也可以是元組的集合。以同一種語法結構提供多種使用方式:SQL既是獨立的語言,又是嵌入式語言。在這兩種使用方式下SQL的語法結構基本一致。語言簡潔,易學易用:完成核心功能只用了9個動詞。SQL功能動詞數據查詢SELECT數據定義CREATE,DROP,ALTER數據操縱INSERT,UPDATE,DELETE數據控制GRANT,REVOKE

3.RDBMS數據庫三級模式

外模式對應視圖和部分基本表;模式對應基本表;內模式對應存儲文件。


    • 基本表:基本表和視圖一樣,都是關係。基本表本身是獨立存在的表,一個(或多個)基本表對應一個存儲文件。一個表可以帶若干個索引,索引也存放在存儲文件中。

    • 內模式:由關係數據庫的存儲文件的邏輯結構組成。存儲文件的物理結構是任意的,對用戶是透明的。

    • 視圖:視圖是一個虛表,不在數據庫中存放視圖對應的數據而存放視圖的定義。視圖是從一個或幾個基本表到處的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