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二極管、電子三極管的發明

電子二極管、電子三極管的發明

    1904年的11月16日英國人弗萊明發明瞭一種裝置,一個真空的玻璃瓶,裏面裝有燈絲,在離燈絲不遠的地方再裝上兩個間隔的導線如下:

        wKiom1i7j9OSsj8MAAAXGnCjS20457.jpg

    給燈絲通電,讓它灼熱發光,右邊的燈泡就會發光。如果把右邊的電源的正負極對調一下,讓離燈絲很近的那根導線接正極,另一根接負極,則右邊燈泡不會發光。

    在當時具體的原因弗萊明也不清楚。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要是在兩根金屬之間加上電壓,被燈絲烤得灼熱的金屬可以在真空裏發射電子。

    這個裝置對電源的接法很挑剔,用術語來說就是具有單向導電性。它還有一個一個專業的名稱,叫做電子二極管,畢竟它真正有用的只是那兩根被分隔開的電極,而燈絲則不算在內。爲了便於說明,我們把靠近燈絲的那塊金屬叫做陰極,因爲它通常接在電源的負極上,主要的作用是發射電子;另一塊金屬叫做陽極,通常接在電源的正極上,用來把電子從陰極吸引過去。二極管的符號如下圖:

            wKiom1i7lOuTDoLjAAAMYbcsZnA548.jpg

    在二極管發明以後,爲了控制電子從陰極到陽極之間的流動,弗雷斯特在原有的電子二極管裏,也就是陰極和陽極之間,又加入一根金屬絲,後來又改成金屬網。之所以做成網狀,是因爲即能夠讓電子們容易通過,又可以對它們施加控制,很像我們平時看到的柵欄,所以稱之爲控制柵極,也叫柵極,這就是三極管。如下圖:

            wKioL1i7lkORiiKQAAANOHOuWFA762.jpg

在這個裝置上,他給陰極和陽極供電,就像電子二極管那樣。同時也給陰極和柵極供電,如下圖:

          wKiom1i7l87AoMPzAAAXXZVLhv0061.jpg

                電子三極管的原理示意圖

    弗雷斯特發現通過改變柵極上電壓的大小和極性,可以改變陽極上電流的強弱,甚至可以切斷它,還有就是隻要柵極上的電流發生一點點變化,陽極上的電流就會大幅度地跟着改變,比如上圖,細微的調整柵極電源,就會明顯的改變燈泡的亮度。這就是說電子三極管具有放大作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