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vs蘋果:零售,誰是最大贏家

   最近,智能手機作爲品牌區分器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從前。人人都可以做出偉大的手機,這也是黑莓手機製造商RIM股價上週五下跌的原因。除了有好的手機,你還擅長別的什麼呢?蘋果和三星都擅長於製造手機,具有同樣強大的供應鏈,卓越的市場營銷以及同樣出色的創新能力。因此,現在重要的是你如何銷售。零售可能會成爲這兩家公司的下一個重要的戰場。

  蘋果開店速度減緩

  蘋果的零售戰略一直是其最成功的地方之一。事實上,蘋果在零售方面的成功不啻於它在移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們現在已擁有了大約400家零售店,其中大多數零售店在美國,而且它們都非常成功。

  在2012年,蘋果新開設了41家零售店。該公司利用開設新店的辦法來幫助其開拓新的市場,久而久之,蘋果國際零售店的數量就增長了——在2012年新開設的零售店中,有82%的零售店在國際市場上。但是,說得更具體一些,這其實僅有大約32家零售店。最新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蘋果零售店的銷售額(相對於全部零售額)的百分比已從2007年的17%下跌到了2012年的12%。”從中你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零售店並不重要,因爲蘋果擁有如此強大的發行網絡,或者蘋果的零售戰略已滯後於它的整體發展。

  市場研究公司Analysts Asymco指出,在過去五年中,隨着銷量逐漸攀升,蘋果開設新零售店的速度減緩了。然而,當蘋果在中國的零售店數量增加一倍時,它的銷量也增加了一倍。然而,蘋果在中國開設的零售店數量微不足道(僅佔其全部零售店數量的3%),在印度還沒有開設零售店,儘管蘋果已在印度增加了兩家經銷商,並以每部iPhone降價98美元的優惠進行銷售。

  三星開店馬不停蹄

  在2012年4月,三星宣佈在印度德里開設了首家“三星移動品牌店”。同月,該公司還在巴基斯坦開設了首家概念店“三星概念店”。該店是“一站式”購物場所,消費者可以在這裏買到所有三星的產品——三星3D智能電視機、LED和LCD電視機、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器、IT產品、照相機、手機和家用電器。

  在2012年3月,三星還與俄羅斯移動運營商MTS合作,在MTS的2000家零售店中銷售手機和平板電腦。它還宣佈將會在俄羅斯的大城市中開設10家自己的零售店。7月,他們在加拿大溫哥華開設了首家北美零售店,風格酷似蘋果。該店“佈滿了清潔、明亮的照明燈,產品佈置風格非常簡約,甚至還有穿藍裝的三星‘天才員工’隨時準備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同年,他們還在中國開始推行其零售店戰略,準備在中國二三線城市開設自己的零售店,並在當地聘用中國人當經理。

  此外,在2012年8月,他們還在上海浦東的零售店蘇寧中開設了首家“中國三星體驗式”店中店。“談到雙方未來的合作,蘇寧表示將會在其全國旗艦店內開設至少100家‘三星體驗店’。目前,蘇寧計劃在上海、北京、南京、廣州、深圳和重慶的將近30家分店裏開設‘三星體驗店’”。也是在8月分三星還在澳大利亞悉尼開設了一家概念店,與蘋果零售店在同一條街上。他們已宣佈與新加坡領先IT零售商Challenger建立合作關係,在Challenger的分店裏開設“體驗角”。首個“體驗角”已於2012年10月開業,佔地面積1500平方英尺,專門用於展示三星手機、電腦和照相機。

  在2012年3月,三星還在馬來西亞與零售商Tesco合作,開設名爲“三星世界”的店中店。而且,同月,該公司還在英國與零售商Phones4Us合作,推行“店中店”計劃。

  未來誰是贏家?

  蘋果並沒有完全躺在功勞薄上。“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昨日的一次電話會議上稱,截至去年12月29日,蘋果在中國銷售iPhone的渠道已增加到17000家,較上年的7000家已有大幅增長。這幫助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從上年的40.8億美元增加到了68.3億美元。”

  當三星開設首家北美零售店的時候,技術媒體指責它抄襲蘋果的風格。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這家韓國公司的戰略是多元化的。它在一些重要的市場,例如印度和中國以及北美,擁有自己的零售店。在一些重要的發展市場,它與主要零售商合作至少推行了兩種不同的店中店概念。它在北美的做法並不屬於其核心零售戰略。是的,它將會開設概念店,但是它的重心放在數量上面——開設數百家店中店和概念區域來快速推銷三星品牌和產品。

  三星的目標是儘快地提高銷售額。在未來,蘋果會對此作出反應,加速開設新店的步伐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