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學習指南第二章

TCP/IP協議族簡介:

TCP(傳輸控制協議)/IP(因特網協議):由美國國防部開發的,現在互連網基本上都是使用TCP/IP的的模型,TCP/IP分4層結構,和OSI七層模型對應該關係:OSI高三層對應TCP/IP的應用層;OSI傳輸層對TCP/IP的主機到主機層;OSI網絡層對TCP/IP的因特網層;OSI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對TCP/IP的網絡接入層。

TCP/IP是一個大的協議族,裏面包含了很我協議,每層都有自己一些協議。

應用層(application、layer)協議常見的有:telnet、ftp(文件傳輸協議)、tftp(簡單文件偉輸協議)、nfs(網絡文件系統)、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lpd(行式打印機守護進程)、XWindow、dns(域名系統)、snmp(簡單網絡管理系統)、dhcp(動態主機地址發配協議)。

主機到主機層常見的兩大協議:TCP(傳輸控制協議)、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TCP報頭由20字節組成:源端口號(16位)、目地端口號(16位)、序列號(32位)、確認應答號(32位)、頭長度(4位)、保留(6位)、代碼位(6位)、窗口(16位)、校驗和(16位)、緊急(16位)。如果有選項,TCP報頭由24字節組成,選項(32位),後面跟上層數據。

UDP報頭由8字節組成:源端口號(16位)、目地端口號(16位)、長度(16位)、校檢和(16位),後面跟上層數據。

TCP和UDP區別:TCP是一個有序的、可靠的、面向連接的、虛電路、確認、窗口流量控制。UDP是一個無序的、不可靠、無連接、低開銷、無確認、沒有窗口和流量控制的。

TCP和UDP都是通過端口號與上層通信,TCP常見端口號:telnet(23)、smtp(25)、http(80)、ftp(21)、DNS(53)、HTTPS(443)。UDP常見的:SNMP(161)、TFTP(69)、DNS(53)。

因特網層協議有:IP(因特網協議)、ICMP(因特網報文控制協議)、ARP(地址解析協議)、RARP(反向地址解析協議)、代理ARP。

IP報頭由24字節組成:版本(4位)、報頭長度(4位)、優先級和服務類型(8位)、總長度(16位)、標識(16位)、標誌(3位)分段偏移(13位)、存活期(8位)、協議(8位)、報頭校驗和(16位)、源IP地址(32位)、目地IP地址(32位)、選項(0或32位)、上層數據。

在IP的報頭協議字段中的協議:ICMP(1)、IPinIP(4)、IGRP(9)、EIGRP(88)、OSPF(89)、IPV6(41)、GRE(47)、L2TP(115)。

ICMP(因特網控制報文協議)工作在網絡層,它被IP提供許多不同的服務。ICMP能爲主機提供有關網絡故障的信息,被封裝在IP數據報內。

ARP(地址解析協議)是由已知的IP地址查找相應的物理MAC地址。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協議)是由自己的MAC向網絡上請求的IP地址,一般就用在無盤工作站。

IP術語:

位:一位就一個數字,要麼0要麼1。

字節:一字節就等於8位。

八位位組:就是8位,可以完全和字節互換。

網絡地址:將數據包發送到遠程網絡中路由做用的名稱。

廣播地址:被應用程序和主機將信息發送到所有網絡節點的地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