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疊堆及虛擬化的今天生成樹存在的理由

     在疊堆及虛擬化的今天生成樹存在的理由


現在網絡的堆疊、虛擬化在發展,爲什麼還要在交換機上存在生成樹這種技術?爲什麼廠商不把生成樹功能從交換機上摘掉?爲什麼還要去深入的研究生成樹?

 

說直白點,以前使用生成樹是首先是爲了做鏈路冗餘,因爲用戶總是在擔心單一鏈路故障後的恢復和切換問題,所以在那個年代網絡會主觀的被設計人員連接成環,然後再使用生成樹在邏輯上去阻塞一個端口,來防止環路發生後的問題。所以當時的環路從某種情況下講是先主觀造成,再讓生成樹做處理。而由於現今三層的冗餘方案已經足以去與二層的冗餘媲美,所以生成樹在目前這個時代,它剩下的唯一使命就是防止意外環路,注意筆者的用詞“意外環路”而非主觀爲了鏈路冗餘和故障切換去形成環路後用生成樹作處理。各個廠商優勢和先進的技術呈出不窮,但是它們都保留了生成樹功能,非常關鍵的原因在於:只要有二層鏈路的存在,你永遠不知道環路什麼時候發生,有時候是非主觀發生的,比如:企業裏面的那些“花腳烏龜”總是在不瞭解網絡組織架構的情況下,去亂接網線,增加非法的二層設備,就好比一把懸在頭上的劍,你永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落下,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帶一鋼盜,這一鋼盜的名稱就叫Spanning-tree。當然你可以主動的去防禦這把劍落下,那就是對接入層做認證授權或者其它的處理,但是請記住:你永遠不要對用戶報以他能爲你做什麼,他能聽你什麼,他只會在故障發生時打電話納喊,不要指望他能被你所控制,如果你控制不了他,最好就控自己。這就叫“時代在進步,和諧要繼續,”什麼意思,虛擬化在發展,新技術在演進,這叫時代在進步,時代進步所產生的意外,要被傳統技術所和諧。再打個比方:你的小娃兒作爲產品誕生了,你能把你老婆這部機器下線嗎?筆者嘴賤,但終身追求真理。不是深入的去僅研究生成樹,而是應該去深入的研究所有有價值的技術和服務。而作爲一優秀的技術員,需要理解和掌握的是新技術演進的過程,如果可能儘量去理解每一個過程,而不是去拋棄和迴避這些過程,這種拋棄和迴避,意味着你對某個稍微複雜一點事情的恐懼感,大不了在客戶那裏和對手競爭時,你拿了一張多餘的遮羞布,掩耳盜鈴而以,告訴用戶“這樣虛擬化、那裏虛擬化、現在什麼不用、未什麼是主流”,鬼!現在的用戶就是什麼都不會,有點他一定會,那就是賊精得很,人家不知道多問幾個會的人嗎?你低估用戶的情商及社交圈就是高估了自己的智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